這裡是孔子講學地,耕讀文化園。


古樸的門樓――漯河市孔沈鄧村石磨家園。

相傳春秋時期孔子周遊列國,曾在孔沈鄧村留下講學。千百年來,孔子之道在這裡得到了時代傳承。耕讀傳家,孝老敬親,民風淳樸成了這裡最寶貴的精神文化資產。

走近孔沈鄧石磨家園,濃濃的鄉土氣息撲面而來。

石磨家園的路邊、牆面都是用石磨鋪建而成,顯得古樸厚重。

石猴抱桃,惟妙惟肖。

耕讀園石磨小路。小路旁家禽鳴叫,羊肥雞壯,一派鄉間悠然自得好情景。

孔子學堂的鈴鍾,記得小時候學校裡就是這種打鈴鍾,看到它就回憶起童年時光。

石桌石凳顯露出厚重。

古色古香的孔子學堂。在這裡有耕有讀,返歸自然,耕讀相兼。

耕讀園歇息亭。亭下可無所不談,或儒家經典,或把酒暢飲,開懷自樂。

耕讀園濱臨沙河之畔,文化氣息濃郁。石桌,石凳,柳葉青青,河水蕩蕩,油菜美景,好一派濃郁的田園之風。

石磨家園亦耕亦讀,耕而所樂,讀而所悟。在這裡沒有城市喧鬧,只有鄉村的安靜,還有儒家思想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