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78岁的砻匠,20多年手工制造过3000多个砻子,希望有人传承


石磨、石碾,我们很多人可可能都见过,但是这种旧时木制的碾米农具——砻子,你也许在博物馆见过,但我也是头一次见。

砻子形状如石磨,由由镶有木齿的上臼和下臼、竹盘、推柄及支座等部分组成,下臼固定,上臼旋转,借臼齿搓擦使稻壳裂脱;最上层是一个广口的竹盆,用来盛稻谷。

我们看到这种木砻造型奇特,做工精致。一般需要黄土、硬木质、竹子等材料加工制作,据说当时这砻子砻出来的稻米比机器碾出来的米香甜。

砻子,在我国南方许多地区曾是过去用来去掉谷壳的农具,已有数百年历史,自上世纪70年代随着现代碾米机的推广已退出了历史舞台,手工制作砻子的砻匠也越来越少,显得更加珍贵。

78岁的李君田是湖南邵阳市隆回县北山乡石柏村人,曾是一名技艺精湛的砻匠,从事这行20多年制造过3000多个砻子,止于70年代。

这种农具虽然人们已不再使用,如今只有一些民俗收藏者偶尔会找他制作砻子;他现在年事已高,希望这个手艺能有人来传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