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有个公园里藏着川西最美的风景

成都有个公园里藏着川西最美的风景

背靠四川大学,坐拥最美锦江春色,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段,有着一个面积不算小的公园——说到这里,很多老成都肯定都知道,这便是望江楼公园了,一个喝茶的好地方。

相比武侯祠和杜甫草堂,望江楼公园名气不大。文艺青年们可能听说过这里有薛涛,还有副很有名的残联,然后就没有了。

要感受望江楼公园的魅力,要走进去亲身感受。走进公园你就会发现,川西最美的风景原来在这里。

望江楼公园,是明清两代为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而先后在此建起来的。但是薛涛生前并不住在今天的望江公园,只是死后葬于成都东门外的锦江畔。望江公园内有她的土冢,高6米,周长10余米。

到了明代,蜀献王朱椿为了纪念薛涛,就在今天的望江公园打井建作坊,仿制薛涛笺。由于井水经砂质地层过滤,甘甜清冽,所制出的纸号为上品。到了清康熙年间,在井旁刻了一通“薛涛井”的石碑。从此,人们就以为薛涛故里在今天的望江公园了。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望江楼公园恢复薛涛笺生产,但从未向游人开放过制作技艺。 如今公园将内部的薛涛笺生产作坊,改在向游客开放的浣笺亭内生产,现场进行薛涛笺及诗碑拓片的制作。游客在公园游览时,除了可以观赏到传统薛涛笺古法印制工艺外,还能亲手参与制作薛涛笺和拓片,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成都有个公园里藏着川西最美的风景

薛涛一生爱竹,赞颂竹“虚心能自持”,“苍苍劲节奇”。在诗中,她以竹子刚直虚心和自洁自爱的品格自比,以表白自己在纷繁的社会中自持节操的心态。为纪念薛涛,后人便在望江楼公园内遍栽各类佳竹。

走进望江楼公园,第一感觉便是格外的清幽,映入眼帘的是茂盛的竹林。篁竹万杆,凤尾森森,龙吟细细,苍翠欲滴。徜徉其间,使人俗念顿消。

如今,园内荟萃了国内外200余种竹子,如人面竹、弥勒竹、方竹、观音竹、鸡爪竹等。其中不乏名贵竹种,被誉为“竹的公园”,是全国竹子品种最多的专类公园,堪称是竹子博物馆。比起同样以竹子著称的北京紫竹院,这里竹子明显粗很多,很多都是十多米高。

成都有个公园里藏着川西最美的风景

公园内随处可见的四季竹,因四季生笋而得名。最大的特点是秆粗大高直,一根就有几十斤重,纤维细腻,繁殖生长快,是造纸的好材料,经济价值大。

王安石、苏东坡等都喜欢用竹纸写字,认为竹纸墨色鲜亮,笔锋明快,当时受到许多文人墨客的仿效,从而促进了竹纸的发展。自唐代以来,夹江即享有“蜀纸之乡”的美誉,夹江纸以质量佳、品种多、规模大、技术精著称,曾被清康熙帝指定为贡纸。早在上个世纪初,夹江宣纸就因其洁白绵密,被张大千将其与安徽宣纸一道并称为“国之二宝”。夹江竹纸制作技艺也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成都有个公园里藏着川西最美的风景
成都有个公园里藏着川西最美的风景
成都有个公园里藏着川西最美的风景

竹子生长迅速,可以快速蔓延,故有“三年成林”的说法。但大片的竹林,想管理好也不易。望江楼公园每年都会进行修竹工作,将开了花的竹子连根除掉,以免园区竹子大面积开花而死。针对一些3年以上的“老”竹子,工人们也将砍去一些,给新竹留下的空间和营养。

竹林下,很多成都本地人在茶馆里喝茶、打麻将、吹牛、打盹。成都人乐观、悠闲、安逸、舒适的生活状态在这里被勾画得淋漓尽致。

竹类植物婀娜多姿,潇洒挺拔,在川西林盘景观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竹、林、水、宅、田是林盘的主要构成要素,林盘外围多为茂密竹林与高大乔木环绕,一般为前竹后林的模式,整个宅院隐于乔木与葱绿的竹从之中,林盘周边大多有水渠环绕或穿过。竹林与水、宅、田形成了各具风情又和谐统一的田园景观效果。

林盘,自然少不了乔木竹林。扎实的青杠、速生的麻柳、百变的慈竹在林盘随处可见。有竹的院子,生活琐碎都会和它发生关联。青杠木,做锄头把子;麻柳遮阳避风,枝条充作柴火;慈竹可以编箢篼、背篼、漏筛、席子等用品,春季还可以采摘鲜笋。落叶为柴,灰烬作肥,往复循环,回归自然。

有人说,在川西林盘上,如果你看到了成片竹林,就能找到人家。

成都有个公园里藏着川西最美的风景

成都所拥有的,不仅仅是望江楼公园和成都平原上星罗棋布的林盘。从古至今,成都从来都是令人向往的文化胜地。千百年来,成都既传承着灿烂辉煌、弦歌不辍的巴蜀文脉,又书写出丰富多彩、独具魅力的天府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