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20年前的山东大集,每月一次,上万人挤在一起逛大集,很幸福


这是一组拍摄于20多年前的山东农村大集的珍贵影像。那时的农村大集不同于今天城市里的早市和夜市,也和今日的农村大集有着泾渭分明的区别。当时的物流并不太发达,前来赶集的人都是周围村子里的农民,除了购买各种生活用品外,他们还都喜欢做同样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品尝各式各样的特色美食。图为这种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小吃摊位都是一家齐上阵,包括几岁的娃娃也帮助父母招呼客人。

那时的农村大集,每一两个月才举办一次,前来赶集的农村男女老少是人山人海,高达上万人之多,大家挤在一起一起逛大集。

那个时候,集市中售卖的日用品应有尽有,如:衣服、布料、鞋子、锅、扫帚、缸、罐等。那时从外地进货来的商品“要谎”不算太大,东西普遍都不算太贵,顾客买得起,商家也能挣到钱。另外,那时还没有微信和支付宝支付功能,主要是靠人民币来交易。

那个时候,很多家里条件不错的人,都会早早地去赶集,很少有人在家里吃早饭的。对他们来说,在大集上溜达一圈后,买不买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溜达一圈后,将各种好吃的小吃吃一个遍。

值得一提的是,那个时候,老百姓还非常的实在,买东西的实在,卖东西的也实在。图为刚刚熬制好的原汁羊汤。

一家婆媳三口齐上阵,在经营自家的小吃。

当时销售蔬菜都是附近村子的农民自家种的,并不是批发来的。那时的蔬菜,是吃着放心的;如今的蔬菜,吃着不放心。其实,不是农民变了,而是大环境变了,你不变就无法多挣钱。

一位农村大娘带着两个孙子正在摆茶摊卖茶水。

一位大娘正在烤制特色烤饼。

一大早,一位摊主将刚刚宰杀好的羊已经挂好,等待上门的顾客。

逛了半天后,无论是老人,还是妇女,以及孩子,都会挑选一处爱吃的特色小吃摊位,坐下来解解馋,吃点好吃的,简单的露天餐馆成了最好的歇脚地。

当时农村每家必备的生活用具:大铁锅、扫帚、缸。

大集中还有卖牛、马、猪仔、羊等的专门交易场所的商家,主要销售农耕牲畜。在这里,比较牛的一个人就是经纪人,他会协调买卖的促成,也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乡村大集上也有打铁的摊主,为周围村民打造锹、锄头等农具,也为马打造马掌等器具。编后语:看到这些,您想到了什么?是否想到了自己的童年或青春,是否想到了自己的亲人,还有那份美好的回忆。若喜欢,敬请关注上方“北疆记录者”,让我们一起传播正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