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的簍子石:一塊沒有開採的處女地

五一小長假,高速免費,節前就籌劃想出去轉轉,緩解一下緊張的情緒,但去哪裡呢?旅遊景點人挨人,沒有意思。想找一個人少的地方,休閒一下。我們最後選定了英山的簍子石,這是一個還沒有開發的景點,據說山上開滿了杜鵑花,很值得一遊。


英山的簍子石:一塊沒有開採的處女地



5月3日早上,我們開車按照導航走了205公里,來到了簍子石,進入景區的道路修得很寬,但沿路只有我們一輛車,真是感到十分愜意,路邊的樹木真是綠得可愛,這種景象在城市是無法看到的。


英山的簍子石:一塊沒有開採的處女地



快到景區,我們看到寬闊的馬路兩邊停30多輛小車,可能是遊客停的吧,這時導航提示我們向右轉,可右邊沒有路,怎麼開進去?看來導航也會出錯啊。


英山的簍子石:一塊沒有開採的處女地



我們將車停在路邊,在路的盡頭仍然很寬敞,為什麼不能開過去呢?我跑過去一看,是一條斷頭路,同事拍下了這個鏡頭,天地合一,真是很美。


英山的簍子石:一塊沒有開採的處女地



我們問了當地人,告訴我們就是向右邊走。我們沿著崎嶇的小路向山上走去,沿路只遇到幾個人,路非常難走,也沒有什麼景,我越走越後悔,這個景點由於沒有開發,也就沒有人管理,是一個無路、無景、無人的三無景點,唯一的好處就是沒有太陽,我們幾乎是在樹林中行走,不時還可以看到自然倒伏的樹木,有點原始森林的味道。來了就要爬上去,當地人告訴我們,一般爬上去需要兩個小時,我們爬一段,休息一下,這樣我們花了三個小時才爬上山。


英山的簍子石:一塊沒有開採的處女地


英山的簍子石:一塊沒有開採的處女地


英山的簍子石:一塊沒有開採的處女地




英山的簍子石:一塊沒有開採的處女地



隨著我們接近山頂,杜鵑花也逐漸多了起來,半山腰上有的花已經凋謝了,但月往上面走,杜鵑花就越多,越鮮豔,我們的遊趣也大增,真是山頂風光無限……我們邊走邊照相,一直爬到簍子石的頂峰。

英山的簍子石:一塊沒有開採的處女地


英山的簍子石:一塊沒有開採的處女地



英山的簍子石:一塊沒有開採的處女地


英山的簍子石:一塊沒有開採的處女地




英山的簍子石:一塊沒有開採的處女地


英山的簍子石:一塊沒有開採的處女地



站在這座1258米的山上,真是“一覽眾山小”,風景真是美極了。我們拍完照後,就準備下山,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下山的時候,真是困難,我們有的同伴幾乎是連滾帶爬地下了山,儘管很艱苦,但大家都認為不虛此行。

英山的簍子石:一塊沒有開採的處女地


英山的簍子石:一塊沒有開採的處女地


英山的簍子石:一塊沒有開採的處女地


英山的簍子石:一塊沒有開採的處女地




簍子石位於湖北英山東北角,聳立在石頭嘴鎮和草盤地鎮之間,屬英山八景之一,仙人挑擔簍子石的傳說,自古都在流傳。雖然很遠看見兩座巨石在山頂奇立,但到山頂還是需要行走一段距離,看起來很近,但到山頂還是需要徒步而行,這就是我們說的“望山跑死馬”吧。


英山的簍子石:一塊沒有開採的處女地



沿途山高林密,生態資源豐富,滿山林木茂盛,除人工造林的杉樹和松樹外,更多的是天然的杜鵑林,以紫色杜鵑最為奇特,紅色杜鵑相得益彰。當然還有少數的黑杜鵑,我們看到了紅色和紫色的杜鵑,遺憾地是沒有看到黑色的。


英山的簍子石:一塊沒有開採的處女地



晴朗的天空上飄著白雲,在杜鵑和綠樹的映襯在,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


英山的簍子石:一塊沒有開採的處女地




英山的簍子石:一塊沒有開採的處女地



登上峰頂,天高地闊,放眼望去,遠景遼闊而深遠,萬山爭榮,綿延不絕,盤山公路、民房和水庫盡收眼底,構成了一道特殊的風景。


英山的簍子石:一塊沒有開採的處女地



下午4點,我們下山了,簍子石的野山、野景、野花、野道,讓我們流連忘返,但也給我們留下了一些遺憾,由於不是開放的景點,無人管理,各種垃圾隨處可見,對於環境是一個巨大的破壞,也影響了我們的遊趣。


隨處可見的垃圾,真是大煞風景。

英山的簍子石:一塊沒有開採的處女地

隨處可見的垃圾,真是大煞風景


為了保護環境,我們自覺地將我們生活垃圾帶下山來。

英山的簍子石:一塊沒有開採的處女地

我們的垃圾,全部帶下山了。


生活極不方便,景區沒有廁所,沒有商店,沒有停車場,唯一有一家農家樂,看起來不怎麼樣,也不敢去品嚐。


英山的簍子石:一塊沒有開採的處女地


英山的簍子石:一塊沒有開採的處女地



筆者在網上查了一下,湖北英山簍子石旅遊開發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就註冊了,但現在仍然沒有形成氣候,進山的路修好了,但上山的路完全沒有修,遊客很難上山,有的地方還非常危險。同時,沿途無景,如何打造沿途的景觀,是值得景區開發者思考的,看來簍子石旅遊開發的進度不快,要形成氣候還需要作很大的努力。


英山的簍子石:一塊沒有開採的處女地



儘管有這麼多的遺憾,我還是願意到這樣沒有開發的景點去遊玩,這裡沒有商業氣息,沒有喧鬧的人群,儘管艱苦,但愉悅身心的功能是發揮得淋漓盡致的。

以前遊玩返程,同伴們基本都進入夢香,落得我一人開車。昨天就不同了,我的幾位同事一直在歡聲笑語,回味著簍子石的風光,也陪伴著我安全返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