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成年人需要和父母「分手」

真正的成年人需要和父母「分手」


題圖:《伯德小姐》

人們常常說,社會是叢林,而家庭是我們的港灣。

在傳統觀念中,家的確常常被描述為一個可以讓人徹底放鬆、做回自己的地方。

然而事實上,經營家庭並不容易,需要太多相處的智慧,任何閃失,都會造成難以估計的傷害。

比如,家庭生活中的「邊界」問題。

每週朋友圈有意思觀點,請點擊:朋友圈本週有意思觀點(1.13-1.20)

如何理解家庭生活中的「邊界」?


知乎網友 @王雪巖

每個人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是有邊界的,身體的邊界就是我們的皮膚,皮膚之內是我們自己,皮膚之外是我們所處的世界。

我們既存在於世界之中,又可以有完全只屬於我們自己的身體。這個物理性的邊界因為是非常清晰的可見的存在,所以我們也可以很方便的判斷我們的身體邊界是不是被侵犯。

但是除了這樣的物理邊界之外,我們人類還有一個心理的邊界,這個邊界同樣保證了每個個體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人存在,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獨立的生活、獨立的思想、獨立情感等等,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感知世界的角度和權力;清晰的心理邊界也意味著有能力區分內在現實與外在現實,也就是有能力區分「我認為是那樣的」和「現實情況是那樣的」之間的區別。

但因為這個心理邊界看不見摸不著,所以這個邊界常常被忽略。不過,當我們的邊界被入侵時,我們是可以感受到的。

比如,當上司要求你幫他做家務時,你會感覺到自己被安排了超出工作範圍的事,會感覺不舒服。這聽起來像是一個笑話,但是我的確見過這樣的老闆,他叫司機幫他接送老婆送孩子去幼兒園,叫財務人員幫他買很私人的物品,叫員工加班給他家搞衛生卻感覺是天經地義的,等等。

很明顯,他混淆了工作與生活的邊界,混淆的來源,就是他的心理內部,缺少心理邊界。

心理邊界的缺失,會導致許多關係的混亂,上面提到的老闆,看起來混淆的是工作與生活關係,但其實,混淆的遠不止這些。

首先,他的管理一定是混亂的,當一個管理者無法區分工作與生活的邊界時,他也就無法區分自已和員工每個人應該擔負的責任和義務,管理自然會亂成一團麻;

其次,他手下的員工內心會是崩潰的,因為他的內心缺少心理邊界,會導致他在人際關係中無法健康地感受你是你,我是我,所有的情緒都攪和在一起,分不清到底歸屬於誰。

所以,他也就缺少尊重他人獨立的能力,在他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是混在一起的,大家應該有相同的想法、相同的行為、相同的情感等等,這就像是每個人都是另一個人的一條胳膊一條腿,每個人都可以任意驅使別人,當別人有不一樣的想法,不一樣的情感時,是無法被接受的,因為在他的世界裡「怎麼可能有一個具有與我不一樣的思想,不一樣的情感的人!」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員工的內心有多麼痛苦就可以想象了。

再次,這個老闆註定是要承受種種挫敗感的,因為他的缺少心理邊界,導致他無法對世界產生現實性的認知,但世界不會以他期待的方式運轉,所以,他的混亂一定會在生活中常常碰壁,糟糕的是,他碰壁之後都不知道問題出在了哪裡,他無法理解是自己的功能有問題,而是感受為世界在苛待他。

而在家庭中所發生的邊界不清,與工作中是類似的:父母不敲門就闖進青春期孩子的房間,因為「你都是我的,你有什麼可揹著我的?」,父母的缺少心理邊界導致孩子的憤怒便無處排解,孩子的獨立需要無法獲得承認,待到孩子成人後,就有可能成為一個缺少獨立能力又易入侵他人空間的人。

母親自己帶大的兒子結婚了,母親一定要一起住,而且時時給兒子搓個背啥的,看起來是母子情深,實際上母親已經入侵了小家庭的生活。

因為孩子結婚後,夫妻就已經重新組織了一個核心家庭,父母是要退到外圍空間的,這樣的結構家庭才能獲得健康發展,如果母親涉入兒子生活過深,必然會影響到核心家庭的運轉。

家庭聚會,某個好心的家庭成員不斷把自己認為好吃的飯菜夾給「左鄰右舍」,如果接受的人並不喜歡這些菜,自然就會感覺到負擔,何況,「被夾菜」在感覺到被照顧的同時,其實也會有被控制的感覺產生,但一切發生在「被照顧」的表像之下,讓當事人又是非常難以拒絕的,不舒服只能壓在心裡,為了避免再度發生這樣的不舒服,他也可能會選擇迴避下一次聚會。

青春期的孩子開始對異性充滿好奇,開始發展與異性的親密情感,父母於是開始非常焦慮,感覺如果不好好控制,孩子會出現各種危險,這就是無法區分幻想中的現實與現實世界的真實。

父母的恐懼除了來自文化中對性的禁忌,還有可能來自父母成長中未解決的衝突:自己的青春期就是受限的,或者自己的青春期衝突尚未解決,等等。當父母試圖去控制孩子時,其實也有可能是藉助於控制孩子來控制自己早年的衝突。

家庭中的邊界不清很多時候是在「愛」的幌子下發生的,明明是將自己的喜好、期待等等加諸別人身上,還要扣上一個「為了你好」的帽子:父母逼孩子學習是「為了你好」,其實緩解的可能是自己對未來的不確定的焦慮;阻止家庭成員做出某個新的嘗試是「為了你好」,其實可能只是將自己無力的部分投射給了對方,這個投射本身也可能就限制了對方的能力;不斷的傳授自己的人生經驗給對方是「為了你好」,其實這可能恰恰阻礙了對方真實的面對世界等等。

總之,當一個家庭中的成員缺少心理邊界時,就有可能理所當然的入侵他人的心理空間,被入侵的人為了保護自己,也會做出種種反抗,於是,明裡暗裡,就會有很多的衝突發生,在這種情況下,的確是無法建立起真正的親密關係的。

因為真正的親密關係,是建立在尊重彼此的基礎上的,只有尊重彼此的獨立,才有可能允許彼此的獨特性、差異性自由存在,這樣的關係才能使彼此都舒服,只有彼此都舒服的情況下,真實的親密才會發生。

真正的成年人需要和父母「分手」


知乎機構號 @簡單心理Uni

叔本華曾說:

人就像寒冬裡的刺蝟,互相靠得太近,會覺得刺痛;彼此離得太遠,卻又會感覺寒冷。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家庭,在家庭中,我們都需要愛與安全,同時也渴求著獨立與自由。

邊界不清晰的家庭,會有控制感過強的母親,有很少在家庭中出現的父親;會有父母把自己沒有完成的理想,理所應當地強加給孩子;也有父母說著「全都是為你好」但內心渴望著孩子的優秀可以彌補自己強烈的不安全感。

在家庭中,太遠的距離帶來的不是獨立人格,而是深深的孤獨感;太近的距離帶來的不是溫暖安全,而是失去自主的吞噬感。

所謂家庭生活中的「邊界」,就是一個溫暖而不黏連的平衡點。

在這個平衡點上,我們既可以與家庭保持聯結從而獲得親密感,也可以培養獨立人格從而擁有個體感。

在 Bowen 的家庭系統理論中有一個核心概念,叫做「自我分化」(differentiation of self)。我們想介紹這個概念給題主,希望可以提供新的角度來理解「家庭中的邊界」。

什麼是自我分化?

「自我分化」這個概念,最初 Bowen 用來討論個體在家庭中情緒依戀與獨立自主的程度,它是掌握人際關係親密性和獨立性的平衡能力。簡單來說,它就是一個「度」,也是家庭成員之間恰到好處的距離。

具體來說,自我分化可以被分為「內心層面的自我分化」和「人際關係層面的自我分化」。

  • 內心層面的自我分化


所謂「內心層面的自我分化」 是指個體將理智與情感區分開的能力。(吳煜輝,王桂平,2008)。

這其實與我們所探討的問題關係不大,與家庭邊界相關的概念是人際關係層面的自我分化。

  • 人際關係層面的自我分化


人際關係層面的自我分化是指個體在與他人的關係中同時體驗到親密與獨立的能力(吳煜輝,王桂平,2008)。

在青春期,我們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也開始慢慢脫離父母親,形成自己獨立的思想與人格。在這個時期,我們開始不斷地問自己「我是誰」。

——而這個問題如此重要卻又如此難以回答。

就像 Erickson 所認為,這個時期,我們尋找的是「自我同一性」,探索的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的位置。

在懂得自己是誰之後,接納並欣賞這個自我。在這個階段,我們慢慢地從家庭中,分化出一個誕生於家庭價值觀念,但卻與之有所區別的自我來。

自我分化和家庭中的「邊界」有什麼關係?

自我分化良好的個體能在家庭中同時維持獨立自主與情感連結的平衡,他們在與人相處時能夠保持清晰的自我感,能夠處理好「我」的位置(I-Position),面臨他人壓力時能夠基於理智去堅持自己的信念,而不需要迎合他人的期望。

換句話說,他們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誰,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不清晰的家庭邊界會使一個人的自我分化程度較低,他會缺乏理智的判斷,很多時候只能憑藉自動反應面對環境的變化。

這樣的人極容易受外界的影響,且容易與他人的情緒相混淆(吳煜輝 王桂平,2008)。

當壓力來臨,分化程度低的人會慌不擇路,要麼緊緊抱住可以依賴的人,要麼拒人於千里之外。這兩種極端的人際距離,背後都是難以抑制的焦慮。

為什麼邊界對於親密關係而言如此重要呢?

某種程度上說,「自我分化」水平高意味著關係中的邊界更清晰。自我分化程度高的個體,他們更傾向於擁有成熟的情緒和獨立的人格。

許多研究都支持此觀點,例如較高水平的自我分化能夠預測心理成熟度和婚姻滿意度(Skowron& Friedlander, 1998)。

較低的分化水平與社會焦慮(Skowron& Friedlander, 1998)、人際關係問題(Skowron, 2000)正相關,而與問題解決能力的匱乏相關負相關(Johnson& Buboltz.Jr, 2000)。

我們可以審視一下自己親密關係中的邊界,也可以反思一下我們自己是否是高度自我分化的。

無論是親情,還是愛情,愛的前提都是彼此都擁有屬於自己的獨立人格。

伍迪·艾倫說,「要想當一位出色的愛人,必須強壯且溫柔。」

我覺得強壯和溫柔是相通的,只有內心強大,才會擁有真正的溫柔。希望每個家庭與每對愛人都擁有不斷溝通、不斷成長的能力,一起學會設立安全而溫暖的邊界。

在邊界的保護下,既獲得安全感,也能夠保持每個個體的自身完整與獨立。

吳煜輝, & 王桂平. (2008). 國外自我分化研究述評. 醫學與社會, 21(1), 44-46. Johnson, P., Buboltz, W. C., & Seemann, E. (2003). Ego identity status: A step in the differentiation process.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81(2), 191-195. Peleg, O., & Zoabi, M. (2014). Social anxiety and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A comparison of Jewish and Arab 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68, 221-228. Skowron, E. A., & Friedlander, M. (1998). The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inventory: Development and initial validation.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8, 235–246. Skowron, E. A. (2000). The role of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in marital adjustment.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7, 229–237.


真正的成年人需要和父母「分手」

也許,有邊界才有自我意志,有自我意志才有自由。

真正的成年人需要和父母「分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