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服不是皇帝和官员的专属,古代后妃、命妇竟也要穿


朝服并不是帝王百官的专用之服,后妃、命妇在参加受册、助祭、朝会时,也可以穿用。据《周礼.天官.内司服》记载,命妇礼服有六种,前三种专用于祭祀,后三种则兼用于朝会,即鞠衣、展衣、褖衣。图为电视剧剧照。

鞠衣又称“黄桑服”。王后在每年三月,穿着此衣,主持祭祀,祷告桑事。衣式采用袍制,面料用黄色,衬里用白色,始于商周,至明亡后,其制被废除。《新定三礼图》中的鞠衣(宋)。

褖衣:王后、命妇的礼服,也用作燕居之服。衣身镶有边沿,采用袍制,用黑色面料,白色衬里。始于商周,至南北朝时仍被采用,隋代以后消失不见。

展衣: 王后、命妇的礼服,专用于朝见帝王及接见宾客。衣式采用袍制,表里皆用白色。始于商周。

钿钗礼衣:唐代命妇所穿着的一种礼服。据唐高祖颁布的《武德令》记载:唐代皇后服有祎衣、鞠衣、钿钗礼衣三等。内命妇穿其于常参,外命妇穿其于朝参、辞见及礼会宾客。钿钗礼衣用杂色,由中单、蔽膝、大带、革带、履袜、双佩及小绶花等组成,头饰花钿。

大袖衫又称“大衫”,明代内外命妇的礼服,穿着时和霞帔、褙子等服饰配用。圆领,衣身宽大,袖子垂至臀部,更甚者至地面,用红色纻丝纱罗为料制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