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聰明的人,只管耕耘,莫問收穫!


真正聰明的人,只管耕耘,莫問收穫!

​“只管耕耘,莫問收穫”,這句話出自於晚清中興第一名臣曾國藩之口,是曾國藩一生奮鬥的真實寫照,也是他成功的秘訣之一!

人生,活得就是個心態,心態若好,一切都是春暖花開;做人做事,努力耕耘,越努力越幸運越成功!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沒有成功,就是因為太急功近利了,太牢騷滿腹了。

人生,本是一場旅行,盡心盡力,走完整個旅程,我們便會收穫滿滿。如果我們功利心太強,遇到點挫折就氣餒和抱怨,再好的機遇也會與我們擦肩而過。

真正聰明的人,只管耕耘,莫問收穫!

曾國藩為了考秀才,接連考了7次才考中;為了考進士,也是連續考了3次;每一次失敗時,曾國藩總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不斷完善自我,做到了“只管耕耘,莫問收穫”,而最終收穫好結果!

只管耕耘,莫問收穫,不要消極怠工!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這本是人生常態,所以我們從思想源頭上面要做好積極樂觀的準備。曾國藩順利考試進士,但是他的其他四個弟弟連秀才都考不上,於是曾國藩寫信安慰弟弟們說:"四弟、六弟考運不好,不必牽掛。俗語云:‘不怕進得遲,只要中得快’。"

真正聰明的人,只管耕耘,莫問收穫!

然後曾國藩還舉例安慰弟弟說:從前邵丹畦前輩,43歲入學,52歲當上學政;現任廣西藩臺汪朗,他是在道光十二年入學,十三年就考中了狀元;阮妄臺前輩,在乾隆五十三年的縣、府考試都沒有取得頭名,就在當年入學中了舉人,五十四年點翰林,五十五年留館,五十六年大考第一,放任浙江學政,五十九年升浙江巡撫。

最後,曾國藩用一句話總結說——“些小得失不足患,特患業之不精耳”,意思就是說:小的得失不應該放在心上,就怕自己的學業真正不夠精通!所以說,我們遇到挫折時候,要反思自我的本事到底過硬不;如果不夠強,那就繼續努力,再接再厲,只管耕耘,莫問收穫,千萬不要消極怠工!

真正聰明的人,只管耕耘,莫問收穫!

只管耕耘,莫問收穫,不要抱怨鬧騷!

一直到了咸豐元年,曾國藩的諸位弟弟還沒有考上一個功名,於是曾國藩寫信分析他們失敗的原因,曾國藩說:

“溫弟天分,本甲於諸弟,惟牢騷太多,性情太懶,前在京華,不好看書,又不作文,餘心即甚憂之。近聞還家後,亦復牢騷如常,或數月不搦管為文。”

曾國藩認為溫弟(曾國華)本來是幾個兄弟中天賦最高的,但是因為抱怨和鬧騷太多,性情又趨於懶惰,所以才不能考取一個好功名。其實,愛抱怨和發鬧騷是有才人士的通病,他們總是感覺懷才不遇,認為別人不懂得欣賞他們,實則是他們付出太少,想要得到的甚多,經常是“以一足而自得”,驕傲自滿,停止了學習進步,所以最後辜負了老天賜予的好天賦。

真正聰明的人,只管耕耘,莫問收穫!

天才古今之才人,皆以傲字致敗,越是聰明人,越少一點怨天尤人,多一點“只管耕耘,莫問收穫”的腳踏實地,才能走得更遠,取得更大成績!

曾國藩還用身邊例子舉例說明抱怨鬧騷的壞處:“我常常看見朋友中牢騷太多的人,後來一定抑鬱,沒有什麼好結果,如吳檀臺、凌荻舟之流,數也數不清。你無緣無故而怨天,天也不會答應;你無緣無故而尤人,人也不會服。“

人生,越是遇到牢騷要發之時,越要多反躬自省,反省自己有哪些不足,然後積蓄這些不平之氣,猛然內省,決然去掉。如此這般做了,不僅可以讓自己內心平靜,心平氣和,對身體也好,而且還可以讓自己變得謙虛低調,踏踏實實做人做事,然後在努力和奮鬥中取得好成績。所以說,越多困難挫折時候,只管耕耘,莫問收穫,不要抱怨鬧騷!

真正聰明的人,只管耕耘,莫問收穫!

只管耕耘,莫問收穫,最壞不過,大器晚成!

有的人成功的早,有的人成功的晚,但早成功不一定是好事,晚成功也不一定是壞事,正如晚清紅頂商人胡雪巖所說:“與其早成功,不如晚成功;與其晚失敗,不如早失敗”。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成功來得太早,德不配位,必有災殃,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大器晚成也更符合大自然的法則,正所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天之正也”!

曾國藩年僅37歲就官至二品大員,所以他一直誠惶誠恐,自認為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果然,他一路升官發財,他的親人(祖母、祖父、母親)一個個離開人世,於是曾國藩在家書中痛罵自己,說道:

“餘德不修,無實學而有虛名,自知當有禍變,懼之久矣。不謂天不隕滅我身,反而災及我母,回思吾平日隱愚大罪,不可勝數,一聞此信,無地自容。”

意思就說:我自己修行本來不夠,徒有虛名,位居高位,自知將有禍患,已經恐懼很久了,沒想到上天沒有報應在我身上,而是報應在我母親身上了,我是罪人,真是無地自容啊!

真正聰明的人,只管耕耘,莫問收穫!

反觀另一位晚清中興名臣左宗棠,41歲以前,一直是隻管耕耘,莫問收穫,蓄勢待發,直到41歲才步入仕途;50歲擔任浙江巡撫;55歲籌辦福州船政,創辦馬尾造船廠;69歲抬棺出征,收復新疆;73歲還組織“恪靖援臺軍”抗擊法寇,渡海作戰,當年去世。

左宗棠同樣是官至極品,歷任閩浙總督、陝甘總督、兩江總督,官至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封二等恪靖侯,追贈太傅,諡號“文襄”,併入祀昭忠祠、賢良祠。左宗棠的一生非常勵志,但也正是應驗了那一句話——“最壞不過,大器晚成”!

真正聰明的人,只管耕耘,莫問收穫!

綜上所述,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只管耕耘,莫問收穫”這個道理,所以他們總是在默默無聞地下笨功夫!不管是什麼人,只要堅持“只管耕耘,莫問收穫”的人生信念,不拋棄,不放棄,不抱怨,不牢騷,勇往直前,終會有所成就!我們只管努力,剩餘的都交給命運吧!朋友們,您覺得呢?

END

今日話題:

您的人生信念是什麼呢?

歡迎大家留言互動,發表您的看法,謝謝!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僅以配圖表達,並無他意。 若有不妥之處, 請聯繫我們刪除,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