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糖老大”:中國第一家機制糖廠阿城糖廠 ——能否以另一種形式獲得重生 ?

昔日“糖老大”:中国第一家机制糖厂阿城糖厂 ——能否以另一种形式获得重生 ?

昔日“糖老大”:中国第一家机制糖厂阿城糖厂 ——能否以另一种形式获得重生 ?

一、 甜蜜的事業

中國人歷來開門“柴米油鹽醬醋茶” ,百姓過日子,每天面對即是這七大事情,俗話說就是為了這張嘴。而王力宏2010新專輯「十八般武藝」 首波主打歌《柴米油鹽醬醋茶》,七件事都沒有糖的出現。

昔日“糖老大”:中国第一家机制糖厂阿城糖厂 ——能否以另一种形式获得重生 ?

黑龍江省地方國營阿城水果糖糖標、酒標

我們中國人不喜愛糖嗎?糖其實在中國人生活中也是極其重要的。只是中國歷史上,土地主要種植糧食,以養活更多的人口。而過去製糖業技術又相對落後,造就糖非常缺乏。有限的糖給予長身體的孩子們吃了,成年人也把吃糖看成是孩子或者是女性的專利。過去的時代,孩子們最大的樂趣是“攢糖紙”,有點如今收藏的味道。

製作糖的主原料是:甘蔗、甜菜。甘蔗產於溫暖的南方;甜菜則喜溫涼氣候,其有耐寒、耐旱、耐鹼等特性。我國甜菜主要分佈在北緯40°以北各省區。黑龍江、內蒙古、新疆、吉林為主要產地,黑龍江為中國甜菜的最大產區。

昔日“糖老大”:中国第一家机制糖厂阿城糖厂 ——能否以另一种形式获得重生 ?

二、第一家機制甜菜糖

19世紀初至19世紀60年代是機械化製糖工業的主要形成時期,許多製糖新工藝新設備在歐洲不斷湧現。黑龍江是中國種植甜菜最早的省份,1897年俄人即開始在哈爾濱香坊中東鐵路試驗場進行過小區試種甜菜。

昔日“糖老大”:中国第一家机制糖厂阿城糖厂 ——能否以另一种形式获得重生 ?

阿城糖廠辦公樓舊影

1 9 0 4 年日俄戰爭爆發後,帝俄軍官波蘭人格拉吐斯在阿什河養傷期間,發現阿什河附近的土壤、氣候適宜種植甜菜,遂建議其父波蘭留布林製糖公司董事長在黑龍江阿什河畔建設糖廠。1 9 0 5 年,俄籍波蘭人柴瓦德夫開始創辦“阿什河精製糖股份公司” ,屬於總部設在華沙的股份聯盟,創業資本為一百萬盧布,設計能力日加工甜菜3 5 0 噸,設備購自德國、俄國和波蘭。

糖廠使用的土地歸中東鐵路所有,糖廠每年需付給鐵路租金。所有產品主要銷往滿洲以及中東鐵路沿線。管理人員和技術工人多是波蘭人,少部分是中國人,20世紀20年代慢慢開始招收俄國人和猶太人。

昔日“糖老大”:中国第一家机制糖厂阿城糖厂 ——能否以另一种形式获得重生 ?

日偽時期的阿城糖廠

甜菜是由中國人種植,阿城生長的甜菜含糖量與烏克蘭的甜菜相同。沙俄在中國東北開始種植糖用甜菜,發展製糖業。中國的甜菜糖業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經歷了近百年的風風雨雨。七十年代初期,隨著我國製糖業的發展,工廠對甜菜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當時國家在適合種植的地方廣泛種植甜菜。彌補糧食的缺乏,提高人民身體健康。這一時期種植技術不斷改進和提高,全國興起了種植甜菜熱潮。

三.踏訪老糖廠

而1998年11月,我國第一家機制糖廠,已有近百年曆史的黑龍江阿城糖廠正式破產,計劃經濟時代的中國“糖老大”黯然退場。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們無法瞭解內在的原因。

秋季的一天,我從火車站徒步出發,穿過狹小的街道,很快來到了阿什河畔。由於降雨量稀少,植被毀壞嚴重,阿什河河道變得非常狹小。糖廠位於阿什河西岸,廠內一片蕭條,遍地的垃圾和雜草。火車專線軌道鏽跡斑斑,看樣子很久沒有列車通過了。而從高大的建築群,以及一處長長的宣傳櫥窗裡面豐富的內容,可以窺見糖廠昔日的輝煌。而如今偌大的廠區,除了幾棟職工住宅有人的跡象,到處是一片死寂。順著破敗的水泥路繼續前行,偶爾大貨車駛過,捲起的塵土嗆得呼吸苦難。

昔日“糖老大”:中国第一家机制糖厂阿城糖厂 ——能否以另一种形式获得重生 ?

阿城糖廠主體廠房

昔日“糖老大”:中国第一家机制糖厂阿城糖厂 ——能否以另一种形式获得重生 ?

阿城糖廠廠房及內部

阿城糖廠的歐式住房有西維尼亞爾斯基建造,住房模仿波蘭盧布林省的加爾波夫糖廠的建築。三座住宅樓房南北並列,均為二層建築,牆體為紅磚規則砌厚度達半米,樓頂部有柱狀等裝飾,有點北歐城堡的風格。

昔日“糖老大”:中国第一家机制糖厂阿城糖厂 ——能否以另一种形式获得重生 ?

阿城糖廠家屬樓

昔日“糖老大”:中国第一家机制糖厂阿城糖厂 ——能否以另一种形式获得重生 ?

阿城糖廠家屬樓及內部木質樓梯

我鑽進百年的木門,內部昏暗,樓內臺階、樓道及房間內仍保留為松木地板。厚重高大的門窗,厚實的牆體,表現了寒冷氣候條件下房屋建築的理念——禦寒、保溫、防風和堅固。東北曾經流行過一句口頭禪:“樓上樓下,電燈電話。”說的就是阿城糖廠這樣二層格局的小洋樓,那可是引領一個時代的住宅潮流。而對於習慣田園生活的波蘭人,確不太喜歡居住這樣的小樓。阿城糖廠初期的波蘭人希望工人們每家都能有獨立的、帶小院子的住房,能夠保障一家人舒適、獨立的家庭生活。糖廠確為他們各家修建了一個龐大的“軍營”。工人們在狹窄和簡陋的條件下與妻子、兒女度過了許多年半集體宿舍半大車店的生活,他們甚至覺得在外面都比在家舒服。

住宅樓二十世紀初只是波蘭人、俄羅斯人居住,後隨時局變遷幾易其主。如今樓房也成為糖廠普通職工的家屬樓。殘破不堪百年木質樓梯還能使用,一個單元門是四戶人家。正當我想敲開一戶木門的時候,房簷下驚起幾隻麻雀,飛揚的塵土,使我不得不退了出來。

昔日“糖老大”:中国第一家机制糖厂阿城糖厂 ——能否以另一种形式获得重生 ?昔日“糖老大”:中国第一家机制糖厂阿城糖厂 ——能否以另一种形式获得重生 ?

四、以另一種形式獲得重生

阿城糖廠現存的歐式建築,屬於折中主義,又融入了古典主義元素的建築風格。它記錄了中國東北近代製糖工業的發展歷程,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亦為阿城地區注入了歷史文化的內涵。

老糖廠遺存的建築雖破敗不堪,但鐵路專用線、原料場和部分製糖設備還存在。如何有效開發利用它們,一直是個有待解決的問題?

昔日“糖老大”:中国第一家机制糖厂阿城糖厂 ——能否以另一种形式获得重生 ?

2016年有消息說,將利用阿城老糖廠舊址建造超過橫店的影視基地,外加三所新大學。2018年有關部門又提出將在阿城區建設哈爾濱時尚藝術文化產業園,主要是利用原阿城糖廠老建築設施進行改造。2019年4月,“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第二批)”發佈會在京舉行,黑龍江省阿城糖廠榜上有名。令人振奮的消息不斷傳來,路漫漫兮!阿城糖廠能否以另一種形式獲得重生 ?

1.黑龍江省阿城糖廠編輯《黑龍江省阿城糖廠廠志》(1905-1989)第一卷,1990年出版。

2.(波)塔德烏什.舒凱維奇等著 黑龍江省求真經濟研究基金會譯:《波蘭人在遠東》,哈爾濱出版社 2018年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