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90%學生申請美國名校失敗?五大原因為你揭開被拒真相

現在申請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拿到夢校錄取的學生屈指可數。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你申請失敗呢?

今天,棒呆老師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美國本科申請的真相

被拒真相一:你的託福/SAT沒有達到最低要求

這些年,越來越多的大學都不需要提交SAT成績了。去年,芝加哥大學宣佈,本科生不需要提交SAT或者ACT成績。越來越多的大學加入了test-optional的大軍,還有維克森林大學,鮑登學院,貝茨學院,科爾比學院,史密斯學院,喬治華盛頓大學,天普大學等等。

而且,除了SAT成績,現在也越來越多的美國大學不再要求提交SAT或者ACT寫作成績。其中包含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加州理工學院、布朗大學、杜克大學、密歇根大學等。

但是,根據美國大學招生諮詢委員會NACAC的錄取趨勢報告顯示,你的語言考試是所有錄取因素中最重要的,有80.2%的大學認為這一項很重要。而對於標化成績,有70%的學校認為ACT,SAT是重要的。

而且,很多大學還是分控,比如西北大學,芝加哥大學等等。

如果你的分數沒有達到學校上一年的成績中位數,學校可能會懷疑你的學術實力。快報君為大家總結了全美頂尖Top25大學的分數,大家可以看看他們的分數實力,是不是分數真的不重要呢?

為什麼90%學生申請美國名校失敗?五大原因為你揭開被拒真相

雖然美國名校不以分數作為唯一的錄取標準,但是託福/SAT成績仍舊是進入美國大學的敲門磚。建議大家抓住每一次機會,認真對待自己的每一次託福和SAT考試,如果距離學校要求的標準化成績很遠,即使你的背景很優秀,一味地期望被名校錄取也是不現實的。

被拒真相二:你只專心讀書

專心讀書,有什麼不好的嘛?

在2019年的美國本科錄取中,很多同學分數合格,卻慘遭拒絕,究竟是為什麼?其中一個原因是,你的活動規劃出了問題。美國大學覺得你是一個“死讀書”的學生。

課外活動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超過GPA和標準化考試成績。課外活動有一個總體原則,就是能夠向招生官展示出你的能力和潛力。而且做這些活動對學生的領導能力、溝通能力等都很有好處。

今年,啄木鳥有一位A同學,憑藉託福成績為114,SAT成績為1520拿到了康奈爾大學的錄取。我們知道,藤校競爭激烈,各種大神層出不窮。而這位A同學,強就強在了他出色的分數和背景上。她在學校舉辦粉絲帶的活動,呼籲大家關注身體健康。她也參加國內與所申請專業相關的科研項目,讓自己的學術實力更上一層樓。這樣優秀的背景,幫助她拿到了夢寐以求的錄取。

被拒真相三:你的GPA過低

根據招生委員會數據,GPA的重要程度排在前三。

斯坦福大學前本科生事務辦主任羅伯特•帕特森也明確指出:“對於一個申請者來說,平時成績很重要,但不一定要求你的成績一直拔尖,如果一開始成績並不高,之後卻每年都在上升,這樣的學生也會受到青睞。”

GPA和標化成績一樣,更容易證明你的學術實力。假如你的標化成績不好,GPA也可以起到彌補的作用。比如每年啄木鳥都會有學生,SAT成績沒有那麼理想,但是GPA卻一直在線,所以可以在文書中力證自己的學術實力很強,只是因為某些微不足道的因素,沒有拿到SAT理想的分數。因為GPA是你四年成績的綜合,所以可信程度非常高。最終也會收到不錯的錄取結果。

而因為近兩年來SAT和ACT事故頻發,比如作弊、考試代考、原題使用等等,再加上震驚全美的受賄案發現——SAT成績真的可以造假以後,標化成績的含金量在降低。

加州大學的上任校長曾經在大學理事會里,大力建言加州大學系統廢除SAT標準。理由很簡單:SAT的可操縱性太強了。然而,GPA相比而言(尤其是對於美高,和國內信用度很好的高中,比如南外,人大附等等)比較靠譜。

被拒真相四:你的文書實在太“爛”了

招生官可能因為一篇文書毅然決然的要錄取你,也可能因為一篇文書讓你被“脆拒”。

為什麼90%學生申請美國名校失敗?五大原因為你揭開被拒真相

文書的寫作至關重要。

文書可以展現出你是一個怎樣的人,你的性格特點,你的品質和你的靈魂。文書的素材選取不必多麼的標新例子,但是一定要令人深刻。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招生官Ellen Kim提到一篇申請文書,描述了一個學生每天早晨為大家朗讀晨間公告的工作,這篇文書讓他記憶猶新。在文書中,這個學生介紹了自己為什麼堅持每天花幾分鐘來做這個工作,以及通過這個工作他想達到的目標。

也許,很多人覺得這個文書平淡無奇,但招生官卻可以在文書中發現學生在所在社區所扮演的角色,而這完全可以體現出自己的重要性。

威廉姆斯學院招生官Abigail Conyers也提到了一篇文書。這篇文書闡述了申請者想在威廉姆斯文理學院學習語言及神經科學的願望。文中申請者講述了自己給患有痴呆症的奶奶講故事的經歷,以及在這個過程中他是如何逐漸對語言產生熱愛的。學生在文書中不僅講述了自己的成長經歷,也說明為了why school和why major的問題。這,怎麼能不讓招生官心動呢?

被拒真相五:你明確表示只有獲得獎學金才入學

獎學金的申請對於大部分的學校來說,是會影響錄取的。畢竟給了你,就給不了別人~

依舊根據招生委員會的數據,對於國際生來講,20.2%的學校認為你的“支付能力”是學校考量錄取的一個重要的點。而對於種族和性別,他們覺得就不是那麼重要。

如果你出於經濟因素的考慮而一定要求申請獎學金的話,可以選擇少部分need-blind類型的學校,他們會根據學生的家庭情況做出判斷,其餘全部由學校設法提供。

Need-blind意味著申獎不影響錄取,招生官在審閱申請材料時並不知道學生是否有申獎,在這種政策下,學生是夠申獎,申請了多少獎學金都不會影響錄取。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同學瞭解Need-Blind政策,看到很多大學官網都寫著「Need-Blind Admission」,但這些政策不是針對國際生的,所以一定要仔細查明。

一份名校的錄取背後包含著很多因素,而我們能做的就是把自己所能掌控的發揮到極致,這樣才能拿到名校錄取。

文章來源:棒呆國際教育,更多最新的出國留學資訊【請關注棒呆國際教育官方網站www.bonday.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