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主席的外交風度

毛澤東主席的外交風度

我在外交禮賓崗位上工作過幾十年,有幸近在咫尺地親眼見到毛澤東主席,對他的禮賓待客之道印象頗深。他一生外交活動波瀾壯闊,雖然只有兩次出國訪問,但是他會見過當時世界上幾乎所有最重要的政治家。他總讓人感到樸素自然、實實在在,無拘無束、幽默風趣。他與人談話用詞巧妙,比喻生動,輕鬆活潑,同時又駕馭全局,氣勢磅礴,舉重若輕,總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著裝

毛主席不論在對內或對外活動中,一向穿中山裝。不過他的中山裝略有不同,衣領低、領尖闊而長。那是縫紉師傅根據他身材、臉形、氣質而設計的。毛主席服裝顏色定格在灰色,春秋為稍淺的灰色,冬天則以深灰色為主。開國大典時,他穿過黃色呢料中山裝,兩次去蘇聯時,為了外交禮節需要,穿過黑色中山裝,以後就沒再穿過其他顏色服裝,只認灰色中山裝了。毛主席的皮鞋,一般是厚重圓頭的,到了晚年,即使在外事活動中也不穿皮鞋,經常穿布鞋。

禮節

毛主席不喜歡外交禮節上的清規戒律,但是他對西方那些外交禮節還是熟悉的。例如在西方流行,但在中國很少見到的吻手禮,他也能運用自如。1974年9月,菲律賓總統馬科斯的夫人伊梅爾達訪華,毛主席在長沙會見她時,不行握手禮,而是對她行了吻手禮,令這位夫人感動不已。1974年2月,贊比亞總統卡翁達訪華,隨行的總統夫人等女賓,為了表示對毛澤東的敬意,紛紛向他行屈膝禮,即握手同時蹲身、屈膝。令客人未想到的是,主席竟然模仿贊方女士的動作,還以同樣的屈膝禮,令客人十分歡快,現場頓時活躍。

對等

1949年12月,毛主席訪問蘇聯,在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之前,毛主席提出:“我想讓周恩來總理來一趟。”斯大林開始並不同意,可是,簽署條約畢竟是兩個國家之間的國務活動,黨的領導人無能為力。若從國家職務層面講,斯大林是部長會議主席(政府首腦),而毛澤東則是國家元首,無法對等。斯大林顯然也不願意同周恩來平起平坐,於是雙方把外長推到前臺。1950年1月20日周恩來到達莫斯科,2月14日中蘇兩國外長周恩來、維辛斯基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宴請

毛主席反對冗長的宴請活動。1949年12月22日,他參加克里姆林宮舉行的慶祝斯大林70壽辰的宴會,從晚上8時開始,一直開到了第二天凌晨1點多才散。回到駐地,便對汪東興說:“我不知道蘇聯的宴會為什麼要搞這麼長?吃也沒什麼好吃的,看也沒什麼好看的,鼓了一晚上掌,手都鼓痛了。我們回去不學這個。吃飯就好好吃飯,看戲就好好看戲。”

會談

1949年毛主席訪蘇時與斯大林會談。斯大林說:“你這次遠道而來,不能空手回去,咱們要不要搞個什麼東西?”初次見面,互不摸底,斯大林話不明說,先行試探。毛主席說:“恐怕要經過雙方協商搞個什麼東西。這個東西應該既好看、又好吃。”毛主席不卑不亢,回應十分巧妙,以東方人的幽默,圍繞斯大林那個心照不宣的“東西”,附加了一些條件。而這般類似啞劇的言語,蘇方翻譯不敢揣度亂譯,吭吭哧哧照字面硬譯出來。蘇聯領導人聽得一頭霧水,中蘇兩黨領導人,一起討論好吃、好看的東西,豈不可笑!實際上,毛主席的意思是,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蘇聯應當主動表示給予援助,但是援助,應當照顧到中國實際,又不能有損中國的尊嚴。

學英語

毛澤東主席懂一些英語。1970年,他在同斯諾談話時,對當時稱頌他的“四個偉大(即偉大導師,偉大領袖,偉大統帥,偉大舵手)”表示不滿,說:“Great Teacher,Great Leader,Great Supreme Commander,Great Helmsman討嫌!總有一天要統統去掉,只剩下一個Teacher,就是教員。因為我歷來是當教員的,現在還是當教員。”毛主席喜歡學英文,他解釋說,一是有興趣;二是想換換腦筋;三可以看書。毛主席還幽默地說:我活一天就要學習一天,儘可能多學一點,不然,見馬克思的時候怎麼辦,誰給我做翻譯啊?

放空炮

毛主席化解矛盾很輕鬆。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訪華,其助手、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東亞事務助理約翰·霍爾德里奇,找到我方聯絡員,指著新華社英文新聞稿上語錄“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打敗美帝國主義及其一切走狗”說:“這是從我個人的房間(釣魚臺國賓館五號樓)裡找到的。我們希望這些新聞稿是被錯誤地放到了房間裡。”此事彙報到毛主席那裡,他哈哈一笑,說:“去告訴他們,那是放空炮。他們不是也整天喊要消滅共產主義嗎?這就算是空對空吧。”後來,毛主席對來訪的尼克松說:“你可能就個人來說,不在打倒之列。可能他(指基辛格)也不在內。都打倒了,我們就沒有朋友了嘛。”

用比喻

毛主席讚揚人時愛用比喻。1975年10月基辛格再次來訪,毛主席用我國名言“燕子低飛必有雨”,來比喻基辛格飛來飛去,忙碌的穿梭外交。他說:“你不得不忙。當風雨來襲時,燕子就忙了”、“這個世界並不平靜,而暴風雨——風和雨——來了。隨著風雨的來臨,燕子也開始忙碌了”。毛主席肯定和讚揚基辛格為中美關係所作的努力,說:“你跑中國跑出了名嘛,頭一次來(指1971年7月的秘密訪華)公告發表以後,全世界都震動了。”

應變力

對不同意的觀點,毛主席有時會直截了當地表示不同意,有時卻不予正面回應。1972年2月,尼克松來華進行破冰之旅,他與毛主席會談時說:“主席的著作推動了一個民族,改變了整個世界。”毛主席說:“我沒有能改變世界,我只改變了北京周圍的一些地方。”會見結束時,尼克松握著毛主席的手說:“我們在一起可以改變世界。”毛主席不予正面回應。送走尼克松,周恩來總理說:“尼克松很高興地走了。他說這一週改變了世界。”毛主席說:“哦?!是他改變了世界?哈哈!我看還是世界改變了他。要不,他隔海罵了我們好多年,為什麼又要飛到北京來?”

原則性

毛主席原則性強,關鍵問題不讓步。1972年9月,他會見日本首相田中,見面時省去客套話,開門見山:“已經吵完了嗎?”田中忙說:“不,不,談得很融洽。”毛主席又補充了一句:“不打不成交嘛!半個世紀的事,你只說添麻煩。你知道嗎?在中國,這是將水濺到女孩子裙子上時說的話。”田中當時表示,“已經按照中國方面的要求改了”。

談死亡

毛主席對待死亡態度豁達,體現了他作為唯物主義者的樂觀主義精神。1974年5月,他問英文翻譯唐聞生:“你叫唐聞生,為什麼不叫唐聞死?”唐聞生:“那多難聽呀!”

死亡確實是不吉利的話題,但毛主席不忌諱談死,曾對護士吳旭君說:“我在世時吃魚比較多,我死後把我火化,骨灰撒到長江裡餵魚。你就對魚說:魚兒呀,毛澤東給你們賠不是來了。他生前吃了你們,現在你們吃他吧,吃肥了,你們好去為人民服務。這就叫物質不滅定律。”1961年9月,英國元帥蒙哥馬利第二次訪華,毛主席同他談話時說,隨時準備死亡,並詳細講了自己可能有五種死法:一是被敵人開槍打死;二是坐飛機摔死;三是坐火車翻車而死;四是游泳時被水淹死;五是生病被細菌殺死。

(作者為外交部禮賓司原參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