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地球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的行星,它的衛星正好能與太陽擬合?

一想到太陽比我們的月球大400倍,日地距離又正好是地月距離的400倍,剛剛好擬合時幾乎完美地契合了一次日全食,這難道不令人震撼嗎?不過,有一個疑問,在茫茫宇宙之內,是否有另一顆行星,它的“月亮”正好與“太陽”重合,還是說,只有我們的地球是那個獨一無二的幸運兒?


除了地球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的行星,它的衛星正好能與太陽擬合?


2009年7月日本喜界島的日全食,圖中可見到鑽石環

據我統計,太陽系中的35顆衛星,如果從它們所運轉的行星表面觀看,確實是可以完全遮住太陽的恆星截面的。其中位居榜首的是冥王星的冥衛一,它比冥王星天空中的太陽大200倍。下一個是海王星的海衛一,比海王星天空中的太陽大27倍。其他巨大的衛星包括海王星的德斯皮娜(17×)和天王星的阿里爾(15×)。從木星的天空中看木星的加利略衛星木衛四隻有太陽的1.3倍大。


除了地球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的行星,它的衛星正好能與太陽擬合?


木衛四(左下角)、木星和木衛二(位於木星大紅斑的左下方)。

奇怪的衛星-普羅米修斯


除了地球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的行星,它的衛星正好能與太陽擬合?


土星的小衛星普羅米修斯,長74英里(119公里)。美國宇航局的卡西尼號軌道飛行器於2009年12月26日在距其36,000英里(59,000公里)外拍下了這張照片。

除了地球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的行星,它的衛星正好能與太陽擬合?


卡西尼號2004年5月1日攝於距離土星3140萬千米處,土衛十六是圖中三顆衛星中間的一顆

那些剛剛好能夠近乎完美地契合太陽截面的衛星是土星的衛星厄庇墨透斯、普羅米修斯和潘多拉。但是每個衛星的形狀都是不規則的,所以他們其中任何一個發生日全食時,在對應行星上是不太可能看到日冕的光的,也不太可能像我們經常在地球上觀測到的日珥和貝利的玻璃球那樣好看。


除了地球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的行星,它的衛星正好能與太陽擬合?


太陽系中許多的其他衛星的截面,從對應的行星上看起來總是比太陽的截面還要小。海王星的衛星尼瑞德的大小仍然鮮為人知,當它接近其所在軌道的最近點時,它可能覆蓋了太陽直徑的80%。另外,火星的火衛一也足夠寬,當火星處於遠日點時,火衛一的直徑可以達到太陽直徑的69%,不過可惜的是,當這個小衛星運行滑過遠日點時,它維持這個狀態的時間還不到10秒!

這樣想來,我們的確是那個獨一無二的幸運兒。


除了地球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的行星,它的衛星正好能與太陽擬合?


1989年旅行者2號飛過3天后所拍海王星(上)和海衛一的照片

相關知識

日全食是四種日食中的其中一種,當太陽光球完全被月亮遮住,原本明亮的太陽圓盤被黑色的月球陰影遮蓋。然而,也只有在日全食發生時才可能用肉眼觀測到模糊的日冕。日全食只在月球位於近地點時發生,此時月球的本影錐長度較月地之間距離長,本影錐才能掃到地球表面。由於太陽的實際體積比月球大很多,所以日全食通常只能在地球上一塊非常小的區域見到,因為月亮的本影對太陽來說只是一個小點(在全食區之外,所見的食相是偏食)。


除了地球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的行星,它的衛星正好能與太陽擬合?


2016年3月印尼巴釐巴板的日全食,圖中左上方的亮點就是倍裡珠

日全食的特別之處,就是會出現鑽石環以及倍裡珠。有時日全食會和日環食一同發生,這情況名為全環食。根據天文學家的分析,一個地區要看一次日全食平均相隔約400年,另於1900年至2100年全球將會出現共139次的日全食。


除了地球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的行星,它的衛星正好能與太陽擬合?


貝利珠是日全食出現的一種現象。當月球“掠過”太陽時,崎嶇的月球邊緣的地形讓陽光在某些地方通過,其他地方卻不行。這個名稱是為了紀念在1836年第一次注意與發現這種現象,並給了正確解釋的英國天文學家弗朗西斯·貝利。鑽石環則是在圍繞著月球剪影的明亮圓環中,留下唯一的一顆貝利珠。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