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峽有太多的龍蛋,那龍窩在哪呢?聞其傳說,立夏來尋


立夏之時,去了趟南陽西峽,這個中原小城因老子在此隱修百年,而蜚聲中外。"南下伏牛有百年卻在此地,西出函谷逾千載莫知其蹤。" 西峽這個靈秀之地,既有仙人隱居,也有被譽為“世界第九大奇蹟”的恐龍遺蹟,具說西峽龍潭溝還是龍出沒的地方,帶著這個好奇去探尋一趟。

龍潭溝位於河南省伏牛山脈腹地的西峽縣雙龍鎮化山村,距西峽縣城30公里。

龍潭溝整個山體是花崗岩體,在地質學上,它屬於典型的水蝕地貌,是長期流水衝擊下而形成的梯式瀑布群。龍潭溝全長12公里,自然落差近千米,整個山體猶如兩條巨龍盤踞,分別顯現龍首、龍口、龍角和龍身。由兩山相夾的峽谷間形成多處梯式瀑布共計19個,大小潭穴72處,一瀑一潭景色壯觀。

龍潭溝有龍的傳說由來已久,眾說紛壇,各種版本都有。但西峽地區出龍骨,龍蛋這是不爭的事實。雖然那是恐龍的蛋和骨架,但老百姓不以為然,他們一直認為距這一百多公里外的丹水鎮三里廟是龍生蛋的地方,而龍潭溝則是龍的窩。

立夏之日,暑氣漸濃,但一踏進龍潭溝,撲面而來的帶有水氣的習習涼風,痛快淋漓、暑意全消。這個"喊泉"很有意思,你對它吶喊,它就噴湧,聲音越大噴的越高。

沿著溪流向上的臺階並不陡,信步向上,飛瀑成潭,潭滿則瀉,瀉又成瀑,瀑與潭親親相連。沐著清爽的潭風,聽著龍的傳說,戲水摸魚,好不愜意。就不知道這龍宮裡面的龍王爺還在不在?

龍潭溝的植被很茂密,奇花異草,古樹參天,暢遊其間,與動植物為伴,遠離都市的喧囂,享受著天然氧吧的清新,返璞歸真,迴歸自然,無窮樂趣。

這就是著名的“四連瀑”四瀑相連,逶迤蛇行,飛流直下,氣象萬千。溝的兩岸石壁陡峭,林木叢生,山澗溪水從懸崖傾瀉而下;急流如注,浪花飛濺,水霧飄灑,瀰漫谷間,瀑水長嘯,落入龍潭,碧花橫飛,雲蒸霞蔚,十分壯觀。

“四連瀑”為何出名?這與它相連的四個潭有關。從上至下分別是:白龍潭,龍鳳潭,黑龍潭,青龍潭。或許你從這四潭名已猜出了端倪,傳說:白龍,黑龍,青龍都是山下大龍潭中龍王的兒子,他們相互和睦,各守一方。不知那一天飛來一隻鳳凰,逗引得三兄弟追逐,最後演變成了爭戰,青龍弱小,鬥不過大哥二哥,很快退出了爭鬥,而白龍與黑龍大戰了七天七夜,最終白龍勝利,贏得了鳳凰,雙宿雙飛、


但這是隻不專一的鳳凰,她不願意和白龍私守在龍鳳潭,沒過多久就飛走了,留下了空蕩蕩的龍鳳潭,她也並不是一去不回頭,有時還會駕臨,但每一次她的到來,都會引起一次戰鬥......

哈哈,這傳說聽的,讓我心有餘悸:萬一我上去賞風景,鳳凰來了,這三條龍又幹起來了,咋辦?讓我喝了這摔碗酒,再上去瞧一眼。

青龍潭安逸,在綠樹環抱之下充滿著祥和寧靜,或許是經歷多年爭鬥的青龍,已悟出與世無爭的理念。

而這黑龍潭明顯透露著煞氣,或許黑龍正在處心積慮,磨刀霍霍,準備下一場的爭戰。

深不見底的潭面上,黑色的豆娘為了爭奪交配權,正在進行激烈的戰鬥。這是否預示著一場更為兇猛的爭鬥又要來臨。

這是龍鳳潭,整個潭面是鳳凰的尾巴,從上流下的瀑布與水跡勾畫出鳳的胸,最上面是鳳的頭(下圖),其嘴巴,眼睛都是活靈活現,只不過這龍鳳潭已是鳳去潭空。

最上面是白龍潭,霸氣十足,有一種君臨天下的感覺,潭闊水深,厚重山樑像似龍脊,充滿著力量,不怒自威!

也許是帶著緊張感,遊歷了四連瀑,不想再往上行了,我需要一些有趣的景點,來緩解這緊繃的神經。

放慢腳步,邊走邊拍,跟隨前面的遊人沿路返回。

"八戒窺浴"__"這豬八戒偷看龍女洗澡,還把頭伸的那麼長,也不怕被發現,真是笨死了......" "哈哈哈哈" 身旁美女遊客的一席話,讓我笑得前仰後合......

龍潭溝不僅有故事,還有摔碗酒,一個放飛心情的地方,一個返璞歸真,夏日避暑納涼的地方,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