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罕見降準,你還不知道“銀根”是什麼嗎?


央行罕見降準,你還不知道“銀根”是什麼嗎?


5月6日早間,市場再次迎來重磅消息。中國人民銀行宣佈,決定從2019年5月15日開始對中小銀行實行較低存款準備金率。約有1000家縣域農商行可以享受該項優惠政策,釋放長期資金約2800億元。

今年4月份,由於認為流動性存在一定壓力,市場對於央行是否應該降準討論紛紛。對此,央行方面保持了定力,通過公開市場操作等手段維持流動性,亦曾主動闢謠,澄清市場傳言。

此次央行公告表示,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建立對中小銀行實行較低存款準備金率的政策框架,促進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央行對聚焦當地、服務縣域的中小銀行,實行較低的優惠存款準備金率,實行定向性的、適度的銀根放鬆政策。

那麼問題來了,銀根鬆緊政策為什麼是央媽的宏觀政策之一呢?

銀根指金融市場上的資金供應。中國在1935年法幣改革以前,曾採用銀本位制,市場交易一般都用白銀,所以習慣上稱資金供應為銀根。

“銀根”一詞的理解


央行罕見降準,你還不知道“銀根”是什麼嗎?



現代經濟生活中,銀根一詞也往往被用來借喻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一國中央銀行或貨幣當局為減少信貸供給,提高利率,消除因需求過旺而帶來的通貨膨脹壓力所採取的貨幣政策,稱為緊縮銀根。反之,為阻止經濟衰退,通過增加信貸供給,降低利率,促使投資增加,帶動經濟增長而採取的貨幣政策,稱為放鬆銀根。緊縮銀根和放鬆銀根都是通過一定的貨幣政策工具來實現的,如公開市場業務、調整法定準備金率和再貼現率。銀根過緊或過鬆,都會對經濟帶來不利影響,因此,適時適量調整銀根是十分必要的。銀根指的是市場上貨幣週轉流通的情況。緊縮銀根也就是在市場需要貨幣少而流通量大的情況下,人民銀行採取一系列措施以減少貨幣流通量的行為。

人民銀行的貨幣政策工具

存款準備金、央行基準利率、再貼現、向商業銀行提供貸款以及通過公開市場業務買賣國債和外匯等。


央行罕見降準,你還不知道“銀根”是什麼嗎?


存款準備金

是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準備的在中央銀行的存款,中央銀行要求的存款準備金佔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準備金率。準備金本來是為了保證支付的,但它卻帶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副產品”,就是賦予了商業銀行創造貨幣的職能,可以影響金融機構的信貸擴張能力,從而間接調控貨幣供應量。

簡單的說,就是各家銀行需要交給人民銀行保管的一部分押金,用以保證將來居民的提款,而如果押金交的比以前多了,那麼銀行可以用於自己往外貸款的資金就減少了。

央行基準利率

基準利率是人民銀行公佈的商業銀行存款、貸款、貼現等業務的指導性利率,2012年6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宣佈,即日起,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1.1倍,將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下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0.8倍。2015年10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宣佈,自2015年10月24日起對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等不再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對進一步完善利率的市場化形成和調控機制,加強央行對利率體系的調控和監督指導,提高貨幣政策傳導效率等具有重大意義。

再貼現

貼現,是票據持票人在票據到期之前,為獲取現款而向銀行貼付一定利息的票據轉讓。再貼現,是商業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將貼現所獲得的未到期票據,向中央銀行作的票據轉讓。

緊縮銀根的政策

1、提高存款準備金率

2、提高央行基準利率

3、調高再貼現率

4、買賣國債或外匯

抽銀根就是減少貨幣供應量,用在公司上就是銀行減少其貸款。

銀根也叫基礎貨幣,又稱高能貨幣,它是中央銀行發行的債務憑證,表現為商業銀行的準備金和公眾持有的通貨。用公式表現為B=C+R。B:基礎貨幣;C:現金;R:商業銀行在中央銀行的存款準備。

銀根的作用

它直接表現為中央銀行的負債,並且是由中央銀行資產業務創造的,它是信用貨幣存在的源頭。

銀根指央行的再貼現率.一般在貨幣供給過多出現通貨膨脹時,政府就會提高對商業銀行的再貼現率,間接提高利率,由此來控制貨幣量,抑制通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