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石化產業發生“化學變化”

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濮阳石化产业发生“化学变化”

4月29日,濮陽龍德洋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狀如味精的“顆粒”正源源不斷地誕生、流轉。“別看它不起眼,卻是可摺疊柔性屏的製造原料之一。”該公司副總經理劉恩普說,他們生產的石化產品在航天、軍工、精密電子儀器製造等產業中,都有亮眼表現。

以新路徑、新突破佔領新高地,濮陽石化產業正在經歷一場透徹的“化學變化”。“資源型城市轉型,關鍵在於主導產業轉型。”濮陽市委書記宋殿宇表示,引導石化產業走向綠色化、循環化、智能化、高端化,是濮陽當下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

“頂天立地”謀轉型

中原油田、中原乙烯、中原大化、豐利石化等龍頭企業集聚發展,有效半徑內擁有580萬噸石腦油、1700萬噸甲醇、860萬噸混合芳烴等基礎化工原料年產能力……

然而,“發展之痛”始終如影隨形,資源枯竭之勢不可逆轉,傳統石化產品產能過剩,在國家環保要求趨嚴的大環境下,石油化工、煤化工、鹽化工“三化”融合發展之路受阻,濮陽石化產業轉型升級箭在弦上。

一個科學的轉型升級戰略,應當“頂天立地”。“天”,就是產業的前沿高端;“地”,就是自己的傳統優勢。

2018年11月,《濮陽新型化工基地總體發展規劃》獲省政府批覆,“石化航母”滿載希望、啟程遠航。據濮陽市發改委主任張相坤介紹,新型化工基地將以煉化一體化為基礎,重點拓展乙烯、丙烯、碳四、苯、對二甲苯等五大產業鏈,培育化工新材料、專用化學品、功能化學品三大產業集群,力爭到2035年主營業務收入達到5000億元。

“長期以來,我國大型石化產業基地均佈局在有利於原料大進大出的沿海省市,濮陽新型化工基地的規劃建設,對滿足我國中西部地區高端化工產品需求、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中民說。

讓“綠色”落地生根

穿過濮陽市城區一路向東,一對65平方公里的巨大“翅膀”在大地張開。以金堤河為界,向西是濮陽市產業集聚區,向東是濮陽市化工產業集聚區和範縣產業集聚區,中間是防護綠地、生態綠地構成的綠色“屏障”——重新規劃與組合,濮陽新型化工基地構建成型。

今年春節剛過,濮陽新型化工基地舉行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全國水性塗料行業排名首位的展辰集團北方基地落戶於此,東方雨虹、美塗士、海爾希、嘉寶莉等知名塗料企業組團發展,與我國首個由中國塗料工業協會直接參與建設的“綠色塗料產業園”一起成長。

基地內,是一幅“和諧共生”的高效景象:濮陽市化工產業集聚區和範縣產業集聚區由“近鄰”融為一體,供熱、供水等基礎設施共建共享,“三廢”排放集中處理,實現資源循環利用。

綠色生產模式也在新型化工基地落地生根。在天能集團(濮陽)循環經濟產業園裡,每天有4萬餘隻從電動自行車拆下的廢舊鉛蓄電池,經過破碎、水力分選、脫硫、結晶等工序後“重生”,鉛、塑料、硫酸等材料被回收利用,形成資源綠色循環閉合鏈。

“高”與“新”交相輝映

“濮陽惠成”,一家以石化產品碳四、碳五為原料的企業,竟在高新技術企業扎堆的創業板上市。

原來,濮陽惠成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可以“點碳成金”。碳四、碳五經過一系列加工合成工藝,轉換為LED封裝材料必備的順酐酸酐類產品,打破了歐美國家對這項技術的壟斷。

高端化學品和化工新材料方興未艾,濮陽石化產業敏銳地在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領域捕捉到了機會,已然完成美麗蝶變,成為行業翹楚:“邁奇化學”主要產品佔國內鋰電池原料供應市場的60%以上,“沃森科技”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具有一流的防彈性能,“盛通聚源”的PC塑料被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智能製造、3D打印等領域……

河南君恆實業集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濮陽石化產業的“技術標兵”,“我們的部分產品是環保塗料升級換代的重要原料。”該公司副總經理吳培說,得益於新型化工基地建設,君恆集團與產業鏈下游的綠色塗料產業園實現“抱團發展”。

“濮陽將繼續堅持龍頭帶動、上下游協同、配套支撐,積極發展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化工新材料產品,著力打造全國化工新材料創新發展示範區、全國重要的綠色循環發展示範基地。”濮陽市市長楊青玖表示。

加快轉型升級,濮陽石化產業“轉”出海闊天空。

濮陽石化產業發生“化學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