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主角韋紹蘭辭世,兒子是侵華日軍後代,一生未婚


廣西桂林荔浦的韋紹蘭,是唯一公開兒子身世的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者,曾被關押在“沙子嶺慰安所”遭受3個月非人折磨,懷孕並生下一孩子。昨日13點20分,享年99歲的韋紹蘭辭世。對她來說,百年風雨,唯是苦命蒼桑。

韋紹蘭出生於1920年農曆7月27日,廣西省桂林荔浦市新坪鎮小古告屯村人。晚年的她常蜷縮著身子,坐在結滿蛛網的房梁下,時而看看門外的風景,時而一言不發地像尊雕塑。

1944年11月,日軍投入了佔侵華部隊約一半的兵力,向廣西發起進攻。同年11月3日,荔浦市慘遭淪陷。時年24歲的韋紹蘭被日本士兵抓進慰安所。

在距離小古告屯約20公里的荔浦市馬嶺鎮沙子嶺村,至今聳立著一座布有彈孔的黃色炮樓。這座荒廢多年的建築,即是日軍當年的沙子嶺慰安所。韋紹蘭被抓當天,與多名婦女關押在這個不堪回首的地方。

韋紹蘭曾向作者回憶說,關在沙子嶺慰安所的女子,年齡最小的僅14歲。而第一個對她施暴的日本兵,“嘴上有一撮鬚鬚,戴著帽帽,帽頂有顆黃色星星。他拿著刺刀逼我跟他睡……”後來的日本兵,有的20多歲的,也有50多歲的。

被施暴長達三個月後,日軍的監管鬆散了。韋紹蘭趁機,抱著女兒逃出了慰安所。悽慘的是,在慰安所呆了三個月的女兒,不久後離世了。

對於妻子的“平安”回來,丈夫羅詎賢強忍巨痛“原諒”了韋紹蘭。可出人意料的是,沒多久,韋紹蘭發現自己懷孕了。而被抓前,韋紹蘭的月經剛剛結束。這個孩子,必是日軍留下無疑。

胎中孩子何去何從?當年,羅詎賢很是痛苦。作為略懂醫術的母親則擔心,如果一旦打掉孩子,飽受日軍摧殘的韋紹蘭也許再無生育能力,更何況這是一條命。

在反覆的思想鬥爭後,羅詎賢讓步了。1945年,帶著日本血液的羅善學出生了。

而羅善學一出生,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周圍的人都罵他是“日本仔”,大家不僅周圍戴“有色鏡”看他,連親戚對他也有“恨意”。羅善說只好幫大伯放牛,至今仍是如此。

羅詎賢1986年去世。而直到2006年4月,日本政府首次承認在廣西桂林徵召過“慰安婦”。由於韋紹蘭的公開,羅善學成了“中國第一個公開的‘慰安婦’受害者生下的侵華日軍後代”。

正因為“特殊的血統”,羅善學只念了三年書,甚至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都沒人願嫁給他。村裡人說,媒人曾先後給羅善學介紹了6名對象,但得知他是“日本仔”,便棄他而去。

今年74歲的羅善學一生未婚,與母親相依為命。2012年導演郭柯偶然看到韋紹蘭老人的故事,被其頑強的生命意志深深感動,並拍攝成紀錄片《三十二》,該片講述了侵華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者韋紹蘭老人和她的中日混血兒子羅善學的故事。

三十二,只是一個數字,其寓意深遠。據不完全統計,20萬中國婦女被迫淪為日軍性奴隸,即慰安婦。2012年開拍這部紀錄片時,僅剩下32位。2014年開拍第二部時,僅剩22位,第二部上演前夕只剩9位……

韋紹蘭是中國首個公開承認自己是慰安婦的人,並且自己的孩子也是日本人所生。5月6日,作者從荔浦市宣傳部獲悉,韋紹蘭老人的葬禮,在老家——新坪鎮小古告屯村舉行。

如今,韋紹蘭離我們遠去了,也許失去的是一顆生命,但永遠抹殺不了那段屈辱的歷史,讓我們共同送老人一程:願天堂沒有痛苦,一路走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