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價上網大幕開啟,疊瓦組件將成下一看點

2018年“531”新政後,光伏系統成本持續下降。當前時點我國地面光伏系統的初始全投資成本為4.92元/W,較2017年已下降1.83元/W。組件成本約佔初始全投資成本的40%,下降到2元/W以下。據CPIA統計單晶PERC組件的成本下降至1.45元/W左右,其中組件非硅成本佔比46.9%。未來硅片和電池片環節成本下降空間有限,降低封裝成本的性價比變高。

疊瓦技術將電池片切片用導電膠互聯,省去焊帶焊接,減少遮光面積和線損,節省空間,比常規60型組件多封裝13%的電池片,功率提升超20W以上,顯著高於半片、MBB等其他技術。但成本與傳統組件相比有待進一步下降。

根據蘇州晟成公眾號披露,目前正在擴產的預計有10GW左右。參考“硅片金剛線切”和“PERC電池片”的產業化進程來看,我們預計2019年疊瓦組件產能將加速提升。據CPIA統計,2018年全球組件產能達到152.8GW左右,中國組件產量為85.7GW。根據蘇州晟成官方公眾號,全球組件產能中,落後產能約為75GW,這部分產能將在未來5年被新技術快速淘汰掉。疊加未來光伏平價上網之後對於光伏組件的新增需求,我們預計2021/2022/2023年疊瓦新增產能將分別為21.75/27.75/34.5GW,成為光伏組件市場主流。

與傳統組件產線相比,疊瓦組件產線的改動較大,主要體現在增加疊瓦焊接機和疊瓦匯流條焊接機兩大設備上。根據蘇州晟成公眾號披露,一條傳統組件產線的設備投資額大約在7000-8000萬/GW,目前1GW疊瓦組件設備投資在2億元左右,其中疊瓦焊接機佔比50%-55%;匯流條焊接機佔比15%-20%;其他設備佔比25%-30%。根據疊瓦產能擴張的節奏,設備投資額預計在2021年前後快速放量,中性預測未來三年疊瓦產線設備投資額為10/18/21.4億元,樂觀預測為10.2/15.8/31.5億元。

組件產能持續擴張,高效組件成未來增長點

據CPIA統計,2018年全球組件產能達到152.8GW左右(根據觀研天下整理CPIA數據),中國組件產量為85.7GW,同比增長14.3%,預計2019年可達到93GW。

光伏邁入新增長期,組件產能利用率回升。國內光伏組件產能利用率從2018年中的47.6%增長至2019年接近滿產的狀態。

組件廠商生產更為集中,開始新一波組件擴產。2018年各組件廠商持續擴張產能。阿特斯、晶科2015-2017連續三年位居組件產能前三。2016-2018年CR10分別為39%,45%,45%,行業集中度進一步上升。

各廠商加速佈局高效光伏組件技術,包括疊瓦、雙面、半片、雙玻、MBB多主柵、MWT、薄膜光伏等。2018年中期時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介紹,2017年半片組件產能1.1GW,產量367MW,2018年規劃產能達到9.6GW;雙玻組件2017年產量2.6GW,2018年預計增至13.4GW;疊瓦組件2017年產能為900MW,但產量僅91MW,2018規劃產能達1.2GW。

疊瓦組件:降本增效新貴

近年來,新型光伏組件封裝技術不斷湧現,其中雙玻雙面、半片、多主柵(MBB)、疊瓦等技術已經實現產業化,多主柵疊瓦、三角焊帶拼片等技術還處於實驗室水平。在已經實現產業化的技術中,疊瓦技術平均可增加光伏組件功率20W以上,明顯領先於其他新型封裝技術。

疊瓦技術存在一定專利風險。Sunpower和Solaria註冊了疊瓦的技術專利,其中Sunpower與中環股份合資成立了東方環晟,獲得專利授權。賽拉弗與Solaria在糾紛後形成合作,共同開發光伏製造技術。除此之外,國內一些其他企業也自主研發了疊瓦技術,包括隆基、阿特斯、通威等等。

在降本路徑方面,硅料環節通過連續加料等長晶技術的升級提高長晶速率和純度;硅片環節通過金剛線切片減少原材料用量,提高切片效率;電池片環節通過鍍膜、摻雜等方式提高光電轉化效率,組件環節在既有的電池片轉化效率前提下,儘量提升光伏組件的輸出功率或者增加組件全生命週期內的單瓦發電量。

成本方面目前疊瓦組件還高於傳統組件,但從長遠來看,疊瓦更符合電池薄片化的趨勢(現在180微米,後面可能160甚至100微米,節省硅材料)。預計疊瓦組件成本很快可以實現系統端收益率和傳統組件打平,具備大規模推廣基礎。未來疊瓦組件將繼續降本實現與傳統組件的組件端成本打平,屆時對比傳統組件優勢將更加明顯(組件效率高、組件BOM成本低、系統BOS成本低)。

繼金剛線和PERC後,疊瓦將成下一看點

疊瓦技術初露頭角。在第三批應用領跑者中標項目中,疊瓦組件技術中標寶應基地項目(50MW),初露頭角。2017年2月,東方 電氣、中環、SunPower與宜興開發區四方聯手啟動了東方環晟高效疊片太陽能電池組件項目,建設21條全部應用疊片技術的單多晶組件生產線。在2017、2018年SNEC上,晶科、中來股份、億晶光電、順風、中利騰暉、隆基樂葉、Solaria等公司也展示了疊片組件實驗產品。

東方環晟與賽拉弗無專利疑慮,率先進行量產。由於受專利保護限制,2017年雖然各廠商已經有疊瓦產品,但當時僅有東方環晟和賽拉弗實現量產。國際上擁有疊瓦組件專利的企業主要包括SunPower和Solaria,而東方環晟和賽拉弗分別與這兩家企業取得了合作關係,可將疊瓦組件技術大規模生產並出口海外市場。

各供應商出口光伏組件目前以半片技術為主。由於疊瓦技術的成熟度及良率表現尚不如半片,加上仍有專利問題疑慮,多數廠商疊瓦出貨仍以國內為主,所以在出口的組件種類部分,各大供應商出口之特殊組件多數仍是搭配半片技術。2018年疊瓦技術仍以SunPower/東方環晟的產出為主,東方環晟出口之特殊組件全都是單晶PERC疊瓦組件,此外賽拉弗也有較多的疊瓦組件出口。

專利存疑,光伏組件廠商可先發展國內市場。疊瓦的專利問題對於疊瓦組件向海外尋求出口市場是一大限制,但廠商仍可先由國內市場的自有項目、領跑者或其他示範項目做起。2018年11月,中環股份聯合SunPower進行了光伏疊瓦專利技術維權。但據Energy Trend透露,2018年底,疊瓦技術的核心專利已經到期,而通威、隆基都曾表示擁有疊瓦技術的專利。SunPower的專利投訴能否阻止其他光伏企業在海外市場銷售疊瓦還存在不確定性。

疊瓦技術將成金剛線、PERC後的下一看點

回顧金剛線切割與PERC產能替代歷史,疊瓦也將迎來一輪產能的高速增長。金剛線切割從2010年應用於晶體硅開始,在2016-2018年迎來了金剛線產能的集中替代,到2018年實現了基本普及。PERC從2013年被逐步導入生產線後,於2015年進入產業化進程,開始了產能的快速擴張,且未來將進一步延續擴張之路。目前部分企業已經開始量產疊瓦組件並出口海外市場,其他企業也紛紛佈局疊瓦的實驗線和產線,預計2019年疊瓦產能增長將邁入快車道。未來隨著疊瓦的技術成熟度和良率提升,產能將進一步增長。

中性預測假設:

1)由CPIA、觀研天下整理統計可得,2018年全球光伏組件產能為152.84GW。在CPIA預測全球新增裝機容量的基礎上,我們假設2019/2020/2021/2023/2025年全球分別新增組件產能10/10/15/20/20GW。

2)根據CPIA預測,疊瓦組件市場佔比在2019/2020/2021/2023/2025年分別為0.8%/3.8%/8.8%/13.8%/19.5%/23.8%

根據上述組件產能擴張假設以及疊瓦組件市場佔比預測,得出疊瓦組件2018-2025的產能預測。至2019/2020年疊瓦產能可達6.2/15.2GW。CPIA對於疊瓦組件市場佔比的預測可能較為保守,所以我們僅將此作為對疊瓦產能的中性預測。樂觀預測下,2021-2023年疊瓦將迎來產能快速放量。

樂觀預測假設:

1) 我們假設存量市場中將被替代的落後產能為75GW。假設疊瓦組件在2019/2020/2021/

2022/2023年對落後產能的替代率分別為8%/20%/40%/65%/95%。

2)我們假設2019/2020/2021/2022/2023年全球分別新增組件產能10/10/15/15/15GW。另外,我們預計未來3-4年疊瓦會在新增產能中佔據主流,所以假設疊瓦組件在2019/2020/2021/2022/2023的佔比分別為15%/25%/45%/60%/80%。

根據上述假設,疊瓦將於2021年迎來產能高速增長,2021/2022/2023年疊瓦新增產能將分別為21.75/27.75/34.5GW,成為光伏組件市場主流。

未來三年疊瓦新增產能或將帶動超50億設備投資

與傳統組件產線相比,疊瓦組件產線的改動較大,主要體現在疊瓦焊接機和疊瓦匯流條焊接機兩大設備上。疊瓦焊接機在行業內分點膠和絲網印刷兩種工藝,未來將以絲印為主。

1)疊焊機:疊瓦焊接機主要包括激光劃片機、絲網印刷、疊片機和端焊機。具體工藝是通過疊片機將電池片沿著導電膠進行疊片,同時對導電膠進行高溫固化焊接。

2)疊瓦匯流條焊接機:疊瓦組件產線通常需要配備單體價值較高的自動匯流條焊接設備,而很多傳統產線均採用人工手動焊接匯流條的方式。

根據蘇州晟成公眾號披露,一條傳統組件產線的設備投資額大約在7000-8000萬/GW,目前1GW疊瓦組件設備投資在2億元左右,其中疊瓦焊接機投資在1-1.1億元左右,佔比50%-55%;匯流條焊接機在3000-4000萬元左右,佔比15%-20%;其他設備在5000-6000萬左右,佔比25%-30%。

我們基於中性及樂觀兩種情形對未來全球新增組件產能和疊瓦組件產能的預測,做出如下假設:

1)疊瓦組件產線單位GW投資額為2億元,其中疊瓦匯流條焊接機/疊瓦焊接機/自動化產線分別佔比17.5%/52.5%/27.5%。

2)除疊瓦組件外其他組件產線單位GW投資額為0.8億元,其中(串焊機+層壓機)/自動化產線分別佔比40%/60%。

在CPIA的中性預測前提下,我們得出未來五年新增組件設備投資額分別為14/18.8/24.8/33.5/32.4億元,其中疊瓦新增產線投資額分別為10/18/21.4/29.2/27.4億元。在樂觀預測的前提下,我們得出未來五年新增組件設備投資額分別為17/21.8/38.1/45.3/53.4億元,其中疊瓦新增產線投資額分別為10.2/15.8/31.5/40.5/51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