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毛不易樑博之後,也許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定的標準太高

不知道大家是否也一樣?從小到大,父母總是要求自己考試要第一,沒有第一,總是覺得自己會很失敗,失敗了很多次之後就完全沒有了前進的動力,勇氣已經被抽乾。

在最新一期《我是唱作人》,有過《消愁》《像我這樣的人》《東北民謠》這樣特別優秀作品的毛不易不敵梁博,輸了。

看毛不易梁博之後,也許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定的標準太高

汪蘇瀧前兩期都是輸,第三期才贏了。

看毛不易梁博之後,也許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定的標準太高

薩頂頂,2008年獲得BBC世界音樂大獎等多項國際獎項 ,並且是中國首位被格萊美邀請的歌手。

看毛不易梁博之後,也許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定的標準太高

這麼厲害的歌手,面對汪蘇瀧也會有輸的時候,這樣看來,強者與強者的對決中,原來,輸贏都很正常,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輸了以後一直覺得不滿意,覺得不公平,然後沒有勇氣繼續努力。原來,人不可能一直會贏,也不可能一直會輸,只要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有實力,就肯定有機會勝利,千萬不要把標準定得太高,不要想著自己永遠會贏,這樣的標準只會自己擊垮自己,承受不了結果,面對不了現實,自暴自棄的大有人在。

看毛不易梁博之後,也許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定的標準太高

也許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永遠想要得第一名,定的標準太高不可攀,當那個第一名太難的時候,自己還在懷疑自己的時候,人家覺得失敗沒什麼大不了,人家其實仍在努力。

也許大家只要進優秀就可以了,沒必要永遠爭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