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调处一周一处置 通山当场化解44个信访案件

咸宁网讯 特约记者王能朗、通讯员张细泉、郑梦溪报道:一日一调处、一周一处置、一月一研判,通山县化解信访案实行“三个一”取得明显成效。到目前,省、市交办通山县的21件信访积案全部得到化解,县“四大家”领导下乡接访召开疑难复杂信访问题协调会47次,当场成功化解信访案件44个。

据悉,通山县在抓信访维稳工作中,建立县“四大家”领导包保机制,做到“五个一”,重点抓好疑难复杂信访案化解,即每个积案落实一名县级领导包保、一个化解专班、一套化解方案、一份化解纪要、一份稳控措施。对重点疑难信访案,通山县实行一日一调处、一周一处置、一季一研判,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大畈镇西泉村10组吴某等村民因隐水洞开发及内湖权属、征地补偿、库区移民待遇等问题引发纠纷,多次集体进京上访。针对这起重点群体上访疑难案,县信访局采取分类突破的办法,先指定联系乡镇县领导下乡接访,组织召开群众座谈会,对群众提出的合理诉求当面作出答复,对困难群众按政策规定实行帮扶救助;对违法信访人员由大畈镇干部负责包保,实行“一对一”的化解,仅用三天时间,果断地处置化解了这群体越级上访事件。该信访案当事人阮某,因参与上访,自己事业受挫、家庭负债累累,生活窘迫,对未来感到无助和迷茫。县、镇包保干部与他结对成友,帮他争取“扶贫贷”5万元,买回20头良种母猪繁殖,年出栏猪150多头,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由上访户变成致富示范户。

通山县城环境脏乱差,商贩占道非法经营,居民购物停车难,市民急盼解决。该县5名离退休干部联名写信向县委书记石玉华反映这一民生问题。石玉华看到信后,当天就召开相关部门负责人会议,并邀请市民代表当面建议,共同制订出台整治通山城区工作方案,由县创建办、住建局、工商局、公安局等部门组成专班,集中十天时间,对城区非法占道经营和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整治。现场协调会制定好方案后,石玉华随即与县交通、交警、城管等部门负责人一道前往县城区商场、酒店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居民购物停车难等问题。

十天后,当一条条斑马线“打印”在城区主干道上,一块块交警示牌竖立在城区各路口,23家大型酒店、商场的广场停车位划分到位,1300多家商铺、小摊贩“自扫门前雪”,拆除了占道经营的棚架……市民们纷纷点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