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區不允許黑臭水體存在!鄭州將打造“河暢水清”的美麗家園

為全面推進鄭州市河湖(庫)長制工作向深入發展,鄭州市人民政府下發《鄭州市2019年河湖(庫)長制工作要點》,列出今年河湖(庫)長制工作任務清單。

建成區不允許黑臭水體存在!鄭州將打造“河暢水清”的美麗家園

今年,我市將綜合施策,堅持“補短板”和“強監管” 相結合,河湖長制工作從“有名”到“有實”,由“見河長”到“見實效”,實現“汙染控、黑臭除、界線清、河湖淨”的年度河湖管護目標,著力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水和諧”的生態美麗鄭州。

著力打造全水域河湖長體系

《通知》提到,今年我市要著力打造全水域河湖長體系。在全市116條河流、16個湖泊、141座水庫全面推行河湖長制的基礎上,以鄉鎮(辦)、村(社區)為主體,將境內塘、溝、渠、堰、壩小微水體,30平方公里以下的河,引水灌渠等納入河湖長制監管範圍,打通河湖管理保護“最後一公里”,打造全水域河湖長體系。

建成區不允許黑臭水體存在!鄭州將打造“河暢水清”的美麗家園

按照計劃,4月底前完成普查,7月底前完成體系建設。結合農村溝渠實際,年底前,採取分片組合、區域打包的形式, 建立一溝(渠)一檔,編制一溝(渠)一策,實施精準施治,推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進程。

在2018年局部探索建立河湖警長的基礎上,全面推開“河湖警長制”,力爭實現“白天見警車,夜間見警燈”,不斷強化涉水聯合執法工作機制,保障河湖(庫)健康運行;

發揮公益訴訟在水生態保護中的作用,探索建立“河湖長+檢察長”機制, 架起河湖保護“法治高壓線”,推動河湖管理保護難題依法規範解決。

以各類河湖專項整治行動為突破口,集中整治河湖存在的突出問題,把河湖專項整治行動,作為河湖長制從“有名”到“有實”的具體抓手,力爭用一年時間,集中力量開展河湖綜合整治,還河湖一個乾淨、整潔、安全、 生態的空間。

建成區不允許黑臭水體存在!鄭州將打造“河暢水清”的美麗家園

鄭州市建成區不允許存在黑臭水體

《通知》提到,水岸同治,推動河湖長制深入發展。按照“工程補短板”的要求,堅持問題導向,因地制宜,補好水源供給、水系連通、生態修復工程的短板。

今年,我市將加快西水東引、牛口峪引黃、石佛沉砂池等水源工程建設,抓住南水北調棄水的有利時機,用好引黃、南水北調等過境水源,努力保證河湖生態基流;

推進鄭州市西南區水系連通工程、惠濟區滎澤古城水系建設、新鄭市河湖貫通工程等水系連通工程建設,構建“佈局合理、蓄洩統籌、豐枯調劑、多源互補、互連互通、調控自如”的現代水網,發揮生態水最大效能,提升水生態文明建設質量;

加快推進賈魯河、雙洎河、索須河等重點河湖的生態治理工程,大力實施溼地生態系統恢復工程,推進全市河湖水系的生態提升。

建成區不允許黑臭水體存在!鄭州將打造“河暢水清”的美麗家園

《通知》要求,今年,市區建成區內河流基本達到Ⅲ類水質;

賈魯河中牟陳橋斷面、雙洎河新鄭黃甫寨斷面、梅河老莊尚斷面和丈八溝梁家橋斷面水質進一步改善,達到Ⅳ類;

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質達標率達到98%。

同時,市建成區不允許存在黑臭水體;

實施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的縣(市)基本消除黑臭現象;

其它縣城基本完成建成區黑臭水體截汙納管、排汙口整治任務。

河湖管理範圍全部劃定,管理邊界標識基本到位。河湖“四亂”問題得到清理、河湖採砂得到規範,汙水入河、 汙泥現河問題得到整治,入河口門設置進一步規範,河湖環境明顯改善,生態逐步恢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