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曾面臨拆遷,雨果這樣拯救了它

從4月15號巴黎聖母院火災到現在,已經過去半個多月了。

更新幾則小新聞:

第一,到目前為止,巴黎聖母院已經從各界籌集到了超10億歐元的捐款。

第二,全球各地的建築設計師,開始奇思妙想各種尖塔的修復方案了,有些真的很奇葩……

比如這個,你是在拍什麼科幻片嗎?

巴黎聖母院曾面臨拆遷,雨果這樣拯救了它

第三,雨果的同名小說《巴黎聖母院》,近日在法國銷量大增,衝上了亞馬遜暢銷書排行榜前幾名。▼

巴黎聖母院曾面臨拆遷,雨果這樣拯救了它

△音頻書也上了熱銷榜

是不是看上去都“沒我什麼事”,有點想尬熱鬧又找不到切入點的鬱悶。

離我們最近的消息,馬上就來。

《巴黎聖母院》法國原版的音樂劇要來杭州了,這部音樂劇正是改編自雨果的同名原著。

這可能是你離這個熱門事件最近的一種方式。#致敬雨果老爺子#

《巴黎聖母院》法語原版音樂劇

巴黎聖母院曾面臨拆遷,雨果這樣拯救了它


時間 | 2019.9.5-9.8

地點| 杭州大劇院

改編自法國文學巨擘雨果的不朽名著《巴黎聖母院》,歐美樂界頂尖才子呂克·普拉蒙東法語譜詞,理查德·科西昂特作曲,格萊美獎得主、《我心依舊》(影片泰坦尼克主題曲)詞作者、天后席琳·迪翁御用詞曲作者威爾·傑寧斯親自操刀英文版譜詞。

這段時間,維克多·雨果這個名字被我們久違地提及。在此之前,可能大多數人對這個名字的印象還停留在——

[上學的時候被老師要求必讀的“世界經典名著”的作者之一]

和這位外表與馬克思有點像的嚴肅文學大佬▼

巴黎聖母院曾面臨拆遷,雨果這樣拯救了它

但在法國人眼中,雨果是法國的“莎士比亞”,他不僅是一代浪漫主義文學大師、政治家,更是法國“自由精神”的一個象徵。

據記載,雨果80歲大壽的時候,官方和自發民眾共有60多萬人列隊經過老人家的陽臺“應援”,就為了給他過生日……

1885年,83歲的他在家中逝世,法國政府為他舉行了國葬,總共有200萬人參加了葬禮。

他的遺體從凱旋門經過香榭麗舍、協和廣場,直到裝修一新的先賢祠,這是戴高樂都沒有享受過的待遇▼

巴黎聖母院曾面臨拆遷,雨果這樣拯救了它

△雨果遺像 1885年5月22日Nadar攝

據說,在他之前移入的人,都是法國政府的官方行為,而雨果,是第一個人民發自內心的將其迎入先賢祠的人。

畢竟——

如果19世紀法國也有“作家超話榜單”的話,雨果的“數據”無疑穩居“頂流”之列。

巴黎聖母院曾面臨拆遷,雨果這樣拯救了它

和雨果同時期的作家還有大仲馬、巴爾扎克、福樓拜等大咖,這些文人當時也是互相看不起,經常撕x。

有趣的是,雨果和大仲馬都生於1802年,所以這兩個人總是被拿來進行全方位比較。#用今天的話來說,這兩個人是“對家”#

巴黎聖母院曾面臨拆遷,雨果這樣拯救了它

△大仲馬

當然,雨果怎麼會輸呢。

好了,大家注意下,我要開始吹“彩虹屁”了。

巴黎聖母院曾面臨拆遷,雨果這樣拯救了它

銷售實績:

雨果不僅在文學、戲劇領域做到了top級別,一生創作26部詩集,12部劇作,眾多小說、散文,總作品數達79部。還有《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這兩部世界級名著在手。

1862年3月,他的《悲慘世界》第一部在歐洲幾個城市同時發行,第一版10萬冊幾個小時內就售罄了......這點,當代愛豆的雜誌銷量都打不過他。

巴黎聖母院曾面臨拆遷,雨果這樣拯救了它

△《悲慘世界》原版插圖

天才人設:

不僅銷量吊打同時期的很多同行,雨果更是從小就帶有“神童”光環的天才少年人設。

  • 14歲,寫出詩體悲劇《伊爾塔梅娜》獻給母親。
  • 15歲,在法蘭西學院的詩歌大賽中獲獎。
  • 17歲,一夜之間寫成《重建亨利四世雕像頌》,120行的格律詩一氣呵成。
  • 18歲,他成了文學史上第一位蟬聯三次圖魯斯鮮花文學院金獎的詩人。
  • 20歲出版詩集《頌歌集》前,他已經寫下了上萬行的詩歌習作。

寫出《巴黎聖母院》的時候,雨果才不到30歲......

這才叫開掛的人生啊!!#我了#

巴黎聖母院曾面臨拆遷,雨果這樣拯救了它

多棲發展:

更可怕的是,在沒有受過正統的繪畫教育下,雨果還畫得一手好畫,而且是“逼死”同時期畫家的那種“好”。

評論家是這樣說的:生於19世紀的雨果,在繪畫中已經帶有20世紀表現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的味道▼

巴黎聖母院曾面臨拆遷,雨果這樣拯救了它


巴黎聖母院曾面臨拆遷,雨果這樣拯救了它


巴黎聖母院曾面臨拆遷,雨果這樣拯救了它

他一生留下了近3500幅繪畫,從人物肖像到漫畫,從動物速寫到風景寫生,甚至還有裝飾設計。

巴黎的雨果故居有個“中國客廳”,牆上的裝飾全是雨果自己設計的▼

巴黎聖母院曾面臨拆遷,雨果這樣拯救了它

△截圖來自紀錄片《走遍世界》第八集

長得帥:

不說了,甩圖吧哈哈哈——

巴黎聖母院曾面臨拆遷,雨果這樣拯救了它

△雨果畫像

巴黎聖母院曾面臨拆遷,雨果這樣拯救了它

△1852年,50歲的雨果,側臉挺帥的

跨界戲劇、文學、繪畫領域(還沒說政治上的成就),而且樣樣做到了頂尖級別,難怪在雨果去世的時候,文學家羅曼·羅蘭痛哭——

“連偶像都走了,我們想其他事還有啥意義?”

巴黎聖母院曾面臨拆遷,雨果這樣拯救了它

不過麼,作為八卦愛好者,我還是忍不住查了查雨果的“私生活”,結果發現,狗血程度宛如19世紀版《妻子的誘惑》

簡單爆料下。

狗血1⃣️:和親哥哥愛上同一個女人

在結婚之前,雨果和此生唯一的妻子阿黛爾的愛情故事,堪稱19世紀版《請回答1988》。

兩個人是鄰居,從小青梅竹馬,兩小無猜。

作為天才少年,雨果給少女阿黛爾寫了無數封堪稱史詩級撩妹大法的情書,而且第一封就署名“你的老公”!

巴黎聖母院曾面臨拆遷,雨果這樣拯救了它


△阿黛爾·富歇

然而,阿黛爾也是二哥的暗戀對象。

1822年,弟弟和阿黛爾成婚後,同樣是作家的哥哥歐仁·雨果抑鬱成病,進了瘋人院,再也沒有出來。

狗血2⃣️:妻子丈夫雙雙出軌

然而青梅竹馬最終還是沒有抵過七年之癢。

1929年,阿黛爾和雨果的粉絲,也是雨果的好友、評論家聖伯夫開始偷情。

巴黎聖母院曾面臨拆遷,雨果這樣拯救了它

△聖伯夫

事情曝光後,聖伯夫卻又寫詩又寫文又爆料,把自己說成一個受害者。

雨果滿心妒火但又不好發作。於是有傳言說,《巴黎聖母院》裡的醜八怪卡西莫多的外貌原型,就是聖伯夫

#論打倒情敵的正確方式#

在妻子出軌之後,雨果也開始和女演員朱麗葉打得火熱。

他在認識朱麗葉後,將自己說騷話的技能修煉到了滿級。有句“曠世名言”到現在都很流行:

儘管人沒有完美的生活,但卻可以有完美的愛情!”

巴黎聖母院曾面臨拆遷,雨果這樣拯救了它

兩人的情人關係整整維持了50年,朱麗葉還伴隨雨果夫婦度過了19年的流亡生涯。

在經歷50年的爭風吃醋後,大房和情人達成了世紀大和解,一起拍了個“全家福”。

巴黎聖母院曾面臨拆遷,雨果這樣拯救了它

△花裙子的那位就是朱麗葉

狗血3⃣️:從不缺女人的雨果的一生

更奇葩的是,有了小三,還有小四,小五,小六……雨果還有一個專門紀錄情人的小本本,用的是他自己才看得懂的獨家密碼。

1845年,雨果和一位有夫之婦被捉姦在床,一時間被淪為笑柄,他的批評者就差刷超話#出軌渣男滾出文藝界#了...

再多嘴一句,雨果是雙魚座!

巴黎聖母院曾面臨拆遷,雨果這樣拯救了它

#還有更毀三觀的,比如雨果曾給自己兒子戴過“綠帽子”,還有......不說了不說了#

好了,八卦到此結束,收!#如果你想更多地瞭解雨果,可以上網搜搜程曾厚教授的論文,他是研究雨果的專家#

巴黎聖母院曾面臨拆遷,雨果這樣拯救了它

雖然雨果在私生活方面“黑料”滿滿,但並不能掩蓋他浪漫主義文學領導者的光芒。

他的一生,都與動盪的法國革命形勢交織在一起:生於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末期,總共經歷了4個政權的變更,也經歷了普法戰爭和巴黎公社運動,政治立場幾經轉變,還曾因為反對波拿巴政權而經歷了19年的流亡生涯。

巴黎聖母院曾面臨拆遷,雨果這樣拯救了它

△《雨果扶持年輕的共和國前行》1893年版畫

1830年,七月革命爆發,法國結束了波旁復辟王朝的封建統治。

10天后,雨果寫出長詩《一八三零年七月後述懷》,為革命歡呼。

《巴黎聖母院》也正是在一動盪的背景中寫成的。小說中對流浪漢攻打聖母院的描寫,實際上是七月革命的場景再現。

巴黎聖母院曾面臨拆遷,雨果這樣拯救了它

△油畫《自由引導人民》

這裡還有一個小插曲,因為當時街上不停的遊行活動,雨果總是忍不住跑出去,於是錯過了出版社的Deadline。

這時候,出版社來敲竹槓了:“按照合同,如果拖稿,就要每週交一筆違約金哦!”

於是,第二次拖稿後,雨果痛定思痛。首先,讓妻子監督自己,不能再跑出去看遊行了!#趕稿監督人+1✅#

接著,給自己買了一瓶新墨水。#趕稿裝備+1✅#

然後,為了不受外出的誘惑,把自己所有衣服都鎖了起來,買了一件灰色的粗毛線衣,把自己從脖子包裹到腳尖。#趕稿look完成✅#

完成這一切後,雨果像走進監獄一樣開始趕稿.....

巴黎聖母院曾面臨拆遷,雨果這樣拯救了它

△19世紀《巴黎聖母院》書籍的插圖

so,在截稿日期和鉅額違約金的壓力下,雨果從1930年開始寫作的《巴黎聖母院》,不算上前期收集資料和素材的時間,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就寫完了。

這說明什麼?Deadline是第一生產力啊!

巴黎聖母院曾面臨拆遷,雨果這樣拯救了它

雖然這本《巴黎聖母院》是雨果匆匆寫完的#在寫作期間還被妻子戴了綠帽子#,但誰都無法否認雨果用這部偉大的浪漫主義作品彰顯了自己的革命立場,“像一把無聲的利刃插入封建統治者的心臟。”

你在看這本書的時候,喜歡過可愛純真的埃斯梅拉達吧?為卡西莫多的絕美愛情流過淚吧?diss過“雙面人”克洛德吧?

這些反應了人心善惡、自由精神、統治階級黑暗的劇情,其實就是雨果所傳達的“人道主義”思想。

巴黎聖母院曾面臨拆遷,雨果這樣拯救了它


巴黎聖母院曾面臨拆遷,雨果這樣拯救了它

△音樂劇《巴黎聖母院》劇照

除了政治、文學上的意義,還有文化遺產保護上的意義。

雨果在撰寫這本書的時候,巴黎聖母院已經破敗不堪。

如果不是因為這本書,讓巴黎聖母院一炮而紅,成為了當時的“網紅打卡地”,這座建築可能會因為缺乏重視和修繕而遭遇強拆的命運。

巴黎聖母院曾面臨拆遷,雨果這樣拯救了它

《巴黎聖母院》從出版到現在188年的時間裡,一直是長盛不衰的經典:

光是電影版本,就有好多個▼

巴黎聖母院曾面臨拆遷,雨果這樣拯救了它

小時候看過的迪士尼動畫片《鐘樓怪人》,也是改編於此▼

巴黎聖母院曾面臨拆遷,雨果這樣拯救了它

不過影響力最大的,還是《巴黎聖母院》的音樂劇版本▼

巴黎聖母院曾面臨拆遷,雨果這樣拯救了它


巴黎聖母院曾面臨拆遷,雨果這樣拯救了它

法國人民對這部音樂劇有多熱愛呢——

1998年9月份,這部音樂劇巴黎國會大廳上演,3個月,連演了126場,50萬張門票全部售完。

短短不到一年,售出200萬張門票,成為法國有史以來最成功的音樂劇,打破了過去由《悲慘世界》保持的紀錄。#雨果:打破我紀錄的只能是我自己#

音樂原聲唱片銷售達3000萬張,錄像帶200餘萬,DVD近1000萬。

一個字:爆。

巴黎聖母院曾面臨拆遷,雨果這樣拯救了它

撇去原著本身的光環,這部音樂劇的可看性非常強,很有自己的特色。

劇中音樂元素很豐富,有歌劇的合唱、有搖滾旋律、有法國民歌,再加上波西米亞的民謠風格,多樣又好聽。

更不用說這首最經典的《belle》了,單曲唱片在法國創下了300萬張的銷量

劇中有幾幕經典劇情,還用上了高空特技。

比如埃斯梅拉達被行刑的那一幕,非常震撼。

巴黎聖母院曾面臨拆遷,雨果這樣拯救了它

順帶提一下,這次來杭州大劇院的,是20週年紀念的法語原版,相當難得了。9月5日到8日,要連演四天。

anyway,錯過了火災前的巴黎聖母院,這次的音樂劇我不想錯過了。

有幾個事要注意一下,演出有150分鐘,記得吃飽點去,飲料和食物不能帶入場。

要提前到杭州大劇院,因為如果遲到的話,要等第一首歌結束(大概10分鐘左右),才能入場。

最後記得帶餐巾紙,看過的朋友特別強調,因為會“哭成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