兌吧集團成功在港上市 90後浙商迎來高光時刻

兌吧集團成功在港上市 90後浙商迎來高光時刻

兌吧集團在港交所掛牌上市

世界浙商網57日訊(《浙商》全媒體主筆 張名豪 姚恩育)今日,兌吧集團在港交所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1753,發行1.1億股,每股發行價6.00港元,全球發售收取所得款項淨額約為5.87億港元。

兌吧集團成功在港上市 90後浙商迎來高光時刻

兌吧集團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兼執行董事陳曉亮(右一)

兌吧集團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兼執行董事陳曉亮沒有出現在港交所,而是在杭州總部與全體員工遠程觀看了高管團隊的敲鐘過程。作為一名90後連續創業者,陳曉亮於2014年5月成立兌吧集團,2019年入選福布斯“亞洲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

記者獲悉,作為國內領先的用戶運營SaaS及互動式效果廣告平臺,兌吧集團以成為企業的運營合夥人為願景,為企業提供涵蓋拉新、促活、留存、變現的全週期用戶運營服務。目前,旗下涵蓋用戶運營SaaS平臺—“兌吧”、互動式效果廣告平臺—“推啊”兩大主營業務。

短短5年時間,兌吧集團完成了從創立到上市的全過程。兩大業務位居行業第一,連續兩年實現上億淨利潤。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兌吧集團的營業收入分別為0.51億元、6.46億元、11.37億元,呈爆發式增長,三年暴漲20倍。在非香港財務報告準則下,2017年、2018年兌吧集團經調整淨利潤分別為1.19億元和2.05億元,後者同比增長達72.9%,同期淨利潤率達18%。

從兌吧集團的戰略計劃來看,其主要募集資金用途在於改進研發功能,以及改善銷售及市場推廣功能。與此同時,還將投資及收購與業務及技術相關或互補的公司及企業,以支持發展戰略。

兌吧集團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對於兌吧集團來說,上市只是一個新的起點。在企服領域的道路上,兌吧集團正在不斷拓寬自己的服務邊界,以多業務線並行的格局成為綜合性的企業服務商,加持先進的大數據技術能力,為企業提供更加系統和個性化的解決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憑藉其在企業服務領域的創新變革和突破,兌吧集團在2018年召開的第15屆浙商(投融資)大會上榮膺“浙商Pre獨角獸”稱號。

兌吧做對了什麼

兌吧集團旗下用戶運營SaaS平臺創立於2014年。正是在這一年,移動互聯網人口紅利消退,線上應用開發者的經營告別粗放式增長,轉為精細化運營。人人都感受到了行業的變化,但只有兌吧在變化中挖掘了一條以“運營”為核心能力的企服道路,迭代出解決行業普遍痛點的用戶運營解決方案。

兌吧用戶運營SaaS通過一系列的用戶運營工具,幫助企業 “盤活”存量用戶,實現降本增效。此後經過一年,以用戶運營SaaS業務為基礎,為滿足企業對於用戶流量變現的需求,兌吧集團於2015年推出另一大業務互動式廣告。由此而形成了雙業務線並行,覆蓋企業用戶從拉新、促活到變現的全週期運營服務。

目前在兌吧的用戶名列中,屈臣氏、海底撈、國美電器、一汽、招商銀行、Visa、珀萊雅等均在列。

在線上企業中國用戶運營SaaS市場前五大參與者中,兌吧集團是成立時間最早的。根據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以2018年12月的APP日活躍量市場排名來看,兌吧集團擁有腰部以上(日活躍量逾100百萬人)App數目是147個,頭部(日活躍量逾900百萬人)App數目是58個。而排名第二的公司僅擁有腰部App數目3個,頭部App數目是0。截止2018年12月31日,接入兌吧用戶運營SaaS平臺的移動App數量超過了14,000個,服務的移動App用戶數目超過13億人,位居行業第一。

與此同時,2018年兌吧集團互動式效果廣告以收入計的市佔率超過50%(51.7%),位列行業第一位,DAU(日活躍用戶量)超過2000萬,而第二名的市佔率僅15.8%。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事項是,在2018年4月之前,兌吧對該項業務採用免費策略,以擴大客戶基數,所以用戶運營SaaS平臺業務僅佔2018年收入的1.2%。其97.6%收入來源於另一項業務:互動式效果廣告業務。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兌吧已在包括移動APP在內的4065個內容分發渠道投放互動式效果廣告,鏈接廣告主2938名,總瀏覽數為145.24億次。

兌吧方面表示,目前的兩大主力業務市場均具備廣闊發展前景。一方面,隨著獲取新用戶的成本越來越高,用戶獲取、活躍度及留存已成為移動 App開發者及線下企業爭奪市場份額的必要條件。另一方面,互動式效果廣告作為新興的廣告形式,同時為廣告主和媒體主創造了不可低估的價值。據艾瑞諮詢數據顯示,從2018-2023年,中國用戶運營SaaS的市場規模將以56.8%的年複合增長率快速增長,至2023年時,整個市場的規模將達到419億元人民幣。同時,互動式廣告的市場規模也在快速增長。2018年時,中國移動互動式廣告的市場規模為21億元,至2023年時,有望增至135億元人民幣,年複合增長率達到44.5%。

上市之後:拓寬“護城河”

上市之時,兌吧集團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兼執行董事陳曉亮表示:“我們的目標是進一步加強我們於業內的市場地位,並繼續擴張我們的業務。”

從兌吧集團的戰略計劃來看,其主要募集資金用途在於改進研發功能,以及改善銷售及市場推廣功能。與此同時,還將投資及收購與業務及技術相關或互補的公司及企業,以支持發展戰略。

根據兌吧方面披露的計劃來看,在未來行業賽跑的下半場,兌吧擬以技術能力為業務加固護城河。與此同時,其核心業務也將覆蓋更大的市場,向著“企業運營合夥人”的願景邁進一大步。

從數據來看,近年來,兌吧集團研發在收入中佔比始終保持較高水平。2016年,兌吧的研發投入佔收入的54%,2017年佔收入的8.8%,2018年公司收入突破11.4億元人民幣時,兌吧的研發投入佔收入約7.8%。受益於長期的技術投入,兌吧已有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以及先進的人工智能,並助力運營和廣告效果不斷完善。

在用戶運營方面,截至2018年6月,兌吧積分運營工具的用戶參與度整體較2017年1月提升了14個百分點,同期的用戶存留率亦提升11個百分點。而在互動式效果廣告業務方面, oCPC系統(一種競價優化策略,可縮減成本)已被用於超過40%的廣告頁面瀏覽,廣告投放效率大幅提升。2018年3月,兌吧推出了人群定向功能,至5月時,80%使用該功能的廣告投放其點擊通過率(CTR)有了提升,效果顯著。

在業務佈局方面,用戶運營SaaS業務將在賦能線下企業的道路上加大布局,形成“線上線下”同步加速的立體商業模式。截至2018年12月31日,已有101家線下企業加入兌吧的SaaS平臺。

但這僅僅是一個開始。從市場需求來看,隨著傳統產業向著新零售方向的轉型,實體企業精細化用戶運營的需求也日益增長,根據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從2018-2023年,線下企業用戶運營SaaS的滲透率由2013年的0.3%,提高至2018年的3.4%,預計至2023年將達到19.3%的水平。

兌吧方面表示,在企業服務領域,兌吧集團仍在不斷拓寬自己的服務邊界,以多業務線並行的格局成為綜合性的企業服務商,加持先進的大數據技術能力,為企業提供更加系統和個性化的解決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近一兩年來,資本市場對於To B類企業關注度提升,除了兌吧之外,SaaS企業微盟、有贊,以及互動式效果廣告上市公司豆盟科技等也已紛紛在港股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