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了24年推銷員,靠“一把剃鬚刀”發家,45歲創業曾獲巴菲特投資

文:涼熙

巴菲特,這位股票之神,幾乎每個人都聽說過他的名字,很多美國知名企業都能看到他的投資身影。例如,可口可樂,寶潔,耐克等等。巴菲特的安全邊際原則被許多投資者視為投資行為的“真理”。然而,在巴菲特的投資歷史上,就有這樣一家公司,它的投資超過了巴菲特的安全邊際。該公司當時的市盈率為25倍。


當了24年推銷員,靠“一把剃鬚刀”發家,45歲創業曾獲巴菲特投資

​為此,巴菲特投資了6億美元購買可轉換優先股。而這家公司就是吉列,寶潔公司以570億美元(約3838億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了吉列。作為刀片營銷的創始人,吉列所做的可以說是最好的業務,只要用戶擁有吉列的刀架,他們就會一直購買吉列的刀片,一直為吉列創造收益。然而,作為吉列的創始人,金·吉列的創業之路可謂說是不容易呢。

當24年推銷員才開始創業

出生於1855年的金·吉列在16歲就選擇輟學了,這並不罕見。但作為一家世界知名巨頭公司的創始人,金•吉列(以下簡稱吉列)在輟學後從選擇從事了24年的銷售工作,相信大家都知道,推銷員的工作雖然很鍛鍊人,有的時候在大家眼裡也是很賺錢的,但是這個工作卻是極其辛苦的,不是一般人能幹的,所以有一些人都不會去幹推銷,這個工作不僅整天要四處奔走推銷,沒有固定的休息時間,而且還要時刻看人家的臉色行事,所以這讓不甘平庸的吉列非常痛苦。

當了24年推銷員,靠“一把剃鬚刀”發家,45歲創業曾獲巴菲特投資

​所以吉列一心想要改變自己的人生,但如何改變呢?他雖不缺乏信心,但卻不知從何做起。而且在吉列40歲時發明了一種可更換刀片的剃鬚刀,然後吉列又在45歲時創辦了吉列公司。吉列相對於16歲的企業家王永慶或者是騰訊創始人馬化騰來說,吉列更像是51歲的菸草之王,85歲的種出褚橙的褚時健,他們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都有著不懼年齡的創業勇氣。

吉列發明新型剃鬚刀的想法也與他的營銷經驗有關。當時,吉列是瓶塞廠推廣新產品的人。後來,吉列發現瓶塞非常產銷。然後金·吉列問老闆原因,之後老闆告訴他,這種用完一次就會扔掉,但是一次性的價格比其他瓶塞要低。許多顧客一遍又一遍地買,所以他們有了更多的回頭客。不久之後,當吉列扔剃鬚刀時,他靈光一閃。想把這個想法應用到剃刀上,於是世界上第一把刀頭可變的剃鬚刀誕生了。

當了24年推銷員,靠“一把剃鬚刀”發家,45歲創業曾獲巴菲特投資

第一次嘗試失敗,卻是因為質量太好

但吉列沒想到的是,吉列當時勸說朋友們投資5000美元購買剃鬚刀。但是命運和吉列開了一個玩笑,第一年的年銷量僅僅只有51個刀架和168把刀片。這樣的事情導致吉列受到了沉重的打擊,但是已經踏上創業之路的吉列卻不願意回頭,於是吉列開始思考自己到底為什麼失敗的原因。直到最後,在對市場經過調查後發現,雖然自己雖然做了那麼多年的推銷員,但是其實對剃鬚刀市場並不瞭解,導致許多地方都做不好。

而且對剃鬚刀的宣傳度不夠,尤其是對產片獨特性能的宣傳不夠,而且價格上也定得有些高了,剃鬚刀畢竟是一個容易形成使用習慣的產品,所以導致人們不願接受新的品牌和產品,還有就是因為產品的質量實在是太優秀了,雖然新的剃鬚刀可以來回替換刀片,但是吉列的產品規格仍然是按照之前的產品製作的。所以產品根本不能達到自己最初想象的結果。

當了24年推銷員,靠“一把剃鬚刀”發家,45歲創業曾獲巴菲特投資

​此外,吉列認為,由於對質量的要求高,導致自己的生產成本也會上升,所以後來一想自己不妨賦予刀頭用完之後就扔掉的概念,讓用戶能夠直觀地看到自己的優惠。所以後來經過改進,吉列還用上了自己的營銷專長。對於購買吉列剃鬚刀的新用戶來說,刀架是免費的,而且還把這件事刊登在了報紙上。這無疑是一個很大的宣傳量,這大大的提高了消費者的購買積極性。也可以說成功的讓用戶掉進坑裡。

受益於戰爭,收穫一群粉絲

其實如果僅僅只是因為這些的話,吉列並不一定能取得日後的巨大成功,而且還成就商業史上的偉大傳奇,所以說其實吉列的成功之處在於吉列對於機會的把握。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工業發展的加速,吉列剃鬚刀的主要材料價格下降了很多,這讓吉列剃鬚刀有了更多的價格優勢。當美國士兵上戰場時,吉列剃鬚刀由於其可拆卸便攜性的特點就這樣進入了美國士兵的揹包。

當了24年推銷員,靠“一把剃鬚刀”發家,45歲創業曾獲巴菲特投資

​吉列的剃鬚刀已經成為美國士兵親密的戰友,所以吉列也有了第一批忠實的粉絲,他們開始接觸剃鬚刀等日常用品,幾乎沒有人會中途更換品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吉列剃鬚刀的市場份額達到90%,1968年吉列的剃鬚刀出貨量達到1110億。根據這項調查,即使現在受到電動剃鬚刀的影響,在手工剃鬚刀占主導地位的美國市場上,仍然是每三個男人中就有一個人在用吉列的剃鬚刀。

所以說吉列的成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不是它創造的財富。即使寶潔以57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吉列,但是這個在商業歷史上也只是一個小數目。所以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在做了24年的銷售員之後,吉列仍在努力改變自己的生活而且他還取得了成功。

當了24年推銷員,靠“一把剃鬚刀”發家,45歲創業曾獲巴菲特投資

​假如是在現在的話,如果你問一個40歲的人為什麼不創業,這個人可能會給出各種各樣的理由,比如家庭、年齡、疲勞等等一系列的理由。但是在浩瀚的商海中,也許會有無數的吉列,但是會有幾個褚時健呢?金·吉列又會有幾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