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叔手工做青稞餅,三塊錢一張,吃過都說香


初夏五月,在河南鄭州國棉三廠向榮街一家賣青稞餅的老店裡,今年50歲的店老闆陳師傅正在烤爐前忙活著,陳師傅的老家在河南漯河的一個小村莊,來鄭州打拼已經有七八個年頭了,由於他家做的青稞餅用料實在、焦香酥脆,多年來深得附近居民的喜愛。

青稞是青藏高原上的作物,青稞餅也是從那裡傳到內地的一種小吃,和街頭隨處可見的燒餅相比,青稞餅算是比較少見的一種烤制面食,這大概也是陳師傅當初選擇學習這門手藝的原因,畢竟很多人都沒嘗過,遇見都要嘗一嘗。

據陳師傅介紹,他做的青稞餅有好幾種配料,主要有青稞面、雞蛋、清油、牛奶、奶酪、鹽等,這些配料和成麵糰之後醒好,之後切成小面劑,擀成圓形的麵皮,厚度大約兩個硬幣那麼厚。

這兩樣工具用來做青稞餅的餅皮,圓形的擀杖用來擀餅皮,那個有很多針的工具叫“饢針”,用來在餅皮上扎眼兒。這個饢針是陳師傅用木頭自制的,因為在河南這裡根本買不到。

餅皮先放在盤子裡粘上脫皮芝麻,然後蓋在這個同樣是特製的工具上,這個工具陳師傅管它叫“饢廓”,餅皮放在饢廓上,有芝麻的一面朝下,然後用手蘸水,在朝上這一面輕輕拍打,讓餅皮均勻地蘸上水。

餅皮蘸水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它能夠貼在烤爐的爐壁上,陳師傅說這一步很關鍵,由於爐壁陡峭,如果貼不好,餅在烤的過程中就會掉落,那麼這張餅就算是廢了。

爐內的溫度很高,最下層主要用來烘烤,上面兩層可以用來加熱定型,一張青稞餅大概五六分鐘就會由軟變硬定型,但是完全烤好需要二十來分鐘,因為要把裡面的水分烤出個差不多才行。

這臺烤爐有將近一米深,出餅的時候可以拿鉗子夾,但貼餅的時候只能把胳膊伸進去,陳師傅說這個手藝很辛苦,冬天前胸熱後背涼,夏天的滋味就不用說了,一天得喝上三四斤白開水才解渴。

青稞餅的價格是三塊錢一張,他們夫妻倆一天能做二三百張,天冷的時候是旺季,天熱就淡一些,這種餅涼熱都好吃,如果儲存得當,放上一個月也不會壞,並且口感依然酥脆。

陳師傅的青稞餅好吃,這是很多當地老居民的評價,口感酥脆,回味甘甜,有特殊的青稞面香氣,很多人不但自己吃,走親訪友的時候還往外地帶。這些來自老顧客的讚揚,也讓陳師傅很自豪,覺得在這裡的打拼很有意義。攝影記錄|邱華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