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姓氏89個!清河縣姓氏最多的村你知道是哪個嗎?

男性姓氏89个!清河县姓氏最多的村你知道是哪个吗?

在清河研討運河文化,首先要研究油坊鎮,而油坊鎮的研究要先從鎮政府駐地三街開始。

油坊鎮駐地俗稱三街,包括新街、油坊、柳莊三個行政村,村莊人家密密麻麻、緊緊環抱。外地人根本分不清哪條街、哪個衚衕屬於哪個村。現在每個村人口都超過了2000人,三街合計有6000多人,是個名副其實的大自然村——“油坊三街”村。

歷史上,不論是明清民國時期的油坊集、油坊鎮,還是建國後的四區、人民公社、鎮政府,其機關(衙門)駐地在油坊三街基本是輪流坐莊:明、清、民國,建國後直到1961年以前,均駐油坊村;1961年新街村單設後,駐新街村;1975年大運河疏浚、堤壩西擴,公社(鎮政府)遷往柳莊村至今。

新街村歷史上屬於油坊鎮油坊村,其中王姓人口最多。就是所謂“南王北宋東街李”當中的王氏。1961年,我縣調整村級行政區劃,將原油坊村南街口以南區域劃出,設立新街行政村。2003年出版的邢臺市地方誌叢書《清河之最》中收錄了油坊鎮新街村是清河縣姓氏最多的村:2000年末,465戶,常住戶口人口1944人,男性姓氏89個(其實還有遺漏)。姓氏多是因為油坊集作為聞名遐邇的歷史古鎮,外地來此落戶經商的比較多而形成的。歷史上油坊的經濟繁榮景象由此可見一斑。

下面就油坊集三街歷史沿革,研討如下:

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王家莊村民王迪在村東運河左岸捐建崇興寺,並在寺後高臺上建玉皇閣。

明朝嘉靖年間(1522-1566年),王家莊(今油坊鎮北王莊)村民王景山遷居至村東南、運河西岸官方驛道(清河至臨清)旁開設榨油作坊。帶動部分王氏族人同遷。再後李姓、宋姓移民亦遷此定居。逐漸發展成村,於是“油坊(房)”遂成村名。王景山是在油坊開設榨油作坊的第一人,是油坊村的開創者。

男性姓氏89个!清河县姓氏最多的村你知道是哪个吗?

明朝隆慶年間(1567-1572年),油坊村在運河西岸修建油坊碼頭,並設立擺渡口。

明朝萬曆七年(1579年),油坊村建“秦公祠”,祀時任廣平府知府秦民悅。祠堂坐西朝東,大門衝運河。西屋為正房,出廈瓦房,有北房、南房。院內有石碑、松樹。

明朝萬曆初年(十六世紀八十年代),油坊村改稱油坊集。並先後修建了真武廟、觀音廟、奶奶廟等名勝,立每年三月初六、四月初六、九月二十六為傳統廟會。其中奶奶廟在油坊西街,每年四月初六舉辦香火廟會。

明朝末期,在油坊集西邊不遠,逐漸又形成一村,因村莊遍植柳樹,稱為柳莊。

清朝康熙年間(1662-1735年),油坊集改稱油坊鎮。

康熙十七年(1678年),時任清河知縣盧士傑在油坊鎮水陸要道(“地當水陸雙衝”)捐資修建靜室三間,茶棚五間,取名“承露庵”。施茶以濟行人客商。

乾隆初年,油坊《王氏家譜》編纂完成,並由時任清河知縣章延年、順天府涿州通判馮仲舒分別作序(現藏於北王莊王春祥家)。

乾隆年間(1736-1795年),油坊碼頭規模擴展到客運一處、貨運碼頭六處,擺渡口兩處;油坊鎮建成王氏家廟、山西會館、大戲樓、二衙門(清代縣丞衙署)等建築。居住區域上基本形成“南王北宋東街李”的大姓氏佈局。

民國元年(1912年),設直隸京師,轄清河縣。在油坊鎮設二等乙級郵局,為全縣唯一。

民國十八年(1929年),全縣設五區,第三區區公所駐油坊鎮。

民國二十年(1931年),原清代油坊縣丞衙署(俗稱“二衙門”)改為完全小學校址。

1938年7月,清河縣抗日政府成立。全縣劃分為四個行政區,油坊鎮是其一。

1943年,秦公祠被拆。

1947年土改期間,崇興寺、玉皇閣被拆。奶奶廟在土改複查前,廟宇和神像基本完好。之後,神像被推倒,廟宇改做完小。1986年後,廟址變為民宅。

1950年,全縣設四個區,下轄四十九鄉。其中油坊為四區駐地,下轄十五個鄉。

1952年,清河縣新華書店在油坊成立,油坊至德州公路通車並運營客運班車。此為清河縣有史以來首次客運班車。

1956年9月,設立縣辦油坊初級中學。

1958年8月,原四區改稱運河人民公社,12月又改稱油坊人民公社,下設五個管理區(即後來的油坊鄉、趙店鄉、渡口驛鄉、陳莊鄉和雙城集鄉)。是年,縣辦油坊拖拉機站建成。

1961年,原油坊人民公社下轄五個管理區均改稱為人民公社,由縣直轄,撤消原大區或大公社管理體制。

同年,經上級批准,油坊村南街口以南區域劃出,另立一村,取名新街村。

1969年,原縣辦油坊初級中學轉為縣辦油坊高級中學。

1979年,衛運河黃河以北河段基本斷流,興盛六百多年的衛運河停航,油坊碼頭由此停工。

1984年1月,省政府批覆設立油坊鎮、葛仙莊鎮。

2005年,省政府批准合鄉並鎮,設立新的油坊鎮,管轄原油坊鎮、趙店鄉、渡口驛鄉共計40個村莊,人口5萬餘人。是清河縣東部瀕臨運河的唯一鄉鎮,境內運河長度18.89千米。

2006年5月25日,國務院公佈中國大運河邢臺段油坊碼頭等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4年6月22日,中國大運河項目成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油坊碼頭是大運河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遺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