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電器,是否會遭遇2015年的“滑鐵盧”?

趨勢的力量很強大,不論是股價行情,還是財務數據,都不能忽視趨勢本身的慣性。現代財務分析框架體系,也正在建立在這一假設的基礎上,針對財務數據、財務指標等,從橫向比較、縱向比較等維度做出趨勢及成因分析。事實上,此前力場君在分析老闆電器、京東等公司的數據時,也都是在遵循著這一理論框架。

今天來和大家聊聊格力電器。

格力電器在4月29日晚間發佈了2018年年報和2019年一季報,由於此前已經發布過2018年業績快報,因此年報數據已是“明牌”、不會有多大影響,而格力的一季報還是挺尷尬的。

一季報顯示,格力電器的營收、歸母淨利潤增幅分別僅為2.45%和1.62%,而在2018年,該公司的營收、歸母淨利潤增幅還分別為33.33%和16.97%。隨即,格力電器股價在次日大幅下跌,開盤跌幅逾4%,至當日收盤是跌幅仍達3%。

回顧格力電器近5年的業績增速曲線,能夠看到在2015年存在一個階段性的低谷,幾乎貫穿了整個2015年,直到2016年一季度營收的同比增速才重回雙位數;而營收增速重回雙位數,則一直等到了2016年年報。

格力電器,是否會遭遇2015年的“滑鐵盧”?

單從業績增速數據來看,2015年無疑是格力電器的“水逆”;而今年1季度營收、淨利增速雙雙大幅下滑,是否又開啟了格力又一個“水逆”週期?力場君沒有水晶球,無法預知未來;但從線形圖的趨勢來看,不樂觀。

與此同時,力場君(微信公號:wuzhijingu)還想提示一點,在2014年中報至2018年3季報,每一個會計期間格力的歸母淨利潤增幅,都是高於營收增速;在經營槓桿的作用下,這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在2018年年報,首次出現了歸母淨利潤增速落後於營收增速的現象,繼而在2019年1季度,兩個數據也未見明顯差異,這指向格力綜合業務盈利能力在最近兩個季度走弱。

此外,格力電器的現金流也值得說一說,今年一季度經營活動淨現金流為77.33億元,同比2018年一季度的143.6億元,幾乎減半。可以說,格力的現金流表現,還不如賬面利潤的表現。

不僅如此,格力在營收並未出現明顯增長的條件下,應收款項淨額在今年1季度末則高達425.63億元,相比2018年1季度末的301.11億元大增了40%以上;預收賬款餘額為102.35億元,而在上年同期則為123.83億元,同比下降了約20%。

兩個科目表現都是“差評”,進而可以判斷出銷售回款效率的下滑,是導致格力現金流表現差的主要原因。

更何況,這還是在應付款項大幅增加的背景下實現的。一季報顯示,格力電器應付款項餘額高達616.84億元,相比2018年末的498.23億元大增了20%以上,相比2018年同期的418.41億元,更是增長了50%以上。結合公司營收規模同比幾乎持平的數據,這就對應著格力大大增加了對供應商結算的壓款程度。

格力電器,是否會遭遇2015年的“滑鐵盧”?

(近3年各季度末應付款項餘額)

一直以來,對於供應商網絡的強控制力,是格力的核心競爭力之一,這意味著格力有機會“免費”佔用供應商的資金,並使格力在低資金成本的條件下實現擴張。但是,把供應商當做“軟柿子”使勁捏,就真的好嗎?

其實,此前力場君也曾在公號(微信公號:wuzhijingu)中發佈過《京東財報“體檢”:營收增速放緩尚未“觸底”》,文中針對應付賬款對公司資金管理的影響做出過系統性分析。總的來說,有機會壓供應商的採購款,自然對應著較強的談判、議價能力,但並不屬於良性的資金來源,可持續性也存在風險。

格力電器,是否會遭遇2015年的“滑鐵盧”?

格力電器,是否會遭遇2015年的“滑鐵盧”?

格力電器,是否會遭遇2015年的“滑鐵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