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暑期檔大片,即將刷新國產戰爭片的水準

要說最近最熱門的影視作品,無疑是《權力的遊戲》了。

特別是第三集的臨冬城之戰,人類與異鬼大軍的最終決戰,激烈慘厲的戰局和蒼涼悲壯的氛圍,也掀起了最終季的第一波高潮。

這部暑期檔大片,即將刷新國產戰爭片的水準

戰爭戲一直是《權力的遊戲》經典的重頭戲,而對於一場精彩的戰役來說,場面與情緒,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最近,管虎導演的新作《八佰》發佈的新預告,同樣引起了一陣熱議。

而它吸引包括我以及大部分觀眾的,也是其中的戰爭場面。

看完預告之後第一感覺——

這太燃了吧!

預告一出,感覺夏天的味道越來越強烈了。

電影好不好看,或者是否值得期待,從預告片就能見識一二。

而《八佰》已經釋出的兩支預告片,都非常出色。

第一支先導預告,營造出一種嚴肅悲壯的氛圍。

特別是白馬奔馳的驚鴻一瞥,還有幾分瀟灑寫意。

這部暑期檔大片,即將刷新國產戰爭片的水準

而看完全新預告,影片又給人帶來了新的感覺,那就是——熱血,硬核。

「硬核」這個詞在最近一段時間,被提及的頻率應該很高了。

然而,真正符合這一概念的作品卻並不是很多。

《八佰》新預告中的硬核感,就來自於對戰爭正面寫實的描寫與刻畫。

這部暑期檔大片,即將刷新國產戰爭片的水準

如果說之前的先導預告,是從軍民周遭環境的角度去呈現電影故事的一部分,那麼這版最新預告,則單刀直入地呈現出士兵的視角,用最直接的方式展示戰場上的殘酷和壯烈。

這部暑期檔大片,即將刷新國產戰爭片的水準

前一版預告中的白馬再次搶鏡,這一次鏡頭下它受驚的姿態,也反映出戰況的激烈程度。

這部暑期檔大片,即將刷新國產戰爭片的水準

尤其是,其中全副武裝的中國軍人,面對敵軍的槍林彈雨,用血肉高舉旗幟的一幕,真的讓人熱血沸騰,又無比感動!

這部暑期檔大片,即將刷新國產戰爭片的水準

新預告片中逼真的戰爭場面以及其擁有的強大感染力,足以讓電影《八佰》,從一眾暑期檔大片中脫穎而出。

這部暑期檔大片,即將刷新國產戰爭片的水準

這也讓我對今年夏天的內地院線,有了更多的期待。

《八佰》的故事,取材自真實的歷史事件,淞滬會戰最傳奇的一役——

四行倉庫保衛戰

這部暑期檔大片,即將刷新國產戰爭片的水準

1937年10月,國民黨軍隊撤離上海,國民革命軍第88師262旅524團團附謝晉元臨危受命,死守位於閘北地區的四行倉庫,與人數眾多的日軍激烈對戰。

片名中的“八佰”,就是謝晉元團副對外宣佈的中國守軍的人數。

這部暑期檔大片,即將刷新國產戰爭片的水準

其實“八佰”並非實數,實際上謝晉元手下只有四百二十餘人,但正是他們在日後成為了傳奇。

“八百壯士”經歷四天四夜的激戰,成功阻截日軍十餘次的攻擊。

從歷史意義的角度來說,四行倉庫保衛戰以英雄們的壯烈犧牲守住對日反擊的突破口。

而從電影角度來看,《八佰》將這段歷史搬上大銀幕的選擇,無論是商業觀賞性,還是故事的戲劇性,都足夠吸引人。

這部暑期檔大片,即將刷新國產戰爭片的水準

坦白講,戰爭電影的水準,在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一個國家電影工業的高度。

畢竟,這一類型對於人財物力,都有著更高的需求。

然而,戰爭片一直以來都是中國影壇比較缺乏,也少有出彩的電影類型之一。

所以這一次《八佰》將抗日戰爭中最重要,卻經常被忽視的一大經典戰役搬上大銀幕的舉動,可謂勇氣十足。

這部暑期檔大片,即將刷新國產戰爭片的水準

這支新預告不負眾望,以拙樸的畫面再現了逼真慘烈的交火以及血肉橫飛的戰爭。

簡單來說,它給人最大的感觸,就是身臨其境的「浸入感」。

這部暑期檔大片,即將刷新國產戰爭片的水準

預告裡的多重鏡頭,如同VR體驗一般,帶領我們每一位觀看者,全方位進入到真實的歷史時刻中。

《八佰》再現真實的上海戰場,隨著寫實的鏡頭觀眾會有種親臨戰爭的感覺。空襲、巷戰、遭遇戰,鏡頭毫不吝惜地為我們展示戰爭殘酷的一面,看得人頭皮發麻。

這部暑期檔大片,即將刷新國產戰爭片的水準

除了視聽方面的逼真效果,故事中一直渲染的敵眾我寡的氛圍更是無時無刻不在牽動著觀眾的情緒。

這裡既有英勇無畏的交戰,也有悲壯感人的犧牲。

正因此,預告中那句“八百人”的臺詞,更凸顯出一種壯士許國的壯烈情感。

這部暑期檔大片,即將刷新國產戰爭片的水準

不到兩分鐘的預告,《八佰》已經將一部商業鉅製的視覺衝擊力和情感爆發力展露無餘。

但要做到如此程度並非易事,短時間內將觀眾帶入激烈的戰況和臨場情緒電影付出了極大的投入。

為了營造出以假亂真的臨場效果,電影幕後1500人的製作團隊付出了耗時499天的辛勤勞動。

主創在置景方面力圖還原歷史,並沒有選擇依賴後期特效,而是1:1地還原了當年四行倉庫以及蘇州河岸的租界風景。

這部暑期檔大片,即將刷新國產戰爭片的水準

可以說,這也是以往中國戰爭電影拍攝過程中,從未有過的壯舉。

除了環境的佈置與場景的搭建,劇組對群演以及服化道的安排,同樣很“較真”:

每一位武行進組前都要經歷7個月特殊且嚴格的軍事化訓練;

這部暑期檔大片,即將刷新國產戰爭片的水準

為了追求歷史真貌,道具組針對不同職業不同角色定製上千件服裝。

而每一件服裝為達到逼真要進行砂洗石磨水洗日曬多重工序——

這部暑期檔大片,即將刷新國產戰爭片的水準

對細節的琢磨與鑽研,不僅意味著主創對電影製作的赤誠與敬畏,也為影片的質量,增添了更多的保障。

《八佰》沒有急於求成,而是選擇先3D建模再勘景搭建,先拍攝試片,再開機運作。

這部暑期檔大片,即將刷新國產戰爭片的水準

《八佰》試拍片


這部暑期檔大片,即將刷新國產戰爭片的水準

《八佰》3D虛擬場景預覽

影片耐心和細心的製作模式與流程,體現了出發達電影工業,應該具備的專業化程度。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八佰》全片採用了同《復聯3&4》一樣的ALEXA IMAX 攝影機拍攝,開創了華語電影乃至亞洲商業片的先河。

從產業的角度來看,《八佰》算得上是中國戰爭類型片中里程碑式的作品。

不過,“戰爭大片”滿足不了它的野心,真正的里程碑來自超越對宏觀戰爭的展現。

畢竟,影片的導演,是曾經排出過《鬥牛》《殺生》以及《老炮兒》等佳作的管虎。

這部暑期檔大片,即將刷新國產戰爭片的水準

管虎一向以犀利先鋒著稱,在他以往的作品中,總是具備著對個體的觀察,呈現他們擁有過的經歷,解析他們遭遇過的困境。

所以,在他的電影序列中,並不缺乏令人印象深刻的形形色色的人物:

他們或是《鬥牛》《殺生》中癲狂的村民;或是《外鄉人》《民工》中平凡又充滿掙扎的打工仔;或是《老炮兒》中充滿情懷道義的六爺,雖然尋常但血肉豐滿。

這部暑期檔大片,即將刷新國產戰爭片的水準

在《八佰》中,管虎依然延續了對個體的關注,以及真實的角色形象刻畫。

這一點,從影片的先導預告也能看到:

草叢中,隱隱而動的人影;遠處,硝煙瀰漫的上海城——

這部暑期檔大片,即將刷新國產戰爭片的水準

接受上方指令被抓壯丁來到上海的士兵,即將面臨一場無處可退的困守。

寥寥幾個鏡頭,將角色的困境刻畫得異常清晰。

個體求生,民族求榮——這之間的抉擇與取捨,構成了影片巨大的戲劇張力和深邃的思想內涵。

這部暑期檔大片,即將刷新國產戰爭片的水準

有趣的是,正如片名,《八佰》對準的不是某幾個特定的傳奇人物,而是一群無名的民族英雄。

從影片的演職員表也可以看出,電影並不存在絕對的主角。相反,這是一部群戲,其中每一個人都擁有值得書寫的價值。

這部暑期檔大片,即將刷新國產戰爭片的水準

比如杜淳飾演的團附,得知敵我懸殊的數量後依舊堅定果敢。還有王千源的飾演的戰士,兵臨城下之時王千源一句“慫瓜”在反差中流露一身浩然之氣。

還有預告片中為露面的姜武、侯勇等實力派角色都會是《八佰》令人的群戲組成。

這部暑期檔大片,即將刷新國產戰爭片的水準

演員們的角色或許在歷史的記載中已經查不到姓名,或許他們只是教科書中的一段平凡無奇的描寫,或許他們變成了抗日戰爭中的傷亡數字,但正是這些無名英雄用血肉築起的防線,才譜寫出了最熱血激昂的時代輓歌。

戰爭題材的商業類型片元素,與導演作者化風格的共同加持下,影片變得更具看點,也收穫了更多生命力。

其實,《八佰》不是管虎第一次涉獵抗日題材,之前入圍金馬獎七項提名的電影《鬥牛》,以及集結了黃渤、劉燁、張涵予三位影帝的《廚子戲子痞子》,都借用過這一歷史背景展現中華民族的頑強精神。

這部暑期檔大片,即將刷新國產戰爭片的水準

《廚子戲子痞子》

不同的是,以往的兩部作品,都擁有一定戲劇化的成分。

而這次的《八佰》卻是基於史實的改變,內容風格也更偏向於紀實。

這部暑期檔大片,即將刷新國產戰爭片的水準

但紀實風沒有鎖住《八佰》的視角,而是全方位地展現了戰爭中的人性。

這部暑期檔大片,即將刷新國產戰爭片的水準

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傳奇,不只在於中國軍人以少抵多的熱血壯舉,也是因為戰役所在的地理位置,也非常的微妙。

四行倉庫位於上海閘北地區,比鄰蘇州河,是重要的戰略地區。

與倉庫僅隔一條蘇州河的,是另一側隔岸觀火的公共租界。

這部暑期檔大片,即將刷新國產戰爭片的水準

特殊的地理環境為《八佰》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戲劇化視角——

四行倉庫保衛戰是一場獨一無二的,有觀眾親眼見證的戰役。

影片的第一支預告,就構建出了“一畔地獄,一畔天堂”的歷史奇觀:

殘酷的戰場與繁華的租界只有一河之隔,對岸的民眾中,有上海市民,有閘北難民,有英國軍隊,也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

這部暑期檔大片,即將刷新國產戰爭片的水準

這些“觀眾”匯聚成一個特殊的戰爭旁觀者的視角,有人投去關切,有人報以冷漠。有人做逃兵,也有人成為英雄。

而所有的“注視”,也為影片提供了豐富的人性解讀空間。

這部暑期檔大片,即將刷新國產戰爭片的水準

事實上,對人性的挖掘,也常見於經典戰爭電影中。

《拯救大兵瑞恩》的震撼,不僅是對諾曼底登陸寫實的刻畫,戰爭中大兵們自我犧牲的人性光輝,才是影片得以經久不衰的秘訣。

這部暑期檔大片,即將刷新國產戰爭片的水準

《血戰鋼鋸嶺》身臨其境的戰鬥場面,固然呈現了影史中最令人難忘的一幕,但真正令影片受到褒獎的,也是主人公貫穿故事始終的人道主義精神。

這部暑期檔大片,即將刷新國產戰爭片的水準

而諾蘭導演的《敦刻爾克》則更加明顯,大撤退行動中,戰爭畫面淪為電影的“配角”,甚至敵人都未曾露面。

但或許沒有一位觀眾的內心,不會為其中士兵的命運牽動,不會為英雄的壯舉感到熱血沸騰。

這部暑期檔大片,即將刷新國產戰爭片的水準

優秀的戰爭片,雖然都在講述戰爭的嚴酷與艱難,而本質,卻都聚焦於對人性的探索。

在這一層面,《八佰》中以小見大的人物群像,也賦予了影片足以追趕前輩的獨特潛質。

這部暑期檔大片,即將刷新國產戰爭片的水準

之前,《八佰》已經宣佈7月5日上映。

這一檔期,其實也有著紀念“七七事變”——也是八年抗日戰爭開端——的特殊意義。

這部暑期檔大片,即將刷新國產戰爭片的水準

歲月長河,歷史足跡不容磨滅;時代變遷,英雄精神熠熠發光。

影片的上映,也喚醒了人們對曾經那段堅苦卓絕,卻時刻閃耀著人性光輝的時期的記憶,讓我們始終銘記歷史中還有這麼一群人,為國家的榮譽和人民的福祉,獻出自己的生命。

這部暑期檔大片,即將刷新國產戰爭片的水準

管虎導演曾經在採訪中提到,製作《八佰》的過程“不太像拍電影,但是也可能這就是真的在拍電影”。

這部暑期檔大片,即將刷新國產戰爭片的水準

沒錯啊,《八佰》或許就是國產電影真正迫切渴望的作品——

它既代表了中國電影工業的新高度,又始終提醒人們和平年代的英雄情懷。

這部暑期檔大片,即將刷新國產戰爭片的水準

從一定程度上,《八佰》代表著激發民族情懷影片的新格局。

事實上,最近幾年也不斷湧現出風格類似的電影,比如《紅海行動》,比如《戰狼》,甚至是今年春節檔的《流浪地球》。

這幾部電影,無一例外成為了各自檔期稱霸的院線爆款。而它們的共同點,在於成功激發出了觀眾的民族自豪感,在票房和口碑方面,也取得了現象級的成功。

這部暑期檔大片,即將刷新國產戰爭片的水準

這些電影的成績,似乎也讓人看到了《八佰》的前路。

它會成為今年暑期檔的第一大爆款嗎?

也許答案,只有等影片上映後,才能揭曉了。

不過不管怎樣,7月5日,我依然期待能夠見證到中國戰爭類型片與電影工業化的新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