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長馬”42.195公里賽道 是這樣丈量出來的


5月6日晚10點多,長春市街頭,一輛警車始終在一位騎行者旁邊保護他向前騎行,不少司機和行人紛紛側目。這人是誰?騎自行車還有這麼大的“排場”?他叫王相英,是一位國際級路跑丈量員。2019長春國際馬拉松5月26日就要開跑了,按照國際田聯規定,在馬拉松比賽前必須對賽道進行確認丈量,受中國田徑協會委派,擁有豐富丈量經驗的國際級路跑丈量員王相英老師對賽道進行了標準丈量。那麼問題來了,42.195公里的馬拉松賽道是如何丈量出來的?是否標準呢?記者為您揭秘關於馬拉松賽道丈量的那些事。

揭秘:“長馬”42.195公里賽道 是這樣丈量出來的


晚上9點30分,在長春體育中心體育場南門門口,王相英和丈量小組的工作人員正在做丈量前的準備工作。為了不影響市民的出行和正常的交通運行,馬拉松賽道丈量工作只能選擇在夜間進行。

揭秘:“長馬”42.195公里賽道 是這樣丈量出來的


賽道丈量主要的測量工具是一輛自行車和一個安裝在自行車前輪軸承部位火柴盒大小的“瓊斯測量儀”。測量儀是經過國際田聯審核的計數儀,主要是通過計算自行車轉動的圈數得出長度。在測量開始前,先要用鋼尺標定300米的平直路段,由自行車來回騎行4次,取平均數,輸入測量儀核算成每公里的度數,以此為參照基數去丈量計算整個比賽路程。這個過程中,為了保證測量狀態恆定,還要使用溫度計和彈簧秤等輔助工具。

揭秘:“長馬”42.195公里賽道 是這樣丈量出來的


揭秘:“長馬”42.195公里賽道 是這樣丈量出來的


晚上10點,在長春市公安局及長春市體育局的保障和支持下,丈量工作正式開始。從賽道起點出發後,王相英以每小時20公里左右的速度騎行,模擬運動員最短的跑步路線,每到1公里停車一次,工作人員就在路旁進行標記,記錄員詳細記錄該公里的具體位置。

揭秘:“長馬”42.195公里賽道 是這樣丈量出來的


不可否認,即便是再精確的丈量,都會存在一定的誤差。而國際田聯對於馬拉松線路丈量的誤差要求必須小於1‰,也就是全程42.195公里賽道誤差要在42米之內。王相英介紹,由他測量的賽道誤差應該在20米之內。

揭秘:“長馬”42.195公里賽道 是這樣丈量出來的


馬拉松賽道的測量是一個體力活,也是一個手藝活。採訪中我們瞭解到,今年已經是王相英第三次為長春國際馬拉松賽道進行測量。

長馬日益臨近,馬拉松比賽看不到的故事就寫在賽道上每一公里的指示牌上。當參賽者在賽道上奔跑時,或許不會想起賽道的丈量員和參與丈量的工作人員,大多數人也沒有機會看到他們丈量賽道的辛苦。但也正是因為他們的汗水,讓賽道長度更加精準,讓運動員有了更多保障。

揭秘:“長馬”42.195公里賽道 是這樣丈量出來的


本次長馬賽道丈量工作自晚上10點正式開始,到凌晨2點左右才結束,前後持續了近5個小時,長達42.195公里的全馬賽道,通過“一步一步”的丈量,才能保證每一公里都是精確的。組委會將在此基礎上調整賽事路線圖,科學落實各飲水用水站點、補給站點、醫療站點等點位。

感謝所有參與丈量工作的工作人員,你們的努力將為所有跑者帶來一場高水平的長馬賽事。

吉林廣播電視臺融媒體記者:

叢龍靜 宋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