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本事在騙,為什麼要認錯?

果真是一根藤上七個瓜,德雲社吳鶴臣眾籌事件在各方當事人回應後,反而引起新一輪的爭議和公眾信任危機。


憑本事在騙,為什麼要認錯?


濃縮一下,網友質疑點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吳鶴臣作為知名社團公眾人物,本身吸金能力就強於大眾,北京戶口、兩處房產、家用汽車、還有最新款華為手機;

二是作為德雲社的相聲演員,德雲社應該為其交了醫保,醫保可以報銷大部分費用;

三是腦出血募捐一百萬,超過必要範疇,顯然把“眾籌”當成了發財“生意”。


憑本事在騙,為什麼要認錯?



這件事也引起了央視爸爸的注意,並且批評:“隱瞞真實情況,欺騙大眾就是詐捐。”


憑本事在騙,為什麼要認錯?


面對各方面質疑壓力,事件爭議三方相繼回應,但似乎都有意避重就輕,相互推諉,實在推脫不掉就怪自己“沒常識”。

張泓藝(吳鶴臣妻子)發聲辯駁,對家裡“有車有房”作出澄清,設置最高金額100萬是因為“不懂平臺規則”(現在懂了吧?懂了為啥還不退錢);

德雲社回應該事件系“私人行為”,並表示德雲社和郭德綱本人將繼續向其提供一定程度的經濟援助(既然給了經濟援助,為什麼不退還捐款?);

平臺方水滴籌5月5日通過官微回應,“當前車產、房產、存款等家庭情況普遍缺乏合法有效的核實途徑”(沒有核實途徑,還敢隨意批准?)…


憑本事在騙,為什麼要認錯?



三方輪流打完“太極”以後,大約就只剩走走“程序”,用錢治病了。


憑本事在騙,為什麼要認錯?


exm??央視爸爸不都指明這是“騙捐”行為了嗎?接下來正確操作不應該是素質三連:承認錯誤、道歉、退款嗎???北京戶口、有車有房、貓狗雙全的人生贏家還要出來佔用社會資源,讓我們這種剛剛實現“奶茶自由”的邊緣勞苦大眾情何以堪。。


憑本事在騙,為什麼要認錯?



掏錢“接濟”比你還有錢多了的人,比扶老人過馬路被訛了還讓人噁心,畢竟窮人訛窮人還能體諒下,你個有錢人還來當網絡乞丐真的令人作嘔。


憑本事在騙,為什麼要認錯?



除了吳鶴臣一家“作妖”以外,最近幾個月娛樂圈可謂是大地震,出軌隊陣營龐大,吸毒違法隊也不甘示弱,假唱隊自覺“完美”,雖然醜聞各不相同,但不少明星採取的醜聞公關卻是出奇的一致:不認錯、不回應、律師函。


憑本事在騙,為什麼要認錯?



吳秀波面對醜聞不澄清不解釋,推出妻子為其發聲“擋槍”,企圖待風波過去後“捲土重來”(現在貌似想通過公益活動來洗白)


憑本事在騙,為什麼要認錯?


楊爍同樣否認三連,最近攜妻兒上綜藝秀恩愛,力圖挽回其形象,及時止損。(不過好像沒什麼用哈)


憑本事在騙,為什麼要認錯?



而最近同樣處在“出軌女經紀人”風波中的張丹峰,此前“安靜如雞”了一個月,微博關評論、設半年可見,就是不見出來澄清事實。

昨日發表近千字“戰鬥檄文”,不承認不道歉,怪網友怪水軍怪媒體,用語犀利,工作室緊跟其後表示要將誹謗行為訴諸法律。(還是熟悉的配方)


憑本事在騙,為什麼要認錯?



今日又因“回應出軌”上了熱搜的何潔,再次否認自己插足對方婚姻,而間隔如此密集的戀愛生子,這份“愛的宣言”真實性有多高大家心裡明白就行。。


憑本事在騙,為什麼要認錯?



相比只是道德犯錯,不至於訴諸法律。樸有天開發佈會保證自己沒有吸毒,轉眼被測驗結果打臉,再否認再打臉,最後迫不得已才承認、道歉,表示反省。(果真要錘到地心才會反省啊)


憑本事在騙,為什麼要認錯?


韓雪音樂劇上假唱並認為是“最特別的”一場演出,憑一己之力刷新行業下限,發現網評不對後發千字長文,避重就輕,同時工作室也對網友發律師函。

憑本事在騙,為什麼要認錯?


實際上,對於明星來說,在風波中保持適當的透明度、態度真誠、不做反向的指責是十分重要的。

沉默和否認是最無力的反駁,訴諸法律則是將自身置於大眾的對立面,無形之中敗了路人緣,自己非要作下“神壇”,就難再上去了。


憑本事在騙,為什麼要認錯?



在這方面,港臺藝人似乎更有“擔當”。在最短的時間內開發佈會,該解釋的解釋,該道歉的道歉,該退圈的退圈。坦誠和擔當,或許是明星面對醜聞風波更有效、更有說服力方式。


憑本事在騙,為什麼要認錯?


娛樂消費市場如日中天,明星話語權加大,明星也更加愛惜自己身上的“羽毛”,害怕自己被扣上劣跡明星的帽子,所以在醜聞突發時常常默不作聲、粉飾太平。

明星這般態度,實際上正是自身毫無是非觀念,唯利是圖、金錢至上的一種體現。


憑本事在騙,為什麼要認錯?



名人效應是一把雙刃劍,在引人注意、強化事物、擴大影響等方面的效應中作用明顯,而一旦偶像失格也將會帶來多重的社會負面影響。

吳鶴臣眾籌事件無疑是對公眾信任、眾籌平臺信譽的一次打擊,從長遠看也將衝擊社會公益事業;韓雪假唱是音樂劇行業永遠避不開的恥辱;樸有天等年輕藝人自甘墮落,擊毀不少粉絲信念;明星出軌屢見不鮮,打擊公眾對婚姻的信心,屢次引發三觀爭議。


憑本事在騙,為什麼要認錯?



重視明星的“道德問題”,不只是事後抵制,更要完善制約明星的相關措施,讓劣跡“清單”更加明晰,明星無法以沉默、不認錯等迂迴方式遊走在道德的“灰色地帶”,只能主動認錯、承擔自己的責任,才能釋放正向的名人效應。


憑本事在騙,為什麼要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