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2000億小龍蝦市場的4個掘金趨勢

據可靠分析稱:2019年活蝦供應量會比去年增加50%,預計達到180萬噸活蝦供應。

揭秘2000億小龍蝦市場的4個掘金趨勢

《中國餐飲報告2019》顯示,小龍蝦是夏季看球的黃金伴侶,在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期間,消費者通過美團外賣平臺下單的小龍小數量超過6450萬隻。毫無疑問,小龍蝦已經成為夏季都市夜色中最靚的“仔”。

其實,從2013年開始人們就逐漸愛上小龍蝦這個品類,到2018年根據《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顯示,中國小龍蝦的需求總量已達到190萬噸,其中餐飲需求140萬噸、加工需求50萬噸,需求缺口近100萬噸。

小龍蝦火爆的行情,自然也吸引了眾多玩家的入局,也造就了很多知名的品牌,例如獲得1.2億融資的松哥油燜大蝦;一年賣出4個億,估值10億的麻辣誘惑;專門做年輕人生意,月銷千萬的墮落蝦……。

2019年,我們迎來了小龍蝦品類爆紅的第六個年頭。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小龍蝦哪些口味最受消費者喜愛?如何做好這門生意?

揭秘2000億小龍蝦市場的4個掘金趨勢

千億小龍蝦市場是如何形成的

2013年之前,小龍蝦還只是湖北、江蘇、湖南等地的區域性美食。隨著互聯網和自媒體的風靡,小龍蝦刷了全國人的屏,才有了小龍蝦品類在全國遍地開花的火爆景象。

2014年至2015年,小龍蝦區域性品牌湧現、資本和技術投入,小龍蝦普及到全國,也可以說是品類爆發前的醞釀期。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小龍蝦成餐飲市場規模最大的單品類,佔比約為3%-4%,市場規模超過1000億元。

2016年至2017年,大量的資本注入小龍蝦品類市場,很多小龍蝦品牌在這兩年拿到融資。據統計2016年7月全國小龍蝦店超過1.76萬家,是當時肯德基中國門店數量的3 倍;2017年全國小龍蝦消費達1370多億元。2018年全國小龍蝦消費已達到兩千億元。

縱看產業,據《2019小龍蝦品類數據報告》分析:小龍蝦產業鏈產值分佈呈水滴狀,74.49%的產值,都來自下游的餐飲消費,是一個真正靠“吃貨”撐起來的品類。

線下門店和大排檔,仍是人們吃小龍蝦的重要場景,但報告也發現,門店營業額增長緩慢,成為堂食小龍蝦的一大痛點。

霸王蝦的創始人袁燁曾說:“2016年,七八月份的採購價就漲幅比較明顯了,這之前旺季價格浮動也不大。到了2017年,小龍蝦的批發價格直接飆升超過50%。”

2018年,“賣小龍蝦,像是在‘做慈善’。”這是2018年小龍蝦老闆之間的一句玩笑話,說的卻是實情。

那麼,是誰搶走了消費者?

2018,小龍蝦外賣、零售迎來了一個“大年”。定位“小龍蝦夜宵外賣”的墮落蝦,一年發展出800家加盟店,遍佈全國215個城市;做零售的京東7FRESH業務部採銷負責人魏雨平則預測,京東今年的小龍蝦將賣破5個億。

最近三五年,餐飲行業電商化、線上化和零售化的特徵越來越明顯,也這是餐飲業未來發展的趨勢。

揭秘2000億小龍蝦市場的4個掘金趨勢

網紅品類到日常品類的轉變

“小龍蝦正在從‘網紅品類’,變成‘常規品類’。”墮落蝦創始人李林渡認為,小龍蝦進入中國30年,上餐桌10多年,爆紅六年,未來,“小龍蝦的應用會越來越豐富,變成通用食材,擁有像雞鴨魚肉的消費習慣。”

經歷過市場競爭的優勝劣汰,小龍蝦品類發展呈現兩大形式:活蝦現做和調味成品蝦,也會有進一步發展。活蝦現做的小龍蝦品牌,會逐漸出現代表性品牌,單打獨鬥、衛生環境狀況較差的小店會越來越少。

而最直接解決供應痛點的“調味成品蝦”,則有機會發展出更多門店和影響更廣的全國性大品牌。

原產地採購,速凍鎖鮮、調配口味,保證肉質和口味。沒有運輸和加工的損耗,不影響旺季後期和淡季的供應。2016年開始做小龍蝦的墮落蝦,至今已經在全國218個城市開出了1000多家門店。

定位“爆品供應鏈”的信良記,在做“新辣道”時期積累領先的魚蝦蟹貝保鮮技術,在2015年介入小龍蝦市場後,信良記研發推出了多種口味的小龍蝦和蝦尾、蝦仁飯等相關產品,供應給B端餐企。

小龍蝦品類發展越來越成熟,李劍說,“誰擁有更好更穩定的產能和口碑、誠信,誰才有機會成為行業代表品牌。”

揭秘2000億小龍蝦市場的4個掘金趨勢

前端競爭激烈,供應鏈加速成熟

業內人士一致認為,經過幾年的“紅海廝殺”,目前小龍蝦品牌的兩極分化“頭部吃肉,腰部喝湯,尾部在倒閉的邊緣”——其緣由,還是在供應鏈。

2013年到2015年,資本大量入場,大批小龍蝦品牌拿到融資。最近,風向發生了改變:上游供應鏈成為投資熱門。

這兩年,能夠拿到資本的小龍蝦品牌少一些,但是我們能看到,資本向上遊佈局的密度加大了。在前端競爭非常慘烈的背景下,上游的供應鏈正在加速成熟。

將自己定義為“供應鏈企業”的墮落蝦,剛拿到了B輪融資。他們的產品是調味速凍小龍蝦,需要在5、6月收購掉全年的小龍蝦量,經過油炸液氮等處理後,鎖鮮存放,保證全年都有供應,以解決小龍蝦的季節性問題。

而佔據地理優勢的品牌,比如蝦皇、靚靚蒸蝦,背靠潛江,則自建養殖地、自建加工廠、自建區域物流甚至“小龍蝦大學”,一步步完成這個品類的全供應鏈佈局。

從這些大品牌的動作來看,小龍蝦這個品類下,小品牌出牌的機會可能不多了。如果沒有供應鏈整合的能力,一些小品牌未來很可能被馬太效應所淘汰。

進入2019年旺季,小龍蝦之爭應該從品牌拼殺轉向供應鏈爭奪,誰拿到更多、更穩定的貨源,誰就能掌握更大的話語權。

揭秘2000億小龍蝦市場的4個掘金趨勢

消費者最愛的三種小龍蝦口味

《2019小龍蝦品類數據報告》發現,“口味”仍是消費者選擇的第一決策因素,而十三香、蒜蓉、麻辣仍然是小龍蝦口味界最經典的“三座大山”。

“數據顯示,‘麻辣’這個口味依然會在小龍蝦這個品類裡佔據非常強的主導地位。其實不光小龍蝦,在整個中餐領域,都佔據著很重要的地位。”這兩年也有很多餐飲老闆正在做小龍蝦口味的創新,但是從生意的角度來講,消費者最喜歡的三大口味不能放棄。

揭秘2000億小龍蝦市場的4個掘金趨勢

從用戶習慣上來說,如果是回頭客,他們也許願意嘗試新口味,尤其面對知名品牌;如果是新用戶,則大都會選擇更保險的經典口味。面對變化緩慢的消費者口味,很多頭部品牌的做法是,在原本的口味上進行“微迭代”,同時把精力放在穩定性和標準化上。

在大蝦來了聯合創始人武曹剛看來,“大家都說做小龍蝦要口味好,啥叫口味好?一是獨特性,二是穩定性

”。靚靚蒸蝦行政總廚李華廣也透露,今年將持續測試、迭代爆品“蒸蝦”,重點放在標準化上。

到了零售端,則更為求穩。京東 7FRESH 業務部採銷負責人魏雨平說,他們今年對於小龍蝦產品的要求,第一個就是穩定的口味、品質、貨源。

標準化生產絕非是去廚師化,而是降低廚師的重複勞動,讓他們花更多心思在研發上,才是未來的方向。

揭秘2000億小龍蝦市場的4個掘金趨勢

據可靠分析稱:2019年活蝦供應量會比去年增加50%,預計達到180萬噸活蝦供應。

雖然產量較去年上升,缺口不大,但今年又出現了新的問題。春季天氣因素導致的供應鏈與銷售鏈的錯節,對任何市場來說都是致命的,何況很注重時間的小龍蝦餐飲。今年蝦苗的推遲上市,直接導致了小龍蝦消費高峰期的延後,天氣越熱,小龍蝦的損耗率越高,小龍蝦商家就越難賺錢。


揭秘2000億小龍蝦市場的4個掘金趨勢

奇點 · 新媒體矩陣

大魚號丨一點號丨企鵝號丨雪球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