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坊”名稱由來

●馬東平

“八坊”名稱由來

“八坊”的名稱從何而來?普遍的一種說法是這裡在最初只建了8個寺,每個寺所屬的教民自稱一坊,故稱“八坊”。也有一種說法是最初遷到這裡的穆斯林只有蘇、喇、丁、金、王、馬、祁、鐵這“八大姓”,故稱“八坊”。另外,也有說河州南關,回民聚居,往時商業繁盛,市肆駢闐,地名“八坊”,有清真寺十二。而研究者對“八坊”的名稱來源有自己的研究解讀。

“八坊”中“坊”的概念——對古代中國城市規劃和管理中的“坊”的沿用

“坊”在古代也稱“裡”,二者並稱“裡坊”。所謂“裡,居也。”“裡”的含義主要是指居民聚居的地方,《漢書·食貨志》記載曰:“在野曰廬,在邑曰裡。”也就是說,在漢代,裡是指城市的社區而言,但在名稱的使用上,裡的概念卻並非城市專屬。如秦漢時期“十里一亭,十亭一鄉”,至唐代實行鄰保制,“百戶為裡,五里為鄉,四家為鄰,五家為保”,明清時期實行裡甲、保甲制度:“十戶一牌,十牌一甲,十甲一保”。所以,“裡”的意義,主要還在於它曾經是對中國古代廣大農村按地緣進行社區劃分的一種行政措施。

“八坊”名稱由來

而後,與“裡”相應出現了“坊”。“坊”更近於城市化,或者說專就城市而言。有關“坊”的記載,較早見於唐代的文獻。如《唐六典》曰:“兩京及州縣之郭內分為坊,郊外為村。”《舊唐書·食貨志》曰:“在邑居者為坊,在田野者為村。”裡坊制,或者稱“坊制”,將城市劃分出若干方形的空間,而且對每個空間都作了適當的安置與有效的管轄,而且“坊制”在隋唐代已經趨於成熟,隋唐城市中的“坊”是城市行政管理的基本單位,各坊置坊正,掌管開啟坊門的鑰匙,處理坊內事務。

“八坊”名稱由來


宋代以後,隨著坊牆的毀壞,坊制已不復存在,但“坊”仍是一個有效的行政社區,有一定的地界。“坊制”的崩潰,作為唐宋社會變遷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中國城市發展史上的重大轉折點。然而,作為制度的“坊”解體之後,自晚唐五代以至於來元明清,在城市中仍一直存在著“坊”,惟其意義已迥異於盛唐。明代作為“地域實體”的“坊”,其規模與形態較之唐宋有明顯的變化。明代“坊”不再是封閉的方形區域,而是開放式的條形街區。坊的中心不再是居民居住區,而是街巷。人們也逐漸不再使用“坊”作為地理標識名詞,明代城市中某某坊的地名越來越少,代之而起的是某某街、某某巷。而且,社會商品經濟的發展使得城下經濟繁榮,城外街區亦得稱坊,坊的數目增多,規模較小。但坊的數量與城市行政等級之間並不存在明確的對應關係。同時,“坊”雖不再具有城市行政管理功能,但依然在編制裡甲時發揮著某種基礎作用。在中國城市規劃管理的佈局中,除了“坊”外,還有“廂”。在城市的規劃中,它們的區別在於“凡置之城市之內曰‘坊’,附城郭之外者曰‘廂’,……”到清代,這種“坊、廂、鄉”的城鄉劃分方式依然被沿襲了下來,在地方府、州、縣各大小城市之中,仍以“坊”為綱進行社區的規劃。

“八坊”名稱由來


圖1--1(臨夏縣城市地形一覽圖)為民國30(1941年)年繪製,圖中所示方形城池為明代所建。此城池於明洪武十年(1377年)截元城一半,向南擴展一里,原南城門作鐘鼓樓修築而成。城周長九里三分,南北二里半,東西長二里又百步,四門城樓相對。明隆慶年間(1567—1570)知州聶守中在南城門外建關廂,長五里,護以重城,……南門修樓。城南關廂一帶又稱“八坊”。在歷史上,臨夏市回族聚居區在此城池的南邊,具體是指現在臨夏市廣場洪水河以南,三道橋以北,東至上二社以西,西至西巷以東的這片居民輻射的地方(如:圖1--1中方形城池南邊區域)。這塊區域也被稱為“八坊”。“八坊”不在過去的臨夏城內,而在城外,這是城市商品經濟發展的結果。八坊中的“坊”不再是封閉的方形區域,而是開放式的條形街區,而且“坊”中某某坊的地名沒有,有的是“花寺街”、“王寺街”、“大南巷”、“小南巷”等街巷的名稱。以上的這些“八坊“的“坊”的狀況和明代作為“地域實體” 的“坊”的特點相同,所以“八坊”的中“坊”的概念至少在明代已經存在,而且它是古代中國城市規劃和管理中的“坊”,特別是明代的作為“地域實體”的“坊”的沿用。

八坊的歷史沿革及人口

“八坊”名稱由來


八坊所在的臨夏市歷史悠久,早在距今五、六千年前,該地區就有人類定居,生息繁衍。臨夏市建制,歷代不同,轄境各異,名稱多次改換。禹夏時為雍州之域。在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是西羌等古代民族居住的地區。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實行郡、縣二級制,在今臨夏市西部雙城一帶置枹(fu)罕縣,屬隴西郡。西漢、東漢、三國和東晉時期,臨夏市地區雖然在不同的時期歸屬不同的郡縣,卻一直在中原王朝的控制之內。東晉十六國時期,臨夏地區成為了北方各族爭奪統治權的戰場。其中前涼太和二十年(公元344年),前涼張俊分涼州地六郡置河州,河州之名自此開始。而且枹(fu)罕曾經為西秦的都城達19年。隋唐時期,枹(fu)罕郡或者河州又接替出現在中央王朝的行政區劃設置中。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吐蕃統治河州,前後長達300年。北宋熙寧六年,宋吏王韶發兵攻克河州,河州吐蕃首領木徵敗走,其部眾仍留守河州。宋朝時期,臨夏也一度也曾被金所佔領和管轄。金正大四年(1227年)蒙古佔領河州。元朝,河州建制未變動。明於洪武三年(1370年),佔領河州,次年置河州衛,屬陝西都司西安行都衛管轄。清朝(1644——1911年)於順治三年(1646年)開始統河州。民國二年(1913年)北京政府改河州為導河縣(包括臨夏市)。民國18年(1929年),改導河縣為臨夏縣至解放。1949年8月22日臨夏解放後,本市行政區域和名稱又幾經反覆。1958年底將永靖、臨夏縣併入臨夏市。1961年復分為永靖、臨夏縣和臨夏市。1973年12月臨夏縣、市合併為臨夏縣。1983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再次將臨夏縣、市分設,恢復了臨夏市。

“八坊”名稱由來

臨夏地區秦漢以前的戶口無考,西漢以後雖有史料記載,但歷代建置不同,轄屬範圍不一。唐、宋、明各代雖建置為州,但名同實異,特別是人口的計量標準也不同。還有河州為西北“河湟重鎮”,兵家必爭之地,戰亂頻繁,歷代賦役苛重,農民流亡隱匿,官僚和豪強勾結,大量瞞報戶口,因而歷代戶口史料不能準確反映臨夏人口變化消長的真實情況,僅可從中窺視人口發展趨勢和基本概貌。

“八坊”名稱由來


唐天寶十一年(752年)河州有5782戶36,886人,到清康熙四十六年(1708年)發展為147,585人,康熙四十六年(1708年)至宣統三年(1911年)的203年中,人口增加68%,民國時期,人口則由民國六年(1917年)的315,672人,增加為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的459,941人,在31年中增加144,269人,年均增加4653人。但人口的減少和消亡也十分驚人。如:安史之亂後,吐蕃人據隴右,造成“河湟沒盡空遺丘”的慘淡局面。同治元年,河州人口為347,825人,在連年反清鬥爭和清政府的殘酷鎮壓下,至同治十三年,減為153,456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隨著經濟文化事業的迅速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的逐步提高,社會的安定,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口死亡率下降,出生率增高,人口自然增長率大幅度上升,形成人口總量的迅速增加。

“八坊”名稱由來

八坊作為臨夏市所轄的一個區域,它的歷史沿革在一些時段和臨夏市的歷史沿革是相重疊的,但是八坊作為臨夏市的一個回族聚居區域,它還有著自己的發展歷史。把握八坊的歷史脈絡,必須探悉回族在這塊土地上的歷史和“八坊”作為回族聚居區的形成。八坊的形成也就是回族在河州的定居及在河州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