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大學生,除了考研就是考公務員?學長告訴你

“考研”對於每一個大學生而言,往往是比較糾結的事情,因為很多同學直接畢業後就可以拿高薪,然而近11年的招生人數從44萬持續上漲到今年的72萬,通過現場確認情況統計,報錄比也達到了歷史的巔峰4:1,考研貌似不再“糾結”,也是勢在必行的一件事,


學長一:

一個班級中一半人進行考研,剩下的選擇考公務員,這種狀況一般發生在普通院校中,並且那些就業較不好的專業更為普遍。應屆生就業難,現已不是什麼新聞了,沒有最難就業季,只要更難就業季。

應屆生就業難主要是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用人單位的崗位需求和畢業生的求職預期,存在著較大的偏差;第二是,一般院校畢業生,畢業之後就賦閒再家的問題比較突出。

2017年我國高校應屆生人數是795萬,到2018年高校的畢業生達到了820萬,而2018年的新增勞動人口是1500萬人,也就是說,高校畢業生佔到了新增勞動人口的一半以上。


現在的大學生,除了考研就是考公務員?學長告訴你



學長二:

公務員這麼好的工作,誰都想成為其中的一員,這就不用說了,我說說考研吧。我是2011年本科畢業,在爸爸媽媽的勸說下,我很痛苦的加入了考研大軍的隊伍,通過一段時間的煎熬,考了一個不是特別滿意的校園,如爸爸媽媽所願,讀了研究生,2014年研究生也畢業,回到家鄉工作,在一個國企裡邊上班,一向平平淡淡。

有時候想想,自己為什麼要考研呢?讀研懊悔三年,不讀研懊悔一輩子,這句話在我看來真的是沒有什麼太大的感觸。


現在的大學生,除了考研就是考公務員?學長告訴你



學長三:

首要來說社會的原因,現在找一份說得過去的工作其實是比較難的,考研和考公務員的目的很明確,為了好的作業。許多企業說用工荒,招不到人,那要看具體什麼工作了,電子廠車間,保潔,維修工,你以為大學生會去做嗎?

相信即便是不進行工作,許多大學生也不會做這些工作,而收入高,有面子的工作又競爭激烈,所以,大部分學生想要提高自身的價值,或許進入體制內,這樣才能有一份說的過去的好工作。


現在的大學生,除了考研就是考公務員?學長告訴你



學長四:

最初我考研的時候,宿舍6個人,4個考研,2個考公務員。要說如何看待這個現象,我覺得都是為了自己的出息。其時咱們宿舍的兩個室友也是一向在準備公務員省考,考回自己的家鄉去。

他們也沒比咱們輕鬆,瘋狂的刷行測題,痴迷的背書,寫申論,由於公務員考試難度不亞於研究生考試,甚至還要難一點,一個崗位上千人,甚至上萬人競賽。兩個室友都考上了縣政府,也算是有所報答。


現在的大學生,除了考研就是考公務員?學長告訴你



學長五:

從考研究生視點看,現在許多單位招聘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對學歷的要求,高學歷相對來說找工作佔有一定優勢。所以,現在許多大學生也在備戰研究生考試,有的一年考不上,再溫習一年繼續考,就業都不找就為了考研究生。

從公務員視點看,現在最厲害的,競最大的考試不是高考,而是公務員考試。公務員要求年輕化、能力化,學歷最低要求本科,考上就意味著各種待遇,作業相對安穩,收入相對較好,職業面子等,所以就有千人競賽一個崗位現象。大學生也希望有更好前途,我也在備考公務員考試。

學長六:

由於我本身是一名一般二本的大三學生。這種現象在咱們校園是非常正常的。 咱們班有30人,其中我瞭解的有十幾個人考研,大部分是女生,有七八個個左右打算考公務員,剩下的幾個還沒有想好。

其實出現這種現象,並不是咱們這些學生多喜歡考研、考公務員,而是被現實被這個社會的強烈競爭所影響。畢竟本科的大學不是211更不是985,沒有優勢,挑選的專業又是極端難就業的,所以就滋生了這兩種挑選。


現在的大學生,除了考研就是考公務員?學長告訴你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對於大部分普通家庭和個人既是一種改變命運的選擇,也意味著是一種經濟上的考驗。小編想說,只要是自己內心的選擇,全力去拼搏了,都將是以後自己成功路上最美好的回憶,加油!ヾ(◍°∇°◍)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