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紐特人靠吃生肉為生嗎?一批不怕寒冷的居民。

在地球的北極地帶,生活著一批不怕寒冷的居民。他們是黃種人或叫蒙古人種,以前被叫做愛斯基摩人,意思是“吃生肉的人”。但他們並不樂意別人這麼稱呼,而是自稱因紐特人,意思是“真正的人”。那麼他們真的茹毛飲血吃生肉嗎?

因紐特人吃什麼

因紐特人生活在從西伯利亞到格陵蘭的極地和亞極地地區。那裡夏季很短,冬季很長,所以他們全年要穿很厚的皮衣,居住在冰屋裡。因為寒冷,那裡除了苔蘚植物外,沒有草木生長,也根本不可能種植莊稼。因此,因紐特人的食物主要來自野生動物。

因紐特人靠吃生肉為生嗎?一批不怕寒冷的居民。

在西伯利亞、阿拉斯加、白令海峽、太平洋沿岸的河流流域,因紐特人主要靠捕食鮭魚(又叫大馬哈魚或三文魚)、海豹、鯨、海象為生。此外,他們還狩獵各種皮毛動物如北極熊、狼、北極狐、馴鹿、野兔等。北極地區,往往還有一些候鳥以及土生土長的雷鳥,也能成為他們的食物。

海豹是因紐特人最重要的食物來源。夏季, 他們用單人皮艇在海面上圍捕。冬天,在冰封的海面上,海豹會留有一些呼吸孔。找到這些孔洞時,因紐特獵人把周圍的雪去掉,在孔中放入一塊很小的象牙棍,然後拿著梭鏢靜候。梭鏢有倒鉤,可以和棍子分離,後面有繩索相連。當海豹從水下浮上來呼吸時,就會觸動象牙棍,於是因紐特獵人就將梭鏢刺入孔中。海豹逃跑時,會被梭鏢

上的倒鉤牢牢地扎住, 在筋疲力盡之後, 獵人就用繩索將其拖上冰面。此外, 因紐特人還能用網捕撈, 在海豹的呼吸孔兩側打出冰洞,放入網布,像粘網捕魚一樣來捕捉海豹,通常下網兩三天後就可收網。捕鯨較為危險,需要團隊協作,通常在海面上圍捕,用帶有毒藥的長矛刺殺。馴鹿往往愛群體遷徙,因紐特人就會在遷徙的路上設置陷阱和路障,將其引向一處便於獵殺的地點。

因紐特人靠吃生肉為生嗎?一批不怕寒冷的居民。

在格陵蘭,因紐特人還用一種工具來捕獵陸生動物,這就是彈簧釣鉤。他們用一條短而有彈性的柳條棍或鯨鬚,兩頭削尖,彎成S 形,然後用動物筋腱捆住,包裹在一塊動物脂肪內,讓它凍起來。這塊誘餌被放在北極熊、狐狸和狼經常出沒的地方。飢餓的動物往往會不加咀嚼就將誘餌吞入肚中。當動物的胃酸將脂肪和筋腱消化掉之後,彈簧釣鉤就會彈開,刺破動物的內臟,使之因失血而死。

因紐特人如何補充維生素

人類健康需要一種很重要的東西,這就是維生素C,主要來自新鮮蔬菜和水果。人是雜食動物, 沒有食肉動物如老虎、獅子那種自身合成維生素C 的能力。所以,人類必須依靠多種食物提供各種營養,食用單一食物會造成營養不良。如果缺乏維生素C,就會患上壞血病。在大航海時代,由於水手長期在海上航行,沒有新鮮蔬菜和水果,許多人就因為患上壞血病而死去。但是,冰天雪地的北極地區很少有新鮮蔬菜水果,以肉食為生的因紐特人又是如何補充維生素,避免患上壞血病的呢?

在極地,植物是極其稀缺的食物。儘管在夏天,北極的凍土苔原上會生長一些漿果和苔蘚,但因紐特人很少以此為食,苔蘚通常只被他們作為燃料。雖然因紐特人幾乎不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但是他們可以生吃動物的肉和內臟,那裡就富含各種維生素。生魚和生肉中富含各種營養成分和礦物質,比如他們食用的鮭魚和深海魚類與我們通常吃的魚類不同,所含脂肪屬於不飽和脂肪酸,食用這些魚不但不會使人發胖,而且會有效地調節體內脂肪的含量。

因紐特人靠吃生肉為生嗎?一批不怕寒冷的居民。

在極地環境裡,因紐特人還必須依賴儲藏來應對食物短缺的日子。由於氣候非常寒冷,一年裡只有幾個星期氣溫在零攝氏度以上,所以只需將生肉放在地窖裡就行,兩三年後仍能食用。動物內臟一般腥臭難聞,但是他們可以大口嚼食。他們還喜愛稍微腐爛的肉和脂肪,好似有人偏好臭奶酪和臭豆腐一樣。但是,生食也帶來很大的健康問題,比如他們容易傳染上動物體內的寄生蟲,死於食物中毒。

其實,現在的因紐特人已經很少像他們的祖先一樣茹毛飲血了,他們住在現代化的房屋裡,吃市場供應的食物,自然也包括一些新鮮的蔬菜水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