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復讀不就是再讀一年高三嗎?並不是,只有經歷的人才知道!

你是否動過復讀的念頭?

復讀不復讀這種事,可以想,但不是現在。復讀是沒有機會之後的再一次機會,而你現在還有機會,就不要去想復讀這種事了。

何況復讀的苦,沒有經歷過的同學,是很難體會到的。

高考:復讀不就是再讀一年高三嗎?並不是,只有經歷的人才知道!


壓力有,但只求甘心

我是15年高考,400出頭,剛過二本線。復讀一年,文綜提了30分,語數外一共20分,現在在市裡一個普通二本。

再次走進高中教室的第一天,即使選擇復讀前做了再多的心理準備,真正坐在教室裡面後,還是完全無法接受。

那時候還沒從落榜中走出來,周圍都是陌生的面孔,心理自卑感一直湧來,情緒崩潰,和父母打了電話,大哭,不肯接受自己復讀的這個現實。

那次和父母說了很多,說了自己高中三年的壓力,說了自己復讀的痛苦。他們在聽到我的話後,也給予了我最大的支持和心理安慰。

為了不重蹈覆轍,媽媽還是決定不能住讀,在外面租了房子,讓我每天回家住,而且每週還會給我送幾次飯。

復讀中父母的付出,他們的壓力、痛苦和我們是一樣的,甚至更多。他們的關心對我來說一方面是一種精神支柱,讓我想追求更好的未來;同時另一方面關心也轉換成了我身上的壓力,我自己帶給自己的,再戰本來就花費了父母更多的時間、金錢、感情,我不能再辜負他們。

所以復讀時候的心理壓力應該是我認為最難以克服的,有時候想起來覺得很後怕,曾經明明可以接受很多選擇,如今只能接受這一條有太多的不穩定和風險的路了。

最後結果也是自己安心了吧,但其實總體提升不大。@段Ring

高考:復讀不就是再讀一年高三嗎?並不是,只有經歷的人才知道!

一天天數日子過完了高四

哭了無數次,無數次想放棄,無數次數著時間過日子,那個時候,真正體會到了什麼是“熬”。

每每如此安慰自己:再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只要熬過剩下的日子就好了。當時打定主意,如果還考不好,打死也不會再重來了。@小歡紫

與辣椒油為伴,認咖啡為友

感受最大的,就是學來的那些對抗睡眠的偏方。辣椒油是可以拿來抹鼻子的,風油精是可以塗在眼皮底下的,筆頭是可以用來戳大腿的,雀巢咖啡是可以幹吃的。@擺拍pose

我是班上唯一復讀兩年的……

我是班上唯一復讀兩年的,我是女生。

每次考試前年級都要求同學之間寫挑戰書,就是互相比成績的那種,並且有對應的獎懲措施。

整整一年,沒有人主動給我寫過一張挑戰書。一到寫挑戰書的自習,我都在努力縮小自己的存在感,一直躲避會被同學忘記的瞬間。後來有一次,被老師發現了我沒寫挑戰書。

他就在班上罵我了,聲音很大,那是我第一次被老師這樣大聲的罵。前幾秒還吵吵嚷嚷的教室在老師的嗓門下瞬時安靜,全班聽著老師罵我。

我當時也不知道怎麼想的,在座位上面無表情的聽著罵聲,沒有反駁,沒有解釋,沒有哭聲,我甚至還有些想笑。

那是最後一節自習了,下課後我和同行的夥伴下了樓梯之後,突然很衝動的告訴她我想去操場走走,就走掉了。

那天晚上風挺大,走到操場邊就蹲下哭了,大概10多20分鐘,包裹我的只有眼淚、風聲和冷。

感覺在那種時候,自己的身心都好像變得很脆弱,每次上考場,心理真的很難調節,所以真的是時間在增長,心理的耐心和沉著在慢慢消磨。@依米呀

高考:復讀不就是再讀一年高三嗎?並不是,只有經歷的人才知道!

復讀必定有著它該有的孤獨

大學室友突然談起復讀,我的內心是突然的扎心,可能常人來講沒有什麼,對於我來說真是一段難過的歲月,不止是想哭的難過,更多的內心深處的折磨。

第一次的高考因為心態的不成熟,各種青春小事的打擾失敗告終。倔強的來到了第一次的大學,前所未有的失望,當晚睡在異鄉的酒店,心裡是無論如何也要回去的決心,便第二天帶著行李回到了原來的終點,全新的起點。

他們也已經開始了兩個月的複習,落後是絕對的,於是我理所當然的是寢室開小燈熄燈最晚的,晨起最早的,中午午睡最快的,對自己的下一次也絕對的最後一次高考下了最大的碼。

復讀也並非每人都適合,我在的學校就是專門的復讀學校,記得那個時候老師最愛說的“你們本該坐在大學教室悠哉悠哉,卻都選擇回來,一定都是有著自己的理由。”

所以,我的熱情開始是高漲的,應該說每一個復讀的開始都是激情澎湃,每天不抬頭的刷題,可過了一個月,兩個月,已經有了分界線。

那樣的環境下,我不能和任何有放棄想法的人深談,哪怕每晚在寢室崩潰的時候也得跑到廁所悄悄哭,哪怕實在心裡憋屈也得自己在走廊看校外車水馬龍。復讀必定有著它該有的孤獨。

知乎@我很怪麼

說到復讀,大家很容易想到我們省的毛坦廠中學,每年都有很多個復讀班。之前,曾有中國新聞週刊的記者專門去到毛坦廠中學。

他們發現,當學生退步名次,學校會以“觸目驚心、警鐘長鳴”的大標題做成警示榜,學生之間有“人盯人”策略,學生可以選擇一個實力相當的同學作為競爭對象,在班主任那兒備案,下次月考要比對方進步更多。輸的一方,懲罰是站著早讀。

一切奉分數為圭臬,實行指標化管理。一個孩子形容他的復讀生活為“有期徒刑一年”。

對那些有實力但沒有發揮好的同學來說,還能有再一次的機會,自然是大好事,雖然這一年會很苦很苦。

還有機會但不等於,現在就放棄,而只是等待下一次。現在放棄了,怎麼能保證來年不放棄?而且,作為藝考生,來年要面對的壓力只會更大,藝考的政策形勢也更為複雜,莫不如現在就學好嘍。

而且,一個人的實力不會無緣無故在一年內突飛猛進,更為重要的是學習習慣,是思考習慣,是和自己的情緒打交道的能力,諸如此類,為什麼不從現在就開始刻意訓練起來呢?

高考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