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區月兒灣片區控制性規劃出爐 北至小鴉路南抵東方大道

5月5日,夷陵區自然資源與規劃局發佈《宜昌市夷陵區小溪塔高新技術產業園月兒灣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批前公示,月兒灣片區規劃範圍、定位、土地及空間使用一一展現出來。月兒灣片區緊鄰郭家灣片區,後期將互為補充。

1、 規劃範圍

規劃範圍東起港窯路(在建),西接朝陽二路(規劃),北至小鴉路,南抵東方大道,總用地面積為184.26 公頃,城市建設用地面積為104.22 公頃。

2、 規劃目標與定位

規劃通過明確組團功能,構建三生融合的活力片區;合理規劃結構,打造舒適便捷的生態住區;精細管控指標,營造配套完善的品質社區。將本片區打造為綠色智造產業、生態品質生活於一體的,產城融合、服務便利的宜居宜業片區

3、 建設規模

用地規模:規劃總用地面積184.27 公頃,農林用地80.05 公頃,城市建設用地面積為104.22 公頃。

人口規模:規劃人口規模為0.8 萬人,公共設施與工程設施配置均按此人口規模進行控制。

建築容量:各類建設用地的建築總量為123.07 萬平方米,建設用地的毛容積率為1.18。

綠地率:規劃區內綠地率達到30%以上。

4、用地佈局規劃

(1)用地佈局原則:

完善各項配套設施建設,兼顧近期和長遠發展,形成合理緊湊的用地佈局結構和高效的道路交通系統;

集約利用土地,成規模緊湊開發,提高土地效用,同時充分考慮分期分片逐步開發的可能性和時序性,體現彈性原則,以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變化及項目建設的不確定因素;

注重景觀組織,提高建築空間與整體環境質量,使建築與環境、人工與自然、工程與生態有機融合;

保障總體規劃的各類公益性用地,明確其用地範圍;與周邊區域的空間結構、道路網絡、用地功能、景觀體系等相銜接。

(2)用地空間結構:

本規劃形成“一核、兩軸、三組團”的片區結構。

“一核”——依託生態山林,結合臨山居住、休閒商業和新型產業,打造三生融合發展核,並拉通與東方大道之間的視線廊道,強化核心展示效果;

“兩軸”——串聯休閒商業和生態居住的商住複合軸,連結各個功能組團的產城聯動軸;

“三組團”——融公園景觀、社區服務、文化教育、休閒居住於一體的品質生活組團,結合原始山林和人造景觀的生態景觀組團,順應地形佈局、以綠色產業為主的新型產業組團。

夷陵區月兒灣片區控制性規劃出爐 北至小鴉路南抵東方大道

月兒灣片區空間結構規劃圖

(3)用地構成:

為適應夷陵區發展的要求和市場經濟規律,本次規劃將建設用地按開發屬性分為公益性用地和經營性用地兩大類。其中:

公益性用地面積為28.81 公頃,佔建設用地總面積的27.64%。包括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2.74 公頃、道路交通與設施用地20.60 公頃、公用設施用地0.12 公頃、綠地與廣場用地5.35 公頃。

經營性用地面積為75.41 公頃,佔建設用地總面積72.36%。包括規劃居住用地面積為25.36 公頃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6.53 公頃、工業用地43.52 公頃。

夷陵區月兒灣片區控制性規劃出爐 北至小鴉路南抵東方大道

月兒灣片區土地使用規劃圖

(4)公共服務設施規劃:

規劃區內設置一所小學,用地面積2.74 公頃;兩所獨立佔地的幼兒園,用地面積0.89 公頃;一處菜市場,用地面積0.28 公頃;一處居住服務中心,用地面積0.34 公頃;三處零售商業用地,用地面積6.53 公頃。

夷陵區月兒灣片區控制性規劃出爐 北至小鴉路南抵東方大道

月兒灣片區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圖

(5)綠地系統規劃:

規劃結合現狀山體水系,構築“綠山環繞、綠廊串聯”為佈局特色的綠地系統。“綠山環繞”即規劃以周邊自然山體為主體背景,形成環狀綠地,構建生態屏障;“綠廊串聯”即規劃結合自然山體和公園綠地、防護綠地,形成串聯生活區和產業區的綠色廊道。

規劃公園綠地2.13 公頃,包括一處社區公園、一處遊園。

規劃防護綠地面積為3.22 公頃,包括生活區與產業區之間的隔離廊道和沿高壓架空電力線佈置防護綠地形成高壓走廊。

其他綠地主要指利用規劃區內部分自然山體作為規劃區的生態保育用地,構建生態屏障。其他綠地的用地類型主要為農林用地,該類型用地不計入建設用地。

規劃生態綠地總面積80.05 公頃。

夷陵區月兒灣片區控制性規劃出爐 北至小鴉路南抵東方大道

月兒灣片區綠地系統規劃圖

(6)城市設計引導:

規劃將片區風貌特色定位為“綠色住區、新型產園”。

規劃形成“一核雙軸、廊帶結合”的總體景觀框架。

“一核”:在城鎮型景觀軸線和生態型景觀軸線的交匯處,以城市公園打造景觀核心。

“雙軸”:串聯商業街和住區的城鎮型景觀軸線;沿山脊線的生態型景觀軸線。

“廊帶結合”:分別在生態居住組團和新型工業組團內部,拉通以城市景觀為主的景觀廊道;並以慢行步道連接城市用地和生態區域,形成郊野景觀帶,並在景觀帶和軸線交匯的區域設置多個景觀節點。

規劃結合景觀,內外縫合,形成步行連續的慢行交通系統;將主要開敞空間區域通過步道聯繫,提供連續的公共活動空間。規劃三類慢行交通線路:“臨街步行通道、景觀步行通道、郊野步行通道”。

夷陵區月兒灣片區控制性規劃出爐 北至小鴉路南抵東方大道

月兒灣片區景觀結構規劃圖


夷陵區月兒灣片區控制性規劃出爐 北至小鴉路南抵東方大道

月兒灣片區慢行交通引導圖

(7)道路交通規劃

①道路與交通規劃:

規劃整體道路網採用自由式佈局形式,功能分區內部路網採用網格狀佈局形

式。

規劃區道路分為:片區道路系統按幹路、支路二個等級。

規劃道路總長7.54 公里(其中幹路5.12 公里,支路2.42 公里),道路總面積0.12 平方公里,面積率11.54%,路網密度7.25 公里/平方公里。

夷陵區月兒灣片區控制性規劃出爐 北至小鴉路南抵東方大道

月兒灣片區道路系統規劃圖

②道路與交通設施規劃:

規劃4 處公共停車場,總用地面積為1.32 公頃,人均公共停車場面積1.67平方米/人。規劃要求各公共建設項目均應配建停車場以及自行車停車場地。規劃新建公交首末站一處,用地面積為0.17 公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