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小夥打工十年辭職花1萬元學做美食,自己開店幹半天月入過萬


照片里正在忙活的小夥叫熊金洲,今年32歲了,他現在在廣東佛山順德開了一家石磨腸粉早餐店,每天早上天微亮,位於廣東佛山順德北滘村的一家早餐店就開始熱氣升騰。勺起盤落,平均每30秒就有一條腸粉從熊金洲手中誕生。別看他每天只營業半天,收入卻比他打工強太多了!

17歲那年,他中專畢業就離開家鄉來到順德打工。與數千工友一樣,他的工作就是不停在流水線上組裝零部件。打工十年,熊金洲每個月拼命加班幹活,最後到手也只有三、四千塊錢。2015年,熊金洲深思熟慮後,決定離開工廠,從最經典的腸粉入手。

開店之前,熊金洲用了整整一個月時間,還交了1萬元學費,特地跑到廣州拜師學藝,向老師傅學習如何製作地道的石磨腸粉。學成之後,他在佛山順德北滘鎮來來回回兜了幾天後,選了一個人流量多的地方,開起 這家石磨腸粉早餐店。


剛開始生意也不好,一天也只有四五百塊。後來,慢慢做開生意變好。他曾把市場上的大米拿來做實驗,嘗試了半個月的時間才確定下口味最好的一款。他的店鋪每天早上就能接單約50個訂單,一個月下來就是1500單,收入至少上萬。

熊金洲即是這家腸粉店的老闆,也是唯一一名師傅。近幾年,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在珠三角地區,勞動力密集型的傳統制造企業也紛紛變革轉型。在大浪淘沙中,許多靠勞力為生的工人被分流,或失去了工作機會,熊金洲就是其中主動自我改變的一員。身在一個“吃貨”的省份,腸粉是廣東美食的經典品類。無論是廣州的西關腸粉、梅州的客家腸粉、還是潮州腸粉,都頗受人們喜愛。熊金洲從中找到新的機會。

腸粉的每一樣配料,熊金洲都要親自到市場挑選,不新鮮的食材絕對不買。除了對食材和米漿的新鮮追求外,熊金洲還對腸粉的口感格外看重,每張腸粉的厚度控制在1毫米左右,平均30秒左右,他就能拉出一條美味的石磨腸粉。“我拉腸粉的速度出了名的快。有些老顧客點名讓我下手,不是我做的他寧願不吃。”熊金洲說道,臉上露出幾分得意。


現在,熊金洲每天清晨5點開店,到了中午12點左右就可以關店休息,結束一天的工作。眼看著早餐店生意越來越旺,外賣平臺的線上訂單越來越多,熊金洲心裡盤算著找個人流量多的地方,準備開一家分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