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事之秋的泰禾為房企敲響警鐘,高負債激進擴張路還能走多遠?

多事之秋的泰禾為房企敲響警鐘,高負債激進擴張路還能走多遠?

多事之秋的泰禾又攤上事兒了,或許在人家看來那根本不叫事兒。否則為何在經歷了高管離職、裁員風波、發不出工資傳聞以及高負債後依然故作鎮定呢?佩服泰禾面對高負債壓頂後的淡定,哪怕曾經做到高達幾百的負債率,泰禾依然在高歌猛進。泰禾激進擴張之餘,負債也急劇上升,截至去年9月末,其負債總額已突破2000億元,淨負債率高達342.14%,領跑A股同行。而這種加速度也不斷傳遞給外界大眾。

2017年,泰禾董事長黃其森面對媒體時提出2000億元的銷售目標,黃其森當時表示:“2018年,泰禾集團銷售額的目標是再翻一番至2000億元,同時,2018年將繼續降低土地成本,爭取在明年上半年將負債率降到79%,下半年降到75%。”這讓外界再一次大為震驚,一方面為其叫好,一方面為其擔憂,真的行嗎?不管行不行,衛星放完,泰禾很快成為中國房地產板塊的靈魂股,十幾個交易日裡有7次漲停。後來又跌得跟什麼似的,他們回應說只是董事長的個人願景和預期,不構成公司的預測和承諾。

多事之秋的泰禾為房企敲響警鐘,高負債激進擴張路還能走多遠?

咱們也不知道為何這麼優秀,咱們也不敢問,更不敢說,但有人敢問。連續N年沒有披露過業績指標的泰禾這次又遭到深交所詢問了。

5月8日,泰禾集團發佈公告稱,收到深圳證券交易所公司(下稱深交所)管理部下發的問詢函,被指在年度報告審查中發現幾大問題,其中涉及償債風險、年度銷售業績披露、投資性房產公允值、關聯交易等共計19項。深交所要求泰禾於5月15日前就上述問題作出回應並遞交書面材料。

多事之秋的泰禾為房企敲響警鐘,高負債激進擴張路還能走多遠?

之所以說是“再”,其實這並非深交所第一次關注泰禾,早在2017年12月25日,泰禾集團就曾因“2018年銷售目標2000億”問題收到過深交所的關注函。近日,深交所再次就這一問題向泰禾發問,“請你公司說明2018年度實際銷售額及降負債率的實際進展情況,是否達到銷售額目標,以及對差異原因進行分析。”

多事之秋的泰禾為房企敲響警鐘,高負債激進擴張路還能走多遠?

據界面新聞報道,根據泰禾2018年業績報告顯示,業績期內,泰禾資產負債率為86.88%,沒有達到黃其森預期,而克而瑞數據顯示,泰禾2018年銷售額為1303.4億元,中國指數研究院公佈的銷售額榜單中,泰禾銷售額為1456億。很顯然,對於董事長之前提出的2000億銷售目標,深交所向泰禾發出詢問是不難理解的。

我們都知道,當下房地產大形勢並不好,而作為一向高負債的泰禾又當如何實現高週轉呢?無外乎多賣點房子,加快銷售節奏,可是談何容易?這本來就是一對矛盾,憑藉高負債能幫助公司實現更大的規模擴張,可是擴張中的負債又能阻礙房企更好的活下去。所以,高負債就是一把雙刃劍,幫你的時候可能也會傷害到你自己。

按理說,房地產作為資金密集型行業,哪有不負債的?作為個人,大家更是把槓桿用到了極致,越是有錢越會負債,所以,負債本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對負債的處理態度以及引發的連鎖反應。

多事之秋的泰禾為房企敲響警鐘,高負債激進擴張路還能走多遠?

過去市場好的時候負債無可厚非,好像大家處理起來也應對自如,但是隨著調控的不斷深入,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也越來越得到共識,銀行壓力也在增大,購房者更是如此,有錢的不能買,沒錢的買不起,房企的高負債策略終於玩不轉了。如果說,過去的高負債可能讓你如虎添翼,助你發展一臂之力,那麼,如今的高負債可能成為拖累房企的羈絆。過去的“高負債”意味著“高回報”,而現在的“高負債”可能意味著“高風險”。

泰禾業績報告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泰禾集團營業收入75億元,同比增長24.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72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08.95%。其中,值得關注的是,其淨負債率為278.8%,同比大幅下降105.69個百分點。我們知道,泰禾的淨負債率在以往是遠高於這個數字的。

多事之秋的泰禾為房企敲響警鐘,高負債激進擴張路還能走多遠?

據悉,關於深交所的問詢,泰禾將在5月15日前給出答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泰禾以犧牲資產負債率的上升換取快速擴張的步伐,從而成就業績的暴增,客觀地說,泰禾的負債率在有所下降,那麼泰禾能否化險為夷,成為高負債下的自我救贖樣本,能不能交出完美的答卷,我們拭目以待。

房價調整,查看你家小區房子還值多少錢,可以點擊文末的“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