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植物博物馆选址茨坝 将成“健康之城”新名片

国家植物博物馆项目落户昆明,茨坝片区以其完备的基础配套设施、良好的用地空间基础、适宜的自然环境以及突出的生物科研传统与资源优势,令国家植物博物馆最终选址于此。

那么,未来的国家植物博物馆会建成什么样呢?

中国国家植物博物馆选址茨坝 将成“健康之城”新名片

“哨响”多方联动推进项目建设

据了解,自去年10月国家植物博物馆确定选址盘龙茨坝片区后,项目各项工作就一直在紧张有序地推进之中。由于项目建设规格高,要求时限紧,涉及面广,盘龙区在认真学习借鉴北京市关于党建引领街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工作后,为全力推进国家植物博物馆项目建设征地拆迁工作,结合项目实际和工作需要,大胆探索“项目吹哨、部门报到”聚力推进发展模式,全力推进国家植物博物馆项目征迁工作。

3月29日,国家植物博物馆项目土地收储工作指挥部研究明确了以项目征迁需要为中心,采取项目“吹哨”,区属发改、规划、国土、住建、财政、财评中心、司法、审计以及茨坝街道、国投、黑龙潭公园、和平社区、蒜村一组、盘龙北控等部门和公共单位及企业“无条件随时报到”的工作方式,齐聚国家植物博物馆征迁现场,及时支招、出招,会研、会办,联动、互动,对项目进行分析研判,解决困难和问题。

中国国家植物博物馆选址茨坝 将成“健康之城”新名片

据了解,盘龙区于今年3月启动项目征迁工作,截至4月11日,黑龙潭公园仓储用房、蒜村集体土地、部分平台公司收储地块已开展拆除工作,计划今年6月30日国家植物博物馆项目建设就将正式启动。

项目范围将达10平方公里

今年3月9日,在国家植物博物馆规划建设指挥部首次会议上,国家植物博物馆的大致范围及部分建设内容首次被披露。

项目规划

据了解,按照初步的项目规划,国家植物博物馆将按照一体多馆、群落建馆的理念进行设计,项目范围将达到10平方公里(15000亩)左右;同时,国家植物博物馆将坚持实体与虚拟结合、室内展陈和室外展示相结合的建设原则,建成后有望成为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植物博物馆。

其中,国家植物博物馆的项目核心区将位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东园附近,占地约36公顷(540亩),将建成包括1个主馆和药博馆、花博馆、茶博馆、菌博馆、动博馆等5个分馆在内的展馆群。

中国国家植物博物馆选址茨坝 将成“健康之城”新名片

从规划来看,540亩的核心区将是未来国家植物博物馆真正的主体占地面积,在10平方公里的规划范围内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头。而其余上万亩土地除了用于建设国家植物博物馆的外围配套设施,更有可能是围绕博物馆展开的整体区域开发;而整个黑龙潭区域和茨坝片区几乎都将被纳入开发建设范围。

由于项目规划规模庞大,因此国家植物博物馆核心区的建设将涉及600余户不动产的动迁;而原本位于黑龙潭公园旁边的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搬迁,也成为了国家植物博物馆项目建设推进的关键一步。

打造“健康之城”新名片

国家植物博物馆项目不仅将是国内顶尖、国际一流植物博物馆,还将是带动当地绿色经济腾飞的关键一环。

2016年,“健康中国”正式升级为国家战略。同年9月,昆明市委、市政府提出“基于大生态,依托大数据,结合大旅游、大文创,发展大健康”的思路,率先在全国举起大健康旗帜,宣布昆明将打造“中国健康之城”。

茨坝--生物科技小镇

2018年7月10日,从昆明市大健康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传出信息显示,盘龙区茨坝将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生物科技小镇,并争取建设国家植物博物馆。而茨坝片区约2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聚集了云南全省80%左右的生物科技、高原特色农业科研院校、人才和技术成果,收集保存了近万种植物资源、拥有全球第二大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和中国第二大植物标本馆,使生物科技产业以及相应绿色经济产业的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基础优势。

中国国家植物博物馆选址茨坝 将成“健康之城”新名片

毫无疑问,作为一个将传统博物馆的展陈与活植物的收集、展示与研究,传统文化和大健康产业相结合的大型综合体,中国国家植物博物馆即将成为昆明这座“健康之城”的新名片。

中国国家植物博物馆选址茨坝 将成“健康之城”新名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