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樓市大起大落與拆遷艱難

平度樓市的大起大落都跟拆遷有巨大關係。

十幾年前,領導們不太作為,也沒有發現房地產的拉動作用,每年賣點有限的地,拿地的或者是關係戶,或者是外地來的忽悠商。一年全城開發四五十萬平,做得樓盤也是一塌糊塗,以至於三龍耿老闆這樣的本地土老冒都能嶄露頭角,成為該城市最耀眼的開發商。

十年前,因為供應小,房價快速從兩千左右上漲到五六千,居民的負擔不小,但房子不咋地。即墨來的市長帶來一批即墨的開發商,但依舊水平低。土地也就和即墨一樣,東西城往外拓,中間改造了一個南關市場,十幾年了,換了好幾個開發主體,至今有釘子戶亂糟糟,市場的人氣也消耗殆盡。

平度樓市大起大落與拆遷艱難

班子再更新後,大拆遷大招商開始了,平度人終於有了盼頭。萬科拿下來平度舊政府地塊,作為領銜。但其他開發商還是各種關係,比如原籍平度的毛老闆在嶗山就沒幹明白,結果回平度學星河灣蓋房子學得更糊塗了。

百忍老師見過那個拆遷大規劃,極為驚人,96個村都要拆,1500萬平的規劃建設總面積,而且幾乎同時動。領導們想幹事的勇氣可嘉,但是就沒動腦子想想,從幾十萬平到幾百萬平,平度市場能吃下麼?1500萬平意味著十幾萬套房子,就是把平度城全推平也夠了。哪裡來的這麼大的購買力?於是供應量迅速暴增幾倍,市場頓時出現滯銷,價格不斷下滑,以至於再出現廈門路上千畝大盤2700元起價的賠本賣房的盤。大多數掙扎在死亡線上,很多回遷房遙遙無期,尤其是來自胡建的港商陳老闆頑強的常州路拆遷項目為最典型代表。

拆遷太急,也會引發各種事件。終於連續出現陳寶成道路拆遷事件和杜家疃青苗騰地死亡事件,讓這個小城兩次成為全國媒體熱點,導致書記市長調離。

於是再換新班子,新書記自青島來,顯然是怕了,於是在拆遷上小心翼翼,生怕出事。要求每個村必須百分之百的住戶同意方可拆遷,否則寧可不動,四年裡沒有一個村實現拆遷,而土地出讓也很少,出讓也很怪異,以至於青島第一個開發商自持地塊竟然出現在平度。

所謂的平南新城也是緩慢的修了幾條路而已,根本不成規模。平度西部則停滯,一條紅旗路西通,在前任已經拆遷完畢的情況下,整整折騰了三年。

此時即墨和膠州、膠南已經是火熱朝天,大批大開發商進場,一下子改變了地產大氣候,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而平度錯過本輪地產熱潮機會。

平度城南城北城西有大量土地,因為拆遷不力,供應不出來,而想來的開發商,被以各種產業條件捆綁要求嚇退。真正能來的,還得靠關係。

平度樓市大起大落與拆遷艱難

最搞笑的,還是招商又招來了大忽悠,只搞來南方人的所謂豪德商貿城,把平度幾千人的錢圈走,留下空城一座和幾千戶無處哭的商戶。還有那變了性質的藍樹谷,成了所謂的學生培訓基地。

最近又有童話小鎮,還有花生小鎮、芹菜小鎮和無法落地的店子鄉鎮綜合體。這屆班子的幾個形象工程幾乎成了鬧劇。就是看新聞,正常人都會覺得不接地氣,但領導們還是煞有介事的舉行各種簽約儀式,然後很少見開工,更不必說開業。

而真正的住宅用地出讓很少,平度畢竟140萬人,此時正處於城市化中期,所有高中都搬進市區,帶動大量鄉鎮精英入城,此時城區擴展正好大幹一場,外來的眾多地產巨頭也有此意。

打著國家中小唯一的試點城市的旗號,可惜又遇上不作為的領導。該同志只想平穩升官調走,結果在公示的第五天,終於又在其他方面出事,還是隻平調了個局長終局。

到2017年,平度樓市供應不足的問題快速暴露,青島房價上漲的因素正好傳遞過來,那個夏天之後,平度房價開始坐上了火箭,總體價格從五千左右迅速到了八九千元,全城到處搶房,不多的庫存消化完畢之後,而供應量卻上不來。因為本地的小開發商早已習慣了慢悠悠的開發節奏,根本不會也不敢大面積開發。幾個回遷項目還沒完全緩過來,更是提不了速,而外來的巨頭進不來,萬科都好幾年沒開發了,何談其他?

幾個因素下來,平度房價只能瘋漲,不作為導致的惡果顯現。前期大跌時因為不尊重市場規律,這次大漲依然是不尊重市場規律。有人說:沒想到一個偶然的杜家疃3.21事件,讓平度城市化耽誤十年。

其實這只是表象,真正的根本問題是幾任領導都不去了解市場供求,不去尊重好企業,不真正按規律招商,不把握好拆遷的規模。這幾個關鍵因素都沒做好,結果只能是大起大落,而這個城市的發展也是磕磕絆絆,儘管老百姓熱切期盼,但很多拆遷至今沒有完成。就是杜家疃自己村也在盼拆遷,卻已無人敢來。

平度一手房暴漲同時,二手房價格漲的更厲害,熱點區域的房源報價紛紛過萬,以平度人民的收入來說,根本承擔不起,而且平度是一個本地消化的市場,和即墨膠州不同,它沒有外來投資客戶,因此導致二手房無人問津,上半年總共成交了410套,下半年繼續艱難,很多價格只能出現下調。

很多比較有積蓄的平度人發現高新區的價格和平度二手房價格差不多,於是紛紛殺到高新區搖號。需求外溢,卻沒有外來的投資。到了2019年春天,市場終於恢復冷靜,價格也確實高不可攀了。

某本地小開發商半年來竟然只賣了5套房子,好的也就二三十套,比起膠州的本地開發商,平度的更加佛系,一點兒不急,抽菸喝茶,不行再來頓大酒。而市場變冷之後,想進平度的大開發商早已沒那麼多了。

就市場而言,因為供應還是不大,雖無大降價之壓力,但加大優惠是很多開發商的選擇了。

而新領導這次不錯,順應大勢,再次提出11個村的大拆遷,這次把通過啟動率從100%降低到98%。以求土地供應的增加和百姓生活的改善,但如今已經是價格高漲之後,拆遷難度自然增加。幾個村調查了一番,大部分就偃旗息鼓了,不知道後勁如何?

平度樓市大起大落與拆遷艱難

常州路在郵電樓的阻擋下,還是半拉子路。而破破爛爛的主幹道鄭州路終於要修了,不知道折騰了十年的勝利路何時能打通?連個主幹路都搞成這樣,村裡的拆遷又能怎麼推進?看看今年的結果吧。

近期最大的新聞就是全國地產巨頭世茂進入平度,而竟然不是市區,而是南村的鄉鎮上。平度的招商引資,總叫人無奈的狀況何時能改變?

平度樓市大起大落與拆遷艱難

平度不是平安度日,而是青島要突破的十五個山頭之一呀。省裡市裡給了那麼多支持,在位者是不是該學學深圳,尊重一下市場和企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