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時搶著買單的那些人......

關於吃飯的小段子裡,我最喜歡的是關於豐子愷和鄭振鐸的一個段子。

鄭振鐸喊豐子愷去吃飯,吃完一頓大餐,忽然問他:“帶錢了嗎?”豐說“帶了帶了”,摸出一張五塊錢結了賬。

吃飯時搶著買單的那些人......

第二天鄭拿著一張十塊錢去還給豐,後者死活不要,爭執之下橫裡殺出個朋友說:“不要爭了,一起吃飯去。”於是又叫了幾個至交好友,十塊錢讓所有人酒足飯飽,爛醉如泥。

豐子愷多年後回憶起這頓飯,還是在跟鄭振鐸小酌的時候,但當年那頓飯的同席者,不是遠離故土,就是早已作古。

吃飯乃人間第一大平常事,但能吃出名士之風的不多。

作家們的吃飯故事裡,大多是豪氣沖天、談笑風生,到了埋單這塊,誰有錢誰來,誰也不跟誰客氣,彷彿他們的人生就是吃光用光,一派風光。

輪到普通人,每次一進飯店,剛坐下來,旁邊就有一桌結賬的,彷彿打架一般,高叫著“我來我來”。這邊喊著“你不要動手,不跟你客氣,這次一定我請”,那邊叫著“那像什麼話,當然我請,服務員,快拿我的卡去”。越爭火氣越大,感覺都快打起來時,常常有英勇的服務員,強搶了一個人的錢,像奮力衝刺的短跑運動員一般,迅速跑去結賬,沒準中間還要被“截殺”,一個不依不饒的中年男子堵在服務員前面說:“還是拿我的卡結!”

每次看到這種場景,我都有點懷疑,這幫人到底是不是真心要埋單?

吃飯時搶著買單的那些人......

一次看視頻節目《你正常嗎》,節目中有道題:根本不想請客,卻爭著埋單,正常嗎?答案是正常,也就是大多數人都會爭著埋單。

這時我才確定一件事,這一定是國民性的一種。一開始你不想買,到了最後關頭,忍不住會伸出那隻手,說虛偽也好假客氣也好,非要爭執一下才顯得有氣派。

某次赴宴,席間一眾有名望的媒體人,本來說好是a請客,a性格靦腆,席間並沒怎麼開口,只笑著搭幾句話。這人真坐得住,所有菜都已經吃完,所有酒也喝乾淨了,還是沒有叫服務員來埋單。

一群人從閒聊到幹聊,最後實在聊不出什麼了,我忽然想,是不是該自己叫服務員來埋單,不然怎麼好意思走?幸好這時b說“埋單吧”,b整頓飯都出盡風頭,不停在小女生前展露一個魅力男子的形象,a這才好像得了號令,叫服務員過來埋單。但b不同意,說“這頓還是我來請”,c也插進來,說“我來我來”。一個女生看他們爭執不下,說“要不我們乾脆AA吧”,三人都像大失了面子,說“這怎麼行”。

最後敲定還是a,但b和c都說“明天我請,你們一定還來”。

一頓飯從六點吃到十點,走出飯店大門,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

說好某人請的心裡還好些,沒說好的剛坐上位子就有點忐忑,今天到底誰埋單?四五人的小聚還好,但如果誰都帶了兩三個不認識的新朋友來,拼成八人檯面,考驗著每個人的耐力。又或者同學聚會,人人都談著幾千萬的生意,談到甜點上完,常常還是一個最坐不住的人跑出來說:“埋單吧。”

老同學十年後相聚,居然也掉入埋單的俗套,參加過一兩次後,我再也不去同學聚會。

你會說,為什麼不AA呢?如果提AA,這人看上去未免太不大方,太計較。中國人講究窮大方,雖然窮得口袋裡只有一千塊,也不妨礙他花光這點錢,爭點臉面。真的闊了,倒也不在乎了。

還有一種埋單,更加非買不可。

一個單身女朋友,聽說別人去旅行都找到了真愛,於是也訂了一家青旅,去某地玩兩天。她剛在青旅大堂裡坐下,翻開一本雜誌,果然有男子上來搭訕,閒聊幾句後說反正你也無聊。不如一起出去吃個飯。

男的帶她進了一間烤魚館,叫上兩瓶啤酒,朋友一開始沒覺得不好,後來越聽越不對,男的來來回回都在暗示她,等下吃完就去開房吧。

吃飯時搶著買單的那些人......

於是她徹底坐不住了,烤魚也完全沒有心情吃,看男人吃飽了,她趕緊叫服務員,埋單吧。堅決不能讓男的掏錢,不然吃人的嘴軟,沒準等會兒真被帶走。

男人也堅持自己來買,好像是在索取某種開房密碼。

最後她終於埋單成功,出門就告辭,走得飛快。

爭著埋單除了為面子,也是爭取一種主動權,現在這個時代,品格、名望似乎都不算數了,只有錢是真正的硬實力,叫你分清桌上誰是真正的老大。

於是為了這個,中國人少不得要在飯館裡拼了命地為誰埋單而“打架”。

吃飯時搶著買單的那些人......

網絡文章精編整理轉發分享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識別關注二維碼 精彩內容天天推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