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生學習,已成為人工智能時代的必然選擇

在剛剛過去的週末,我報名參加了期待已久的『躍兒教育15週年特邀洪蘭教授專題講座』。

此刻,坐在電腦旁回顧慈愛、睿智又幽默的洪蘭老師分享,最先進入腦海的是一張圖。

终生学习,已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必然选择

“Tech Support”

by R. Kikuo Johnson

平日裡,喜歡花花草草的我對智能機器設備保持著些許距離,在現場看到這張圖時,頗為吃驚。

這張圖是2017年10月份《紐約客》雜誌的封面。

封面中,一位人類乞丐坐在路邊乞討,匆匆走過的機器人向他的杯中投擲螺絲和螺母,更有趣的是,他身邊躺著自己的小狗,而機器人手上牽著的卻是一條機器狗。

無疑,這是對人工智能時代人類可能會面臨的狀況的大膽設想,也就是說,機器人可能會取代未來的很多職業,那時人將失去工作,淪為行乞者,而施予者是機器人。

其實,從近兩年人工智能發展趨勢中,我們親眼見證著越來越多的職業正被機器人取代,比如,那些最容易被自動化編輯的、重複性工作

而在未來的20年,也就是現在我們的孩子步入社會的時候,由於人工智能的進一步發展,他們面臨的挑戰和生存壓力將會愈來愈大。

由此,作為孩子生命成長的監護人(父母/教師),我們不得不在每日的生活及教育中,為尚不成熟的孩子需要成長起怎樣的能力,做出思考與規劃。

人工智能時代,孩子需要成長起怎樣的能力?

在未來人機共處時代,與機器人的高智商相比,人類情商的珍貴性開始凸顯。我們唯有去激發更多機器所無法替代的潛能,才有可能改變“行乞者”命運,得一席生存之地。

哪些潛能是機器無法替代的呢?洪蘭教授給出這樣的提示:

創新能力(想象力和執行力)

人文素養(快速掌握新訊息和跨領域的能力)

高度的EQ(控制情緒)

如何才能培養這樣的能力?洪蘭教授提到,21世紀的新教育將會非常重視6C的培養。

  • Collaboration(合作)

  • Communication(溝通)

  • Content(內容)

  • 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考)

  • Creative innovation(創新)

  • Confidence(自信)

21世紀的新教育,不是單單培養某一種能力,而是找到各項能力背後的基礎和能力之間的交互進行培養。

洪蘭教授在講座中結合大量的實驗研究及生活案例,進行了詳實的分享。

以自信的培養為例,自信不是讓孩子每天早上對照鏡子大喊三聲“我最棒”就可以,自信的建立需要深厚的基礎,比如幼年時期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幼兒的第一需求

上世紀50年代,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哈里·哈洛

教授,利用恆河猴做了一個實驗。

哈洛將剛出生幾天的小猴子放在一個籠子裡,交給兩個“代理媽媽”來撫養。一個是能夠提供奶水的“鐵絲媽媽”,另一個則是全身包裹著舒適絨毛能夠給小猴子帶來溫暖的“絨布媽媽”。

终生学习,已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必然选择

結果顯示,每天24小時中將近有18個小時,小恆河猴會呆在“絨布媽媽”懷裡,而只有約3個小時趴在能夠給它提供奶水的“鐵絲媽媽”懷裡吸奶。此外,實驗者還發現,小猴子即便是趴在“鐵絲媽媽”身上吸奶時,一部分身體依舊會停留在“絨布媽媽”的身上。

不難發現,參與實驗的小猴子更願意和那個能夠給它帶來溫暖、安全、情緒安撫的“絨布媽媽”呆在一起,而不是和那個只給它提供奶水卻無法依戀的“鐵絲媽媽”呆在一起。

實驗者進行進一步實驗,在籠子裡投放新穎玩具,搬離“絨布媽媽”。

终生学习,已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必然选择

結果顯示,即使在籠子裡投放了新穎的玩具,小猴子依舊會邊玩玩具邊和“絨布媽媽”時刻保持鏈接;當實驗者將“絨布媽媽”搬走時,小猴子表現出兩手抱頭蜷縮在牆角絕望的情形。

此刻,迴歸到我們的孩子身上,充分考慮到幼兒對安全感的需要,創造安全的、可信任的環境極其重要。

同樣,李躍兒老師在《關鍵期關鍵幫助》一書中也有寫到:

嬰兒一來到這個世界上,精神胚胎需要獲得的第一份營養便是安全。

如果嬰兒獲得了安全感,那往後的發展中,嬰兒便能很好地發展自己,去探索這個世界;

如果幼年時安全感沒有建立好,或者受到損傷,那往後的日子裡,孩子就會把一生本該應用於發展的力量和創造的智慧,用來尋找安全感。由此,孩子的發展就會被耽誤,就會受到阻礙。

如何滿足幼兒的安全需求,在“躍兒學堂APP”李躍兒老師解讀《關鍵期關鍵幫助》的專輯裡,可以免費收聽更為詳盡的內容。

终生学习,已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必然选择

在你手機的應用商店搜索“躍兒學堂”,即可下載。

也可識別下方二維碼,下載“躍兒學堂APP”,免費收聽李躍兒老師解讀《關鍵期關鍵幫助》。

教養的過程需要保持積極的態度

每個人都是天才,但如果用爬樹的能力來評斷一條魚,它將終其一生認定自己是個笨蛋。

——愛因斯坦

洪蘭教授分享了同卵雙胞胎的大腦區域掃描對比圖,在基因和環境交互作用幾乎相同的情況下,哥哥和弟弟大腦活化的區域依舊存在差異,更何況基因和後天生長環境不同的孩子。

所以,不要跟別人家孩子比,因為基因不同、後天生長環境也不同,比是不公平的。或許在比的過程中,孩子改掉了所有的缺點,但同時也失去了發展自身優點的機會。

终生学习,已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必然选择

就如美國心理學會前主席

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倡導發起的積極心理學運動所呼籲的那樣:

不僅要關注個人的疾病和損傷,同時也要關注個人的力量和優秀品質;

不僅要修復生命中損傷的方面,同時也要努力構築生命中美好的方面;

不僅要致力於治療抑鬱痛苦的創傷,同時也要致力於幫助健康的人們實現人生的價值。

以積極的心態開展積極教育,有助於積極情緒的產生,而積極情緒促使我們的注意力廣度大大擴展,創造力大大提高,更快樂。

發揮幼兒的積極天性

研究表明,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積累、遺傳了大量的“積極基因”。比如,我們的孩子是有積極的、善良的天性。

洪蘭教授一個有趣的實驗案例:一歲左右的孩子如果先前瞭解實驗者不友好的行為,在他們的老師離開後,會不願意靠近該實驗者。反之,願意靠近友好、善良的實驗者。

清華大學彭凱平教授和他的團隊研究發現,審美力與幼兒天性有一定關係。審美力是既能發現外在美,又能發現精神的美。

善良的、積極的天性是促進人類繼續發展的強大內驅力,這啟發我們在進行幼兒教育時,要充分發揮孩子的積極天性,以激發機器人所不具備的更多潛能。

如何發揮幼兒的積極天性,在“躍兒學堂APP”賈新超博士《積極教育在學前教育的實踐》專輯裡,可以免費收聽更為詳盡的內容。

终生学习,已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必然选择

在你手機的應用商店搜索“躍兒學堂”,即可下載。

也可識別下方二維碼,下載“躍兒學堂APP”,免費收聽賈新超博士《積極教育在學前教育的實踐》。

每個人都是過去經驗的總和,過去的經驗成就現在的你。

對於能夠享受先人智慧經驗的人類來說,珍惜有限的生命,終生學習,已成為人工智能時代的必然選擇。

最後,誠邀你加入躍兒教育公益學習平臺——躍兒學堂APP,和李躍兒芭學園老師一起成長。

躍兒學堂APP所有內容均是免費的。截止目前,我們已在成長板塊更新了13個專輯內容,含167個子集;專業板塊分類更新了67篇專業文章,內容在持續更新中。

终生学习,已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必然选择

教養孩子過程中遇到的困惑,你可以隨時前往躍兒學堂APP【你問我答】板塊進行互動。每年李躍兒芭學園全國教師培訓#一塊地#收集的問答,也將陸續更新至本版塊,敬請期待!

在手機的應用商店搜索“躍兒學堂”,或識別下方二維碼,下載“躍兒學堂APP”免費學習

▷ 更多分享,點擊鏈接瞭解詳情:

躍兒學堂APP免費開放 | 陪伴幼兒教育者終生成長

養育孩子是科學,更是藝術 | 洪蘭教授講座

2019年躍兒教育第十屆全國教師培訓 | 廣州&北京

春天孩子玩什麼

0-7歲玩這樣的工作材料,孩子在關鍵期發展得更好

孩 子 是 腳,教 育 是 鞋

www.liyueer.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