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廣東省下轄地級市, 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

珠海市,廣東省下轄地級市, 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東南沿海重要的風景旅遊城市。位於廣東省 珠江口的西南部,東與香港隔海相望,南與澳門相連,西鄰江門市新會區、台山市,北與中山市接壤。地處北緯21°48′~22°27′、東經113°03′~114°19′之間

[2];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市總面積為1732.33平方公里[3],設有3個行政區,下轄15個鎮、9個街道,並設立5個經濟功能區;常住人口189.11萬人(2018年末)。

珠海市,廣東省下轄地級市, 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

珠海市,廣東省下轄地級市, 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

珠海市,廣東省下轄地級市, 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

漢初為南越國轄地。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屬番禺縣轄地,直至東漢。建國後,隸屬珠江專區,1952年,隸屬粵中行政區。1959年,撤併入中山縣。1961年4月,恢復珠海縣建制,縣政府駐香洲。1979年3月,改為珠海市;11月定為省轄市。

2013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指數報告珠海綜合排名全國第一。

2017年12月,定位以廣州、深圳為主中心,把珠海、汕頭、湛江打造成省域副中心城市。

2018年12月,被評為2018中國大陸最佳地級城市30強,創新力最強的30個城市第6名。

2019年1月,珠海入選“2018年WFBA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城市50強”榜單。

人口

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 189.11 萬人,比上年末增加 12.57 萬人,增長 7.1%,出生率 16.8‰,死亡率 3.7‰,自然增長率 13.1‰。人口城鎮比 90.08%。[4]

民族

從史前至唐宋時期,在珠海地區居住活動的原始居民屬百越土著人,如在三灶島居住的瑤族,被封建統治鄙稱為“搖蠻”。宋代以後,這些土著又被外來的氏族所驅趕,或漢化了。珠海地區主要為漢族人口聚居區。1986年,市區有漢族164850人,佔總人口的99.8%,少數民族297人,佔總人口的0.20%。其中:壯族111人,回族76人,滿族36人,瑤族34人,侗族13人,黎族9人,蒙古族3人,朝鮮族4人,苗族3人,土家族3人,羌族2人,毛難族2人,畲族1人,仫佬族1人。1990年市區有少數民族28個,人口2706人,另有外國人加入中國籍的162人。[26]

截至2013年珠海市有50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71575人(其中戶籍人口19267人,暫住人口52808人),佔全市總人口的4.5%。人口較多的有壯族(27137人)、土家族(10713人)、瑤族(7018人)、苗族(6023人)、滿族(4144人)。有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會1個。

[27]

語言

珠海市,廣東省下轄地級市, 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

珠海市各種方言分佈情況表

珠海原屬香山。據《香山縣鄉土志·人類》記載,在香山一帶有客民、畲蠻、瑤、蛋人和盧亭等“人類”,因此古代香山地區有幾種不同的方言。近代以降,珠海有粵、客家和閩等種方言,以粵方言為主。1953年後,隨著非粵籍人員的流入,珠海地區出現北方方音。80年代後,非粵音人口大批流人,但珠海方言仍以粵方言為主,其他方言為輔。

90年代珠海人口約52萬,分佈在沿海地帶和島嶼上。其粵方言分佈在香洲區、橫琴區、萬山區、平沙區、紅旗區、三灶區和斗門縣的大部份鄉鎮。根據其內部差異,又分為西北部地區粵音、南北部地區粵音和水上話音三大類。

客家方音分佈香洲區、三灶區和斗門縣的部份鄉鎮,平沙區、紅旗區和橫琴區的部份人也操客家話。

閩方音主要分佈在淇澳區,平沙區、香洲區和三灶區有少部份人操閩方音。

客家話主要流行於香洲的夏美、裡外神前、華子石、東坑村、灣仔的連屏、銀坑、南聯、三灶鎮的魚月、魚林村、金鼎鎮的永豐、會同村、斗門縣的蝦山、賴家、小託村等,人口近5萬人。

閩南話主要流行於淇澳島和拱北關閘一帶,斗門縣內和平沙、紅旗等農場有少數人講閩南話,總人數約3萬。

2018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2914.74 億元,同比增長 8.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 50.09 億元,增長 1.2%,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 0.3%;第二產業增加值 1433.82 億元,增長 12.6%,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 78.5%;第三產業增加值 1430.83 億元,增長 3.5%,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21.2%。三次產業的比例為 1.7∶49.2∶49.1。在第三產業中,批發和零售業增長 5.4%,住宿和餐飲業增長 3.3%,金融業增長 3.4%,房地產業下降 17.4%。現代服務業增加值 861.39 億元,增長 1.7%,佔地區生產總值的 29.6%。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 765.35 億元,增長 6.7%,佔地區生產總值的 26.3%。民營經濟增加值 1004.14 億元,增長 6.2%,佔地區生產總值的 34.5%。2018 年,珠海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 15.94 萬元,按平均匯率折算為 2.41 萬美元。

[4]

第一產業

2018年,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 100.25 億元,增長 5.1%。其中,農業產值13.29億元,增長15.5%;林業產值0.21億元,增長47.8%;牧業產值11.54億元,增長23.8%;漁業產值66.59億元,增長1.7%;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 8.62 億元,下降 5.6%。

2018年,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 25.47 萬畝,比上年增加 2.66 萬畝。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 64417 畝,比上年增加 5666 畝;甘蔗種植面積297 畝,比上年增加 73 畝;油料種植面積 3577 畝,比上年減少 307畝;蔬菜種植面積 127828 畝,比上年增加 15724 畝。水產養殖面積 38.55 萬畝,比上年減少 0.82 萬畝。

2018年,全年糧食總產量 24989 噸,增產 10.3%;甘蔗產量 979 噸,減產 14.9%;油料產量 1052 噸,增產 41.6%;蔬菜產量 166668 噸,增產 17.5%;水果產量 78455 噸,增產 26.0%。

2018年,全年肉類總產量 47169 噸,增長 33.1%。其中豬肉產量 36126噸,增長 42.2%;禽肉產量 10003 噸,增長 0.4%。生豬飼養量 611275頭,增長 10.4%。其中,生豬存欄 173188 頭,下降 27.6%;生豬出欄 438087 頭,增長 39.4%。全年水產品產量 313635 噸,增長 1.3%。其中,海洋捕撈 20278 噸,下降 4.3%;海水養殖 84477 噸,增長1.4%;淡水捕撈 1755 噸,下降 1.5%;淡水養殖 207125 噸,增長1.8%。[4]

第二產業

工業

2018年,全市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 13.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4.1%。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長 25.2%,民營企業增長14.6%。港澳臺及外商投資企業增長 6.4%,股份制企業增長 21.0%,集體企業下降 8.4%。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中,輕工業增長 19.4%,重工業增長 11.8%,規模以上輕重工業比例為 32.4∶67.6。分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增長 18.0%,中型企業增長 13.6%,小微型企業增長 8.3%。分地區看,香洲區、金灣區和斗門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 12.9%、15.8%和 13.1%。

2018年,全市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 4459.68 億元,比上年增長13.3%。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集體企業產值 1.30 億元,下降9.6%;股份制企業產值 2344.76 億元,增長 18.3%;港澳臺及外商投資企業產值 2111.27 億元,增長 8.1%。輕工業產值 1500.75 億元,增長 21.8%;重工業產值 2958.93 億元,增長 9.9%。規模以上輕、重工業產值的比例由上年的 39.6:60.4 調整為 33.7:66.3。

2018年,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生產的 105 種產品中,產量比上年增加的有 58 種,其中增幅較大的有:商品混凝土、房間空氣調節器、光學儀器、打印機和電工儀器儀表,分別比上年增長 49.3%、32.3%、21.4%、21.3%和 17.7%;產量比上年減少的有 44 種,其中減幅較大的有:移動通信手持機(手機)、眼鏡成鏡、光纜、照相機和飲料,分別比上年下降 68.1%、39.4%、38.3%、31.2%和 16.1%。

[4]

建築業

2018年,年末全市擁有資質等級以上獨立核算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 333 家,同比下降 18.4%;實現建築業增加值 188.15 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 5.6%。[4]

第三產業

固定資產投資

2018年,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 1858.57 億元,比上年增長 20.7%。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 787.09 億元,增長 18.2%。分投資主體看,國有經濟投資 390.65 億元,增長 0.9%;非國有經濟投資 1467.92億元,增長 27.4%;其中民營經濟投資 864.07 億元,增長 27.3%;港澳臺、外商經濟投資 200.79 億元,下降 16.9%。分地區看,香洲區投資 1319.11 億元,增長 32.1%;金灣區投資 311.87 億元,下降 13.9%;斗門區投資 220.96 億元,增長 23.5%。分產業看,第二產業投資 252.38 億元,增長 4.7%;第三產業投資 1604.93 億元,增長 23.6%。工業投資 252.60 億元,增長 4.8%,工業投資中的製造業投資 183.47 億元,下降 11.7%。全年億元以上在建項目535 個,增長 46.5%;新開工項目 208 個,增長 82.5%。高技術製造業投資 87.90 億元,增長 1.3%,佔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 4.7%。先進製造業投資 160.05 億元,下降 3.4%,佔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 8.6%。

2018年,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 787.09 億元,比上年增長 18.2%。按地區分,香洲區投資 564.53 億元,增長 36.2%;金灣區投資 107.62億元,下降 25.0%;斗門區投資 114.95 億元,增長 6.5%。在房地產開發投資中,商品房住宅投資 461.58 億元,增長 8.6%。其中,90 平方米及以下住宅投資 138.63 億元,增長 1.1%;90~144 平方米住宅投資 260.29 億元,增長 41.4%;144 平方米及以上住宅投資62.66 億元,下降 39.8%;別墅、高檔公寓投資 30.30 億元,下降24.6%。辦公樓投資 95.19 億元,增長 6.1%;商業營業用房投資57.06 億元,下降 20.9%。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積 3419.18 萬平方米,增長 5.1%,其中商品住宅 1904.62 萬平方米,下降 0.2%。商品房竣工面積 267.06 萬平方米,下降 36.8%,其中住宅 189.17 萬平方米,下降 32.5%。商品房銷售面積 301.58 萬平方米,下降 40.8%,其中住宅 220.75 萬平方米,下降 47.5%。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188.05 萬平方米,增長 12.5%,其中住宅 93.39 萬平方米,增長39.9%。[4]

國內貿易

2018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1160.64 億元,比上年增長 7.4%。其中,批發業零售額 236.05 億元,增長 6.9%;零售業零售額 780.14億元,增長 7.2%;住宿業零售額 31.22 億元,增長 18.7%;餐飲業零售額 113.23 億元,增長 9.9%。

2018年,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商品零售額中,石油及製品類零售額66.64 億元,增長 17%;汽車類零售額 125.74 億元,下降 4.1%;糧油食品飲料菸酒類零售額 44.67 億元,增長 2.0%;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 15.7 億元,增長 4.5%;化妝品類零售額 1.25 億元,增長 10.6%;金銀珠寶類零售額 1.16 億元,增長 23.8%;日用品類零售額 6.74 億元,下降 2.6%;體育、娛樂用品類零售額 0.41 億元,增長 17.9%;電子出版物及音像製品類零售額 0.03 億元,下降34.1%;書報雜誌類零售額 1.62 億元,增長 8.8%;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 20.07 億元,增長 20.9%;中西藥品類零售額 6.90億元,下降 0.7%;文化辦公用品類零售額 5.69 億元,增長 9%;通訊器材類零售額 25.31 億元,增長 1.1%;建築及裝潢材料類零售額 1.13 億元,下降 17.3%。

[4]

對外經濟

2018年,全年完成外貿進出口額 3246.28 億元,增長 8.5%。其中,出口 1887.13 億元,增長 0.2%;進口 1359.15 億元,增長 22.5%。進出口差額(出口減進口)527.98 億元,比上年減少 247.87 億元。

2018年,全年新設外商投資企業 3973 個,比上年增長 153.9%;合同外資金額 75.37 億美元,下降 29.7%;實際外資金額 23.92 億美元,下降 1.7%。實際外資金額中,製造業佔 34.3%,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佔 29.9%,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佔 10.8%,房地產業佔9.1%。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實際外資金額 580 萬美元,下降52.4%。截至 2018 年底,全市累計設立外商投資企業 19072 個,合同外資金額 666.68 億美元,實際外資金額 305.65 億美元。截至2018 年底,商事登記為在營狀態的外商投資企業實有 12410 戶。

2018年,全年新增對外協議投資額 4.02 億美元,對外實際投資額 3.49億美元。對外勞務合作新籤勞務人員合同工資總額 0.74 億美元,勞務人員實際收入總額 3.85 億美元。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年末在外人員共 3.75 萬人。[4]

旅遊

2018年,全年接待入境旅遊人數 513.73 萬人次,增長 2.9%。其中,外國人 67.51 萬人次,增長 7.3%;香港、澳門和臺灣同胞 446.22 萬人次,增長 2.2%。在入境旅遊人數中,過夜遊客 325.97 萬人次,增長 2.4%。國際旅遊外匯收入 14.68 億美元,增長 21.3%。接待國內遊客 3797.58 萬人次,增長 9.1%,其中過夜遊客 2126.65 萬人次,增長 7.9%。國內旅遊收入 368.99 億元,增長 29.0%。酒店平均開房率 62.4%,比上年高 1.8 個百分點。全年各主要旅遊景點共接待遊客2778.27萬人次,增長29.9%。旅行社組團國內遊116.94萬人次,總量與上年基本持平;出境遊 60.44 萬人次,增長 25.2%。實現旅遊總收入 466.16 億元,增長 26.8%。[4]

金融

2018年,全市中外資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7542.91 億元,比年初增長 8.9%。其中,住戶存款餘額 1772.01億元,增長 14.8%;非金融企業存款餘額 3991.29 億元,增長 14.4%;廣義政府存款餘額 1194.42 億元,增長 5.4%;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餘額 261.67 億元,增長 45.7%;境外存款餘額 323.52 億元,下降 44.5%。2018 年末中外資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5238.24 億元,比年初增長 9.0%。其中,住戶貸款餘額 2202.42億元,增長 2.4%;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餘額 2881.85 億元,增長 17.3%;境外貸款餘額 153.96 億元,下降 23.0%。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年利潤(稅後)108.57 億元,增長10.6%。

[4]

證券

2018年,全市共有上市公司 28 家(境內),市價總值 4006.43億元,比上年末減少 20.8%。上市公司通過證券市場籌集資金155.37 億元,同比增長 6.3%。在深滬兩市上市的企業 28 家,較上年末新增 1 家。在境外上市的企業共 9 家,較上年末新增 2 家。其中,香港上市企業 7 家,加拿大上市企業 1 家,澳大利亞上市企業1 家。基金管理公司 3 家。截至 2018 年 12 月末,全市共有 59 家證券營業部,同比增加 2 家;證券公司分公司 4 家,期貨公司 3 家,下轄 3 家期貨營業部;證券、期貨從業人員 878 人,同比減少 64人,下降 6.7%。2018 年全市證券經營機構股票、基金、債券成交總額 12580.65 億元,同比減少 1048.57 億元,下降 7.7%。其中,股票成交總額 6311.99 億元,同比減少 1889.88 億元,下降 23.0%。證券業資產總額 52.67 億元,同比減少 5.52 億元,下降 9.5%。[4]

保險

2018年,全市共有各類保險營業機構(含網點)144 個,比上年增加 2個。全年實現保費收入 128.54 億元,同比增長 10.4%。其中,壽險公司保費收入 93.40 億元,增長 10.0%;財產保險公司保費收入35.14 億元,增長 11.5%;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業務保費收入 1.59億元,增長 31.4%。保險深度(保費收入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4.4%。全年共賠(給)付金額 40.17 億元,增長 3.9%。其中,壽險公司賠(給)付支出 17.07 億元,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財產保險公司賠款支出 23.10 億元,增長 7.2%;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賠付支出 0.61億元,增長 27.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