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汕头开埠代表建筑胡文虎大楼开放,展览见证特区40年大变化


位于金平区民族路49号的胡文虎大楼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1927年,有“万金油大王”和“报业巨子”之称的胡文虎在汕头投资创办永安堂制药厂,生产虎标万金油等药品。胡文虎大楼就是永安堂制药厂旧址,占地面积约480平方米。大楼具有骑楼建筑形制特征,一至三层为扇状建筑,四层至顶部为圆柱体望楼,其窗棂、屋檐、望楼外壁等部位,饰以浮雕图案,中西合璧,细腻精美。

广东汕头城市发展展览馆便是设立在修缮一新的胡文虎大楼内,展馆布设陈列面积 1800 平方米,分五个部分,按照时间的顺序展示了汕头改革开放 40 年来在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和突出成就。

上世纪的家庭老物品勾起许多市民对旧日的回忆。的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和汕头经济特区的创办,市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住房条件逐步改善,家庭组合家具,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三转一响”几乎是标配。.

上世纪汕头市专用粮票。据悉,这次展览展出了图片、图表约 600 幅,实物和模型约 500 件,配有 20 万字的文字介绍,此外,还有上世纪 80 年代的汕头普通家庭以及企业服装车间的场景还原。

改革开放以来,汕头这座 " 百载商埠 " 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这次的展览可谓是一部城市发展的 " 教科书 ",让市民游客看到了汕头的发展和进步,激发大家参与城市建设发展的热情,激励建设者们继续追梦。

红灯牌双喇叭收音机

80年代汕头人使用过的老熨斗

火锅炉

汕头铝制厂生产的铝制饭盒。

茶叶罐与炭炉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和汕头经济特区的创办,市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住房条件逐步改善,家庭组合家具,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三转一响”几乎是标配。

上世纪汕头市专用粮票。



木雕《蟹篓》

金漆木雕



侨批。

瓶中画。

汕头美食。

老照片:上世纪八十年代,汕头南北两岸被大海隔断,前往广州的汽车只能在西堤乘船过渡。

汕头城市发展展览馆吸引市民参观。

汕头特区标志。

九十年BP机

九十年代无线电话。

九十年代传真机



活化百年建筑,记载城市历史。胡文虎大楼的修缮,可谓意义重大,对研究汕头开埠史、建筑史、工业史和历史名人等都有较高价值。胡文虎大楼对外开放,重新焕发光彩,也让市民走进座老建筑,感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