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正式“吞併”萊蕪一年GDP達千億,甩走煙臺,坐實山東經濟

山東是我國第三大省,其經濟發展在這幾年中呈現出了穩步發展的趨勢,就在剛剛公開的2018年山東省GDP中,山東省的GDP排名還是在國內各省份GDP的前幾名中,但沒有前幾年的表現亮眼。如今的山東省GDP處於一個高度穩定的狀態,雖然沒有太大的漲勢,但也不會出現下滑。據瞭解在2018年中,山東省一共17個地級市的GDP中,菏澤的增長最高。

濟南正式“吞併”萊蕪一年GDP達千億,甩走煙臺,坐實山東經濟

在一共17個地級市的GDP排名中,山東一共擁有兩位——青島和濟南的增長水平是超過7%的,其他6座城市都是低於7%,低於6.7%平均值的城市一共有9座。山東省大部分城市的增速還是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的,在2018年的經濟增長出現了全面失速的狀態,所以也自然使得山東省的經濟表現不如幾年前。

濟南正式“吞併”萊蕪一年GDP達千億,甩走煙臺,坐實山東經濟

山東省在這幾年中都主要針對“泛均衡”這種路線來發展,所以其17個城市都是“各管各的”,擁有不一樣的發展路線,所以也導致了差異化明顯。有限的資源被平均分配後,有些城市自然就因為分配的不合理而各項產業都沒辦法正常發展。對於山東省來說,城市群的打法應該是更符合發展路線的。應該以區域中心城市充分構建城市群長板效應,根據不同的優勢來彌補城市的短板。

濟南正式“吞併”萊蕪一年GDP達千億,甩走煙臺,坐實山東經濟

山東省去年的一大事件就是其濟南、萊蕪兩個城市的合併,在去年年底,相關部分正式同意了山東省對於濟南以及萊蕪的行政區劃,撤銷萊蕪市從而將原先萊蕪市的區域規劃給濟南市管轄,在本月山東省有關部門也對外介紹了濟南市、萊蕪市行政區劃調整情況。在兩個城市合併之後,濟南的面積直接擴大了2246平方公里,其人口也是增加了137萬,GDP進一步提升了896億元。

濟南正式“吞併”萊蕪一年GDP達千億,甩走煙臺,坐實山東經濟

就在2017年,山東濟南市的GDP表現就已經超越了7000億,達到了7201.96億元,常住人口是723.31萬人這樣的規模,在濟南和萊蕪合併之後,其GDP總量更是上升了896.02億元,人口總量也是進一步增加了137.58萬。於是在全國城市排名中,這個“加量”的濟南市也就從23位往前跳了幾步,直接升到了18位,在河南鄭州之下。不僅僅是從萊蕪被濟南“吞併”,從2018年開始,原先表現一直優越的煙臺卻出現了不理想的狀況,其增長失速,表現得並不像山東最重要的沿海城市之一。

濟南正式“吞併”萊蕪一年GDP達千億,甩走煙臺,坐實山東經濟

但GDP的總值並不能直接告訴你一個地區一年中發展的是好是壞,因為最能夠突出居民是否幸福的還是平均算的個人GDP數值,以及各地GDP增長的速度。按照此前公佈的數據來看,國內2008年至今發展最為迅猛的第一名是合肥,增速達到333.47%,第二名是332.72%的貴陽,第三名是298.43%的襄陽,第四名是256.04%的成都,貴陽也是排名直升了42位。

濟南正式“吞併”萊蕪一年GDP達千億,甩走煙臺,坐實山東經濟

回到話題上,本來是國內第二大省的山東省,如今經濟卻表現一般,多個城市都沒有達到國內的平均水準,要想回到巔峰時期,還得要尋求好發展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