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是江蘇省地級市,江蘇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

常州,是江蘇省地級市,地處江南、長江三角洲中心地帶,是長江三角洲地區中心城市之一、先進製造業基地和文化旅遊名城

[1],江蘇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與蘇州、無錫構成蘇錫常都市圈。

截至2015年,常州轄天寧區、鐘樓區、新北區、武進區、金壇區五個市轄區和溧陽市一個縣級市,21個街道辦事處、37個鎮、807個行政村、323個居委會,總面積4385平方公里。

常州市,是江蘇省地級市,江蘇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

常州市,是江蘇省地級市,江蘇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

常州市,是江蘇省地級市,江蘇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

常州是一座有3200多年曆史的歷史文化名城[3],曾有過延陵、毗陵、晉陵、南蘭陵、武進等名稱,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始改常州,於1949年設市。[2]中國大運河常州段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常州是長江文明和吳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也是南朝齊梁故里,被稱為“中吳要輔”。

[4]常州境內風景名勝、歷史古蹟較多,有中華恐龍園、嬉戲谷、春秋淹城等主題公園和天目湖、南山、太湖灣、滆湖等自然風景區。

常州人屬江浙民系,使用吳語。常州有季札、展昭、陳濟、吳稚暉等歷史名人,主要特產有蘿蔔乾、大麻糕、野山筍等。

2018年12月6日,常州市入選“中國大陸最佳地級城市30強”,排第4名。

生物資源

植物: 常州常見的裸子、被子植物門所屬植物有1000餘種,分屬100多科。中藥資源豐富,已發現1000多個品種可入藥,其中紫蘇、荊芥、半夏、蒼朮等植物類藥912種,動物類藥92種,礦物類藥11種。有239種被國家和省定為大宗重點品種藥,其中茅山蒼朮、蘭陵(萬綏)半夏、孟城荊芥為全國著名藥材。

動物: 常見的環節、軟體、節肢、脊索動物門所屬動物達200餘種,分屬13綱。可供食用的有蚌、蝦、蟹、魚、野雞、兔等,可作裘皮的有黃鼬、豹貓、草兔、獾等,可保護農林業的有石龍子、杜鵑、啄木鳥、灰喜鵲、家蝠等。

[17]

林業資源

常州丘陵山區擁有豐富的自然植被,森林覆蓋率達70%,溧陽有木本樹260多種,活立木蓄積量60.96萬立方米,被列為江蘇省林特產重點基地之一。盛產毛竹、江竹、淡竹、石竹的南部山區,素以“竹海”著稱,竹產量居江蘇省第二。[17]

礦產資源

常州市,是江蘇省地級市,江蘇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

常州各地景色(17)

常州山區丘陵資源豐富,物產繁茂。山地構成的岩石,主要是石英砂岩、頁岩、礫岩,其次為大理岩、花崗岩、玄武岩等,都是良好的建築材料。孟城的斧劈石,稜角分明,有白色、黃色紋路,以其製作盆景,具有雄、秀、險之天然美,被譽為“孟河獨秀”。

常州境內有小煤礦分佈,如武進的卜弋、厚餘煤礦,金壇的儒林、茅山煤礦,溧陽的上黃、竹簀煤礦。溧陽境內有少量的鐵、銅、錳等礦產。金壇已探明的鹽礦儲量162.42億噸(氯化鈉儲量125.38億噸),分佈於60.5平方公里範圍內。1994年1月,茅溪鹽礦建槽投產,形成年產300萬標滷(即30萬噸固體鹽)的生產能力,達到國家級大礦標準。

2018年,經初步核算,常州地區生產總值(GDP)突破7000億,達到7050.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7%。分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56.3億元,下降1.0%;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263.3億元,增長6.2%;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630.7億元,增長8.1%。三次產業增加值比例調整為2.2∶46.3∶51.5。2018年全市按常住人口計算的人均生產總值達149275元,按平均匯率折算達22558美元。民營經濟完成增加值4760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7.4%,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67.5%,提升0.1個百分點 。

全年完成全口徑稅收收入915.17億元、增長10.4%,總量前進一位、列全省第四。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60.3億元,增長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佔比87.3%、全省第二。其中,增值稅和營業稅(50%)218.1億元,增長8.6%;企業所得稅81.1億元,增長24.3%;個人所得稅完成33.3億元,增長21.1%。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89.1億元,增長6.8%,其中教育支出102.4億元,增長4.6%,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66.3億元,增長9.5%,住房保障支出31.3億元,增長6.1% 。[18]

第一產業

2018年,全市完成農林牧漁業現價總產值293.8億元,增長0.1%。其中,農業產值162.5億元,增長2.3%;林業產值2.1億元,增長3.1%;牧業產值27億元,下降23.6%;漁業產值81億元,增長3.5%;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21.2億元,增長11.2%。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09.5公頃,比上年下降3%;糧食總產量78.2萬噸,比上年減少3.2萬噸,其中小麥20萬噸,增產1.1萬噸;水稻54.6萬噸,減少3.9萬噸。全市糧食畝產475.8公斤,下降1%,其中小麥畝產309.3公斤,增長0.7%,水稻畝產623.6公斤,增長0.6%。

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水平位居全國前列。農業物質裝備水平不斷提升,全市高標準農田面積達149.4萬畝,比上年增長2.3%,高效設施漁業面積20.6萬畝,增長2.8%。綠色農業加快發展,全面推進種植業清潔生產、養殖業綜合整治、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生態循環農業示範創建。全市規模畜禽養殖場治理率達96%,實現化肥減量農藥零增長。創意休閒農業蓬勃發展,預計全市農業休閒觀光接待遊客900萬人次,增長14.9%,實現營業收入28.6億,增長13.5% 。

[18]

第二產業

2018年,全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計算增長6.6%。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9.7%,七大行業產值五增二降,其中電子行業增長24.3%、建材行業增長19.3%、機械行業增長14.8%、生物醫藥行業增長13.5%、冶金行業增長7%、紡織服裝和化工行業發展有所放緩,分別下降11.4%和3%。企業效益穩定增長,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長19.1%。

十大產業鏈發展加快,全年十大產業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增長12.8%,高於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幅3.1個百分點,對全市工業產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4.1%。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增長35.3%、新能源汽車及汽車核心零部件產業鏈增長24.2%、智能製造裝備產業鏈增長19.8%、新醫藥及生物技術產業鏈增長18.2%、軌道交通產業鏈增長17.2%。

建築企業全年完成施工產值1607.6億元,比上年增長15.6%;房屋施工面積11104.4萬平方米,增長16%;房屋竣工面積3190.2萬平方米,下降7.9%。建築業按施工產值計算的全員勞動生產率為30.4萬元/人,比上年增長4.5%。[18]

第三產業

2018年,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13.2億元,增長9.1%,增速列全省第二。從消費形態看,批發業實現零售額350.5億元,增長14.5%;零售業實現零售額2006.8億元,增長7.1%;住宿業實現零售額25.5億元,增長24.1%;餐飲業實現零售額230.4億元,增長18.4%。從經營地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415億元,增長8.5%;農村消費品零售額198.1億元,增長17.2%,農村消費增幅快於城鎮8.7個百分點。

2018年,全年接待遊客7244.9萬人次,增長9.8%,實現旅遊總收入1088.6億元,增長14.2%;接待國內遊客7224.5萬人次,國內旅遊收入1070.3億元,分別增長9.8%和14.2%;接待入境過夜旅遊者20.4萬人次,旅遊外匯收入1.8億美元,分別增長15%和14.6%。全市擁有國家A級旅遊景區31家,其中5A級3家,位居全省第二;花谷奇緣成功創建成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全市4A級景區增加到10家。[18]

全年實現金融業增加值420.5億元,增長7.5%。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10090.1億元,其中住戶存款3888.4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3834.2億元。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7564.8億元,其中住戶貸款2231.7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5332.1億元;全年新增本外幣貸款840.9億元,創歷史最高。

2018年末全市保險公司共74家,其中產險公司29家,壽險公司45家。全年保費總收入263.9億元,下降5.8%,其中人壽險202.4億元,下降8.4%,財產險61.5億元,增長4.2%。全年保險賠(結)款支出69.5億元,與上年持平,其中人壽險33.1億元,下降3.5%,財產險36.4億元,增長3.3%。2018年全市保險深度為3.74%,位居全省第三;保險密度5580元/人,居全省第四位。

2018年末全市證券營業部72個,資金賬戶總數114.9萬戶。證券市場全年各類證券交易總額14432.8億元,比上年下降1.3%。其中A股交易額9195億元,增長1.1%;B股交易額958.4億元,增長68.1%;基金成交額1673.6億元,下降5%;債券成交額2605.9億元,下降18.6%。新增上市企業4家,總數達58家;新增新三板掛牌企業10家,總數達113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