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生面前是良師,在孩子面前卻成了惡母!”“悲哀!”

很多長期處於教學一線的教師大概都有一個感覺:在學校跟學生說話輕言細語,對同事滿臉堆笑,下班離開學校回到家就不太想說話,有時候脾氣也不太好,動不動就跟家人發脾氣。這與教師職業特殊性有很大關係。教師身為教育者,也是“服務者”,說話的時間基本用在了學生身上:上課、課後答疑、找學生談心等。如果算上同事間交流、彙報工作、各種公開課優質課打磨評比,教師在學校會說很多話。尤其遇到紀律不太好的班級,上課就跟吵架一樣,不僅費嗓子、費力氣,還費精神,讓人疲憊不堪。擱任何人身上,每天上班扯著嗓子吼幾個小時,回家應該都不太願意說話。

“在學生面前是良師,在孩子面前卻成了惡母!”“悲哀!”

在某中學教數學的金老師就是如此,算上晚自習,平均每天有四節課,課後還要負責學生答疑,曾經的“金嗓子”變成了現在的“瓷嗓子”,動不動就發炎疼痛。金老師在學校是公認的“好人緣”,對學生和同事都很熱心,也特別受大家的歡迎。只是長期的身體不適,加上體力透支,回到家她就成了“啞巴”。好幾次孩子想跟她說說話,都被懟了回去。有時候,看到孩子犯了點小錯誤,就怒火中燒,感覺跟在學校是兩個完全不同狀態。“我的耐心都用在了學生身上,回家常常對孩子發脾氣”,金老師的言語中透著些許無奈,“在學生面前我是良師,在孩子面前卻成了惡母”。

金老師家裡的情況在不少教師家庭中都存在。原因很簡單:一個人的耐心總歸有限,在一個地方用得多了,留給另一個地方的就少了。

教師為何把耐心用在學生身上,筆者認為要從三個角度分析。從人性角度看,學生是“別人家的孩子”,與之交流情不自禁會剋制自己的情緒,展現出較為溫和的一面;從“服務者”角度看,學生是被服務的對象,對之態度一定要和藹;從教師職責看,學生是教育對象,對之言語一定要柔和,要曉之以情動之以理。

“在學生面前是良師,在孩子面前卻成了惡母!”“悲哀!”

無論願不願意,在學校裡,在學生面前,教師們都要展現出最體貼、最理性、最剋制的一面。而教師不是機器人,時間長了會累、會疲憊。當耐心用得差不多了,就如洩了氣的皮球,一回家就想癱坐著休息,此時孩子好意湊過來,很容易被當成“打擾自己休息”。失去耐心,有碰上孩子“打擾”自己,肯定有情緒。倘若這個時候孩子不小心“犯錯誤”,比如考試成績不好、作業完成情況不好、打碎了東西等等,可能怒火一下子就迸發出來,發脾氣是一定的了。

反觀在學校的情形:學生考試成績不理想,會找時間與之交流,苦口婆心地教育,教他們學習方法,激勵他們建立學習自信;學生之間發生矛盾,非常有耐心地告訴他們人與人之間相處的一些道理,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關係;學生作業完成情況差,課後會很和藹地與之交流,希望他們能做出改變,甚至很認真地與他們的家長交流,旨在共同幫助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

“在學生面前是良師,在孩子面前卻成了惡母!”“悲哀!”

學校的好老師和家裡的惡母親,是兩個完全對立的角色,卻出現在同一個人身上,這其實挺悲哀的。當然,不能把出現這種現象的理由完全歸結為“耐心在學生身上用完”。如之前所言,人的本能就是對“別人家孩子”態度要好些,不管內心怎麼想,表面上總是客客氣氣的。而面對自己孩子,通常不會去刻意控制情緒,罵幾聲、打兩下,都是常有的事。另外,教師對學生和對自己孩子的期望是不同的。過高的期許不僅會給孩子壓力,也會給自己帶來壓力和焦躁不安,因此比較容易動怒。

不管何種原因,把好臉色給學生,把壞脾氣留給孩子,肯定是非常不妥的,也是有很大危害的。對孩子來說,有這樣的教師媽媽,一定挺悲哀的。所以,教師即便再忙、再累,也要努力去控制自己的情緒,儘量不發脾氣或少發脾氣。

“在學生面前是良師,在孩子面前卻成了惡母!”“悲哀!”

那麼教師朋友們該如何控制情緒呢?這裡給出幾個小策略。

第一,試著進行“角色轉換”。孩子犯錯時,把孩子看成是自己學生中的一員,以對待學生的態度與之交流。

第二,及時給自己“潑冷水”。當感覺情緒要失控時,自覺地離開孩子,或出門走走、或到另一個房間坐坐,及時“降溫”很有效果。

第三,發揮好伴侶的作用。想發脾氣的時候,可以把教育孩子的重任暫時性交給伴侶。如果提前跟伴侶做好約定,並能默契配合就更好了。

第四,給孩子一些的權利。許多時候,自己沒有感覺到情緒已經失控。可以跟孩子說好,如果自己情緒失控又不自知,孩子有權利提醒自己“別生氣!”

學校裡的學生,自己的孩子,都是“向著朝陽的花朵”,我們不能顧此失彼,更不能把工作上的不順心帶到家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