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東、粵西、粵北一季度經濟發展“成績單”出爐!​快看釋放出哪些信號?

粤东、粤西、粤北一季度经济发展“成绩单”出炉!​快看释放出哪些信号?

奮起直追,一季度雲浮市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提前開工,其中新開工16個,涉及總投資50.32億元,實現年度開門紅;遊客爆棚,“五一”假期四天,汕頭進賬18億元,接待遊客247萬人次,創歷史新高;走得更遠,一季度賣一千多噸,一款品質優良、滋味甜美的梅州產雪糕遠銷“一帶一路”國家……

粤东、粤西、粤北一季度经济发展“成绩单”出炉!​快看释放出哪些信号?

春天是生機萌動的季節。4月以來,粵東西北一季度經濟指標陸續公佈。數據顯示,一季度,東西兩翼和粵北五市經濟運行開局良好,主要經濟指標均保持在合理區間,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經濟質量穩步向好。總體而言,一季度,粵西經濟加速快跑,活力顯現;粵東經濟發展平穩,內生動力有待加強;粵北立足功能區定位,生態與發展齊飛,經濟新業態蓬勃發展。以GDP數據指標衡量,汕尾以7.0%的增速位列全省第四位,河源、陽江、湛江增速也均高於全省6.6%的平均水平。汕頭與全省平均水平持平。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汕尾和陽江兩市,作為連接珠三角和東西兩翼的支點城市,延續2018年的高速增長,一季度無論在固定資產投資還是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方面都顯示出強勁的發展後勁。此外,河源市亦多項指標增速在全省排位前移,釋放出充沛的經濟發展活力。

固定資產投資帶領粵東西北經濟“加速跑”

投資、消費、進出口,通常被認為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根據粵東、粵西、粵北各市已公佈一季度數據顯示,繼2018年多市固定資產增速保持兩位數增長後,固定資產投資依然是拉動東西兩翼和粵北山區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數據顯示,12個市中,汕頭、汕尾、揭陽、湛江、陽江、清遠、河源、雲浮8個市的固定投資增速都達到了10%以上,高於各市一季度所錄得的GDP增速。其中,河源以18.3%的增速排名全省第3,僅次於深圳、廣州。湛江和陽江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也分別達到17.6%和16.3%,顯示了非常強勁的投資對經濟的拉動作用。

粤东、粤西、粤北一季度经济发展“成绩单”出炉!​快看释放出哪些信号?

從固定資產投資的構成來看,對於經濟總量還處於1000億元—3000億元區間的東西北城市來說,基礎設施建設既是經濟發展的先行官,也對經濟可持續增長起到了主要的拉動作用。其中,韶關以62.4%的基礎設施增速位居全省第一,揭陽基礎設施投資增速緊隨其後,達到54.4%,位居全省第二。汕頭亦保持高速增長,增幅達47.5%,基礎設施重點項目投資增長52.2%,凸顯了近年來汕頭市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的成效。

第一季度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外貿進出口數據十分搶眼,進出口增速高於整體,顯示出我省區域外貿發展趨於平衡。其中,粵西3市進出口151.6億元,增長28.6%,高於全省增速29.6個百分點;粵東4市進出口304.7億元,增長11.3%,高於全省增速12.3個百分點;粵北5市進出口247.3億元,增長10.1%,高於全省增速11.1個百分點;粵東西北合計比重提升0.7個百分點。其中,茂名市以出口總額增速186.2%、進出口總額增速114.3%,排全省第一位。

反觀而言,消費對於GDP的拉動作用還有待釋放。一季度,陽江市和湛江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5%、8.1%,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和第二位。此外,韶關、汕尾、茂名、潮州、的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速略高於當地GDP增速,汕頭、河源、清遠、揭陽、雲浮低於當地GDP增速。

工業投資成績亮眼 支撐實體經濟穩健發展

實體經濟是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在經濟競爭中贏得主動的根基。工業經濟歷來被看作穩增長的“定海神針”。其中,規上工業增加值是衡量第二產業發展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對比規上工業增加值和GDP數據顯示,陽江、汕尾、雲浮規上工業增加值高於當季GDP增速,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顯示出明顯的對當地GDP的拉動作用。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陽江市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53.40億元,同比增長9.8%,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大型企業在核電、新鋼鐵、新興鑄管、嘉吉糧油及廚邦等重點企業的拉動下保持較快增長,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28.64億 元,佔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總量的比重為53.6%。四大省級產業園區實現增加值21.41億元,增長12.7%。近七成行業實現正增長,工業用電量增長9.4%,比上年同期提高10.8個百分點。

粤东、粤西、粤北一季度经济发展“成绩单”出炉!​快看释放出哪些信号?

僅次於陽江,汕尾市規模以上工業以9.6%的增速,位居全省第二。從行業看,貢獻最大的是電子信息和電力行業。計算機、通信、其它電子設備製造業快速發展,同比增長17.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36.4個百分點,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3.7個百分點;在陸豐寶麗華新能源電力有限公司新增火力發電項目的帶動下,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發展迅速,同比增長22.1%,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1.7個百分點,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3.8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在電子信息與電力兩大行業快速發展的形勢下,重工業增速反超輕工業,改變了2017年下半年以來輕工業快速領跑的形勢。

粤东、粤西、粤北一季度经济发展“成绩单”出炉!​快看释放出哪些信号?

從固定資產投資方面來看,東西兩翼和粵北山區的實體經濟同樣顯示出強勁的後勁。在工業投資增速方面,雲浮以39.1%的增速,僅次於廣州,位居全省第二。河源工業投資增長38.0%,位居全省第三,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51.1%,拉動增長9.3個百分點。在 製造業投資增速方面,清遠居全省第一,為59.4%;雲浮45.7%,為全省第二;此外,河源、汕尾、湛江均以21.7%、13.6%、13.0%的增速保持兩位數增長。

粤东、粤西、粤北一季度经济发展“成绩单”出炉!​快看释放出哪些信号?

民間投資一季度增速也很明顯。雲浮、清遠以31.5%、29.7%的增速位列全省前二。此外,陽江、湛江也分別達到14.5%和12.4%,達到兩位數增長。

經濟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產業結構是反映經濟是否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標。最新的經濟數據顯示,東西兩翼和粵北五市的產業結構在持續優化。隨著傳統落後產能的逐步淘汰,第三產業對於多市的經濟增長貢獻率都在穩步提升,粵東西北經濟運行質量趨好。

粤东、粤西、粤北一季度经济发展“成绩单”出炉!​快看释放出哪些信号?

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提高。一季度,河源在保持工業穩步增長的情況下,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突出,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138.12億元,同比增長7.8%,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4.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 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3.1%,比上年同期提高20.0個百分點,成為支撐經濟穩增長的主要動力。茂名服務業實現增加值357.86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的48.6%,增長7.4%,對經濟增長貢獻率69.2%。

粤东、粤西、粤北一季度经济发展“成绩单”出炉!​快看释放出哪些信号?

工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一季度,在高技術產業投資方面,清遠增速達168.4%,其中,受科惠(佛岡)公司、科惠白井(佛岡)公司、城區揚宣公司本年完成投資大幅增長帶動,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增長了518.2%。河源、汕尾也保持了49.7%、63.6%的高速增長。汕尾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5.7%,比上年同期提高12.2個百分點,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32.2%;先進製造業增加值增長6.4%,比上年同期提高10.4個百分點,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35.1%。茂名先進製造業增加值增長7.4%,佔規上工業增加值75.4%。

粤东、粤西、粤北一季度经济发展“成绩单”出炉!​快看释放出哪些信号?粤东、粤西、粤北一季度经济发展“成绩单”出炉!​快看释放出哪些信号?

工業技改投資方面,東西兩翼和粵北五市都成績亮眼。河源以640.7%的高速增長,居全省第一。湛江工業技改投資增速達到163.9%,居全省第二。雲浮109.1%居全省第三。此外,汕尾、汕頭、陽江、清遠的工業技改投資增速也達到兩位數,分別為46.4%、26.2%、34.0%、78.4%。

粤东、粤西、粤北一季度经济发展“成绩单”出炉!​快看释放出哪些信号?

更為可喜的是,在保持經濟穩步增長的前提下,粵東、粵西、粵北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根據廣東省生態環境廳發佈一季度環境監測數據:按照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排名,前三位為茂名、湛江和汕尾市;水質綜合指數排名前三位為河源、雲浮、肇慶市。

【記者】趙文君

【製圖】陳樂

【作者】 趙文君;陳樂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