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三學生研發腫瘤標誌物紙基傳感器 血滴到試紙就能查癌


近日,在西安交大校園裡,大三學生張若彤拿著一張創可貼大小的紙基傳感器說,以胰腺癌為例,它是診斷和治療都很困難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具有發病率和死亡率高的特點。

一滴受檢人的血液,分離出血清後,滴入特殊紙基傳感器中,通過測量傳感器電阻的變化,就能早期檢測患癌症的風險性,幫助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

張若彤說:針對研發初期發現蛋白基的傳感器保存時間較短的問題,我們採取真空冷凍乾燥法,有效延長了它的保存時間。按照這一原理,可以開發不同的特異性抗體,使用不同的血清抗原,就能儘早篩查不同種類的癌症。

為早發現、早治療提供依據。這樣的一張傳感器只有15元錢,現行的腫瘤標誌物檢測辦法至少需要100元,檢測時間一般在2小時,傳統的檢測方法需要6小時,檢測時間大大降低,我們將研製成檢測樣機,今後有望應用於醫院和家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