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摺疊手機 為什麼投影手機更能代表未來趨勢?

繼全面屏手機之後,摺疊手機開始大熱。

去年10月,柔宇發佈了首款消費級可摺疊手機FlexPai柔派,打響了摺疊手機大戰的第一槍。隨後,技術大廠三星在今年2月21日,正式發佈了摺疊屏手機Galaxy Fold。幾天後,華為又在巴塞羅那發佈了5G 摺疊手機 Mate X。除此之外,小米、OPPO、TCL等也公開展示了自家的摺疊手機。

相比摺疊手機 為什麼投影手機更能代表未來趨勢?

(三星Galaxy Fold ,圖片來源網絡 )

一時間,主流廠商都跟進了摺疊手機,這是否意味著它就代表了未來?其實未必,因為從目前的摺疊手機來看,其產品形態還未成熟,要真正變成大眾化產品,還有一段路要走。

這具體表現在幾個方面:

其一,摺疊手機還處在探索階段,各家的產品形態各異。有向內折的,也有向外折的;有橫著折的,也有豎著折的。

相比摺疊手機 為什麼投影手機更能代表未來趨勢?

(圖片來源TCL)

其二,產品成熟度不高,目前大家推出的產品,大都處在工程機階段,產品的穩定性及體驗一般。比如有媒體指出,向外翻折的 Mate X 在展開後並非完全平整,而是在鉸鏈處會有一定的彎曲凸起。

相比摺疊手機 為什麼投影手機更能代表未來趨勢?

(華為Mate X,圖片來源the Verge)

其三,形式大於實用,摺疊手機其實只是通過柔性材料將屏幕摺疊,它在屏幕尺寸上仍有一定的限制,展開後最大尺寸也只能達到8英寸左右,相當於一個小平板。但普通的手機尺寸也能達到6英寸,體驗已經完全夠用。

其四,價格過高,由於目前供應鏈不成熟,再加上柔性材料成本高,目前的摺疊手機價格普遍偏高,Mate X售價高達1.7萬,Galaxy Fold也賣到了1.3萬,普通消費者基本上購買不起。

以上幾點可以看出,目前摺疊手機還處在炒概念階段,要真正走向消費市場還有很長的路。

其實,說到未來的手機形態,小編更偏向於投影手機。

投影手機最大的優勢就是通過“投影”這種虛擬顯示功能,讓一款小小的手機也能擁有上百英寸的屏幕。

可能一些人還未聽過,但其實市面上已經有非常成熟的產品,比如眾贏時代推出的VVETIME投影手機,已經是目前全球第一投影手機品牌,佔據了該品類90%以上的市場份額。

相比摺疊手機 為什麼投影手機更能代表未來趨勢?

以其去年底推出的最新旗艦VVETIME投影手機V1為例,它突破了投影手機亮度極限,達到了驚人的132流明,即便在光線較亮的環境下,依然能投出明亮、清透的畫面。最讓人驚喜的是,它最大可投出150英寸的畫面,只要你眼前有一面白牆,便能投出一整塊牆壁的畫面。

相比摺疊手機 為什麼投影手機更能代表未來趨勢?

摺疊手機最大隻能帶來8英寸的屏幕,但投影手機真正打破了物理屏幕的限制,能帶來上百英寸的畫面,這正是小編認為它代表了未來的地方。

試想一下,當微投技術越來越成熟,投影模塊的尺寸將會越來越小,屆時手機將可能不再是手機的形態,任何硬件產品都可以擁有上百英寸的屏幕。那時,將會是一個充滿“屏幕”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