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项目推动这个“支撑点”

去年,国家发改委印发《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总体方案》,邵阳等6个市州纳入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是对我市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深远影响的开放发展平台。如何在示范区建设中走在6个市州的前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快推进沪昆百里工业走廊建设,一心一意强产业,大刀阔斧抓项目,以项目建设的抢先一步,推动示范区建设走在前列。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项目兴则产业兴,产业兴则邵阳强。邵阳要确保全省第二方阵首位、冲刺全省第一方阵,必须认真落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龚文密在全市“135工程”暨沪昆百里工业走廊建设现场推进会上“要毫不动摇推进产业强市,全力拼抢机遇,始终紧抓项目,在发展制造业上下功夫,在增强产业核心力上下功夫,进而提升工业走廊内城市整体竞争力”的讲话精神,狠抓“产业兴邵”不放松,紧扣沪昆百里工业走廊建设这个重点不动摇,以产业项目建设,尤其是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带动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发展产业靠项目,项目建设靠投资。当前,政府投资下降了,项目建设怎么办?出路在民营,手段靠招商引资。要抓紧“亲情链”、打好“亲情牌”,继续办好全球邵商大会,有针对性地举办邵商恳谈会、重点项目推介会,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要抓实“产业链”、打好“产业牌”,重点围绕特种玻璃和先进装备制造两大优势产业链招商,走出去、引进来,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旗舰型、基地型企业,形成“园区+骨干企业+配套企业+原料基地+设计研发+售后服务+物联网”的全产业链条。

园区是项目的重要载体,抓好项目推动,必须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充分发挥园区对产业项目的“虹吸”效应。要重点抓好湘商产业园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保税改革试点示范区“一园两区”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着力抓好园区在建标准厂房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内水、电、气、通信、路网等基础设施,为入园企业提供“提包入园”条件,培育园区良好的产业链条生态、政务服务生态、技术研发生态、市场和人文生态,促进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发挥园区已有重点企业、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吸引产业链条整体转移和关联产业协同转移,引导转移产业向园区集中;大力推动保税改革试点示范区建设,让入园企业都能享受到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

项目推动的最终目的在于项目的落地促产。各级党政领导、14个产业发展专项小组领导,既要挂帅又要出征,既要抓决策又要抓调度,既要搞引进又要搞帮扶。对重点产业项目挂图作战、精准调度。准备报批的项目要跟踪对接、全程代办、立马就办,尽快从“纸上”落到“地上”;已批复的项目要第一时间开工,尽快从“备战”转为“实战”;在建项目要抢抓有利天气,尽可能形成更多的实物量;续建项目要克服困难推进,尽快由“持久战”转为“速决战”;已竣工的项目要督促业主尽早试产达产。

一个优势产业或支柱产业的培育、形成,往往需要无数个项目的不断积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胸怀,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推,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地抓,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将沪昆百里工业走廊建设落实到具体工作、具体产业、具体项目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